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五四运动后,无政府主义者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之间既有合作又有冲突,正是在这种两难境地中,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2.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期间,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经过艰苦的探索和深刻的反思,摆脱了空想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3.
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墓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之争,以往史学界皆肯定前者,否定后者,该文认为对后两种思想流派宜作客观评价,不应一概否定;对争论的双方也应作具体分析,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坚持的基本理论无疑是正确的,但在辩论过程中亦有其不成熟和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一词的首次出现是19世纪60至70年代,当时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等人从贬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直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一些国家的社会主义者才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提法。  相似文献   

5.
综观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部分群体性事件,"宣泄性"和"不可自控性"是群体性事件中参与群体无政府主义的主要特征,也是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划清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清除无政府主义的思想土壤是克服无政府主义的根本;划清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界限,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是克服无政府主义的关键;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切实维护党的形象是克服无政府主义的良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消除思想领域内的不和谐因素是克服无政府主义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无政府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重要语境,在译介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方式启蒙以及革命前途研判等方面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原无政府主义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从交融到交锋的历史现场,其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是:必须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在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警惕文化虚无主义,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夕,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大量存在,为此,我国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三次论战。一次是同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进行的论战;一次是同研究系政客鼓吹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的论战;一次是同无政府主义的论战.这三次论战,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的觉醒,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第三次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理论先导。20世纪初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中实现了从"师资"向"师俄"的范式转化,逐渐聚焦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主要体现为四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多元性引入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性承接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整体性重构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研究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大众化宣传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解读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化探索的结合。这四个结合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立体图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干部队伍、理论基础、群众力量和实践基础,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5,(77):23-24
施存统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施存统的思想经历了急剧变化,由一个传统思想的拥护者,经过短暂的无政府主义的信仰,最终转变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求学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批判吸收,青年毛泽东有了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五四前后对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改良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的分析比较,青年毛泽东初步理出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可以救中国的道理.五四前后同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等马克思主义者的交往与联系,青年毛泽东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11.
西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具有反本质主义、反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色彩的较为激进的社会思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它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并就如何评价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艳 《唐山学院学报》2020,32(4):1-7,21
1919年,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被认为是其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将"互助"与阶级斗争并举,坚持了"物心两面"的社会改造观。然而,长期以来,李大钊的互助思想被认为是"互助论"无政府主义的思想残余,是李大钊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沉重负担。实际上,在接受"进化论"的基础上,李大钊形成了个人独特的互助思想。在由急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他的互助思想非但没有成为负担,反而推动了这一转变。其早期的互助思想为他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在他接受阶级斗争学说后,其互助思想也未与之相冲突,而是在经过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改造后,逐渐失去原有的"互助进化"色彩,成为社会主义精神层面的改造工具。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接收、吸纳西方无政府主义思想具有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在20世纪初叶中国早期无政府主义思潮中,“天义”派知识分子以国粹幸断正无政府主义的论证思维,充分注意到了作为深层国情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并最终归结为“中国式”无政府主义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4.
巴金早期的编辑活动基本上是为了实践他的无政府主义思想这一目标来进行的。随着他在无政府主义理论实践探索上的失败,以及文学创作的成功使巴金开始向着文学活动转向。特别是参加《文学季刊》的编辑实践活动为他后来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过去在研究李达时,人们忽略了中共"一大"前李达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贡献."一大"召开前,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中,李达是论战的主将,还参与了与修正主义思潮的论战,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进行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他主编《共产党》月刊,为建党开辟思想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article,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anarchism as a political philosophy are outlin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at of liberal democratic theory upon which much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based. The principles upon which the social anarchist position rests are briefly outlined with respect to the state, authority, and human beings’ way of interacting with and relating to one another. Next, some of the anarchist critiques of state-controlled schooling are considered. Following the discussion of traditional anarchism, largely rooted in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y European workers’ movements, some of the foundational principles of contemporary anarchism, beginning in the 1960s and continuing up through the present, are considered. Finally, the article conceptualizes what it might look like to utilize anarchist principles as an organizing framework for education and how these principles might be put into action in a real-world education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7.
1930年代的中国左翼文学运动是由带着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思想接近马克思主义的鲁迅与在马克思主义的组织、思想和文学观念中成长的党员知识分子共同展开的.从二者之间的联合与矛盾看左联时期鲁迅的思想文化形态,则可概括为:阶级理论视野和文化启蒙立场并行,“真的知识阶级”和无产阶级大众二元平等,“个人的无治主义”和左翼阵营意识的消长共存.与左联党团领导人的新旧对立、非此即彼的典型思维相比,鲁迅的思想呈地质层般的“多层累”形态,是一种非政治实践的批判性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8.
李石曾是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四个主要方面建构了其理想中的无政府主义,他这种思想经历了正统的无政府主义时期、无政府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民主义思想时期,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19.
民粹主义与巴金早期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粹主义源于俄国 ,它与无政府主义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时代的误读 ,巴金在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同时 ,也深受民粹主义的感染。民粹主义在巴金早期的作品中留有鲜明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