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月29日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是先秦大儒“亚圣”告诫世人的警世名言。然而,学生要在此提出亚圣还落了一心——虚荣之心。您没看错,正是虚荣这心。  相似文献   

2.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然而今天,作为文明之邦的后人,有些青少年朋友,逐渐变得我行我素麻木不仁是非不分,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个别学生甚至称“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这种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的若干意见》,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若没有了对普遍道德准则的敬畏,人就不成其为人了,犹古人所云无恻隐之心,无羞恶之心,无辞让之心,无是非之心者,非人也。众所周知,社会文明的底线,正是于公民对人性和人文的守望。读者朋友也知,我刊新辟“公民守望”栏目,所关注的恰在于此——观察公民对人性和人文的守望状态,探讨古今中外人类共同必须守住的,不能动摇的信念,  相似文献   

4.
孟子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把道德要求讲的很具体,认为无道德就称不上人。可见,一个人的品德是否高尚是何等重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  相似文献   

5.
黄松海 《初中生》2008,(12):22-25
[阅读导引] 孟子曾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是人人都应具备的品德,可在善恶、是非面前,有时,我们往往经不起考验:灵魂总搁置在最低处,良知总被现实的浓云所蒙蔽,意志总在各种诱惑中动摇.  相似文献   

6.
何为恻隐之心,《说文解字》解释说:"恻,痛也。"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对他人的不幸予以同情、怜悯。两千年前,孟子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进一步指出了"无恻隐之心,非人也。"孟子以此为基点建构起它的整个学说。本文试图重新审视恻隐之心这一命题,并探讨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知耻,是人性的标志,"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知耻,是明善恶、知是非、辨美丑的一种内心的标准;知耻,既是个体的一种品德素质,也是个体形成良好品德素质的一种内在机制和动力.  相似文献   

8.
坚守良知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是非之心即为良知,丧失了良知的才智比没有才智更糟。坚守良知,才不辱没自己的才智,才能坚守自己做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9.
黄松海 《初中生》2008,(4):22-26
【阅读导引】孟子曾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是人人都应具备的品德,可在善恶、是非面前,有时,我们往往经不起考验:灵魂总搁置在最低处,良知总被现实的浓云所蒙蔽,意志总在各种诱惑中动摇。此时,请唤醒我们的良知吧,让心灵的天空永远澄澈与明净,让生命的旅程永远宽广与平坦……  相似文献   

10.
福州第四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前身为福州商立学堂、私立四端中学(四端即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辞让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学校地处的大庙山因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此册封无诸  相似文献   

11.
毋庸讳言,当前我国社会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其中最可怕的是有些人内心深处耻辱意识的淡化甚至消失。朱熹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孟子云:“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论语》上说:君子有所忌讳,小人肆无忌惮。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羞耻感、耻辱感,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现实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在高职高专学生的道德行为上也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2.
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历来可谓众说纷纭,至今仍是扑朔迷离.古代圣哲孟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是善的,因为人一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善良本性.  相似文献   

13.
<正>(1)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所谓辞让,就是指谦让。孟子把谦让当作了"四端"之一,摆在与四肢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儒家对谦虚、恭敬、礼让的美好品德不遗余力的提倡。(2)古人谦让的故事非常多。王泰让枣,孔融让梨,蔺相如让廉颇,皆为美谈。当  相似文献   

14.
《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可谓妇孺皆知。这种"性善论"的观点,正是源于孟子。孟子认为,所有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譬如有小孩子落到井中,不管是谁看到了都会生出同情,想要帮上一把。人生而善良,正  相似文献   

15.
福州第四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前身为福州商立学堂、私立四端中学(四端即恻隐之心为仁之端,羞恶之心为义之端,辞让之心为礼之端,是非之心为智之端)。学校地处的大庙山因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此册封无诸为闽越王,而载入史册,闻名遐迩。因此,学校是一所有着2200年古老文化深厚凝重积淀的百年老校。学校于2002年4月被授予省一级达标校称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德育》2008,(11):4-7
栏目编辑吴晓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生命教育主张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意义观,从而使他们形成一种人之为人的素质。生命教育可以让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孟子说过:“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要“注重养生而不杀生”。  相似文献   

17.
《孟子·告子上》中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一观点是基于其人性本善说而提出来的。我们姑且不论人性本善说的对错,单就孟子提出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四心,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是"本我""自我""超我"之三"我"的结合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力比多"。  相似文献   

18.
<正>推荐书目:《孟子》孟轲 等著推荐理由:以前,我对《孟子》的印象只是考试要考,要背出来,为此十分厌恶。究竟是什么让我对《孟子》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我想,或许是它独有的魅力。“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我仿佛看到一位衣袂飘飘的老者,用苍老却极其有力的声音讲着四端之心,讲着仁义礼智。喜欢《孟子》,有许多原因,请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9.
好奇,应该说同恻隐之心、趋利避害之心、羞恶之心一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新闻传播存在的前提;好奇是科学发明的酵母;好奇是人类负重前行的动力。好奇,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常常会对成年人熟视无睹的事物产生强烈兴趣。柏拉图曾说过;“好奇者。知识之门。”可以说没有好奇就没有知识的发现。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就好奇心极强,甚至终生保持着这种本性。达尔文童年时长时间蹲在地下观察蚂蚁的活动;爱迪生对母鸡孵蛋好奇不已,进而自己在家里的库房做个“鸡窝”,趴在鸡蛋上“孵”起了小鸡。由好奇产生疑问…  相似文献   

20.
“献爱心”已成为一个人们所接受并有约定俗成含义的名词了。多年前的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爱的奉献》也已成为了所有大大小小的募捐现场的背景音乐,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热能详,它与红色的捐款箱几乎构成了对于“爱心”二字的所有诠释。诚然,市场经济的今天,金钱物质已成为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繁荣昌盛衡量的准星,但我认为它绝非评断“爱心”大小的尺度。“献爱心”也绝非是掬一把同情泪,从口袋里掏出5元、10元零钱这么简单。孟子有“性善说”。他认为人性本善,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