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界新闻     
国务院70多个部门和27 省区市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去年12月2日在第四期全国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说,目前,国务院70多个部门建立了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有80多位新闻发言人;31个省区市中,27个省区市已建立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已经逐步实现企业新闻发言人制度.记者在采访客观新闻时在面对企业发言人制度的时候,首先要灵活处理报道中的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发言,要在新闻发言人发言之后深入采访,确保新闻的真实有效性,要能够架起广大受众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2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被问到官员和记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时,他表示,国家的政策需要通过记者传递给公众,而公众监督政府则是通过各方面。其中包括记者。他强调,政府官员和新闻发言人要适应今天这样一个媒体时代,要乐意或者主动地和记者接触,请他们来传递政府的打算;同时也要乐意地接受记者的监督,官员要修养他的新闻观或者媒体观。  相似文献   

4.
褚亚玲 《新闻知识》2013,(1):28-29,48
2008年5月1日始,国内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许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指定了新闻发言人,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与亲身实践,一些新闻发言人不能准确把握自己的职责与角色定位,加之一些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时由于发言不当而"败走麦城",更增加了新闻发言人的  相似文献   

5.
乔志峰 《今传媒》2009,(8):102-102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近日开设个人博客,这也是司法与政法系统中首个开设博客的新闻发言人.在接受采访时,孙军工称"(博客)是介于官方和私人之间,我的底线是坚持不说假话".(据<新京报>4月22日报道) 能够成为司法与政法系统中首个开设博客的新闻发言人,孙军工的勇气和自信可见一斑.尤其值得赞赏的是,他给自己的博客定下了一个"底线"--不说假话.  相似文献   

6.
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职业工作者,是政府组织的授权代表,其权限来源于所代表组织的法定权限及组织的授权权限。作为政府“代表”的新闻发言人应该深刻理解本组织的法律权限,理解组织赋予自己的授权权限,同时正确认识自身的发言权力,并严格在此框架下进行新闻发布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14,(16):20-21
"澎湃"正式上线的第一天,微信公众账号"刺猬公社"采访了澎湃新闻的新闻发言人、产品总监孙翔。这是澎湃新闻对外最早、也较全面的"自我介绍"。或可让同行更多地感悟其探求的彼岸、澎湃的涛声。经"刺猬公社"授权,本刊择要刊发采访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8.
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政府新闻发言人应努力达到三级平衡态:在身心和谐层面,政府新闻发言人要积极调适由角色冲突和角色超载而导致的自我角色行为的紧张与不适;在人际和谐层面,政府新闻发言人要与记者在博弈中实现双赢;在制度层面,政府新闻发言人要树立可供依凭的和谐制度观。  相似文献   

9.
每当苏联外交部新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时,你就会看见一位衣冠楚楚的中年人夹着一个文件包,大步走进新闻中心,把文件包往讲台上一放,将印有白宫印记的一面朝下(据说此文件包是美国总统里根的前首席新闻发言人斯皮克斯所赠),然后用手理一下稀疏的棕色头发,接着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此人就是苏联外交部新闻局局长根纳季·格拉西莫夫。西方驻莫斯科的新闻记者把他比作美国的白宫首席新闻发言人。格拉西莫夫自己也说:“由于克里姆林宫没有新闻发言人,因此我替代了这种角色。”他还说,他已获得正式授权,“可以相机行事”,以便让外国新闻界更全面地了解苏联的对内、对外政策。事实也确实如此。随着苏联国内经济改革的进行,苏联也需要在对外关系方面打开局面。为了让外界更多地了解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情况,改变苏联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发言人大都是工作节奏飞快,而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曹劲松恐怕尤其如此.他不仅身兼党委、政府的重要职务,半年主持了40多场新闻发布会,今年还利用业余时间与他人合作并出版了名为<政府新闻发布>的学术专著.抓住他作为专家来京参加"国家形象和城市文化创新"研讨会的机会,记者终于"逮"到了这位大忙人.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有学者把新闻发言人称为"和谣言赛跑的人".新闻发言人要想和谣言赛跑,跑的不光是快速反应能力,还有如何赛跑的技巧和跑得起来的实力.现实的"赛场"中,新闻发言人被谣言所败,甚至被谣言所蚌倒的,也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2.
面对我国公共危机事件的频频发生,作为政治属性与信息服务属性并存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发言的时效性既是职责的本质要求又是现实的客观需要,但目前我国新闻发布的时效性较差,往往延后十几小时甚至一两天官方才举办新闻发布会,这十分不利于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时效性的落后是新闻发言人的尴尬,时效性的保障应源于制度的健全。本文以2015年4月2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新闻发布会为例,通过对上海市政府的应对措施:快速的信息收集系统、联合发布模式两方面进行分析,有力地体现了制度的健全是提升政府新闻发言人发言时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如今,各行各业、各种规格和名目的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越来越多,关于“新闻发言人”的学界研究和业界探讨也越来越受人关注。面对记者穷追不舍、深挖细掘甚至刁钻古怪的提问,新闻发言人如何做好信息发布,怎样注意公众演说技巧,怎样才能“把话说好”?新闻发言人与媒体记者的良性互动要注意哪些要点和细节?本刊特约相关专家、学者磋商个中之道。  相似文献   

14.
王旭明不再"发言"了.原为教育部发言人的他转任语文出版社社长,这天<中国青年报>用很大的篇幅作了报道.王旭明个性率直,优缺点明显,所以在5年任上饱受争议.常由新闻发言人变成新闻当事人.  相似文献   

15.
张庆园 《新闻记者》2012,(10):25-30
本文通过考察典型个案分析指出了当下新闻发布的两大发展趋势及其给发言人和记者带来的挑战:发言人需要准备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表达和交流方式,以便与媒体和更广泛的受众进行有效交流;记者则在面对更加激烈竞争的同时,不得不在新闻产制链条上寻找自己新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细阐述了适应策略。最后还对新闻发布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新闻发布即组织或个人有意识地对外界传播与自身有关的、有可能成为新闻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李金花 《新闻世界》2011,(12):215-216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知情权意识进一步加强,传播更加信息化,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言人如何面对媒体及民众,及时传达准确有效的信息,成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以甬温线“7·23”特大事故中王勇平答记者问为例分析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7.
李璇 《今传媒》2011,(12):121-122
政府设立新闻发言人,不仅表明政府对媒体的重视和合作,更体现政府对于公众知情权、表达权等民主权利的尊重。权威信息的缺失是流言和小道消息诞生的根源,政府向公众发布明晰度较高的信息,从而使政府处于新闻"第一定义者"的优势地位,对舆论进行引导。网络普及下单媒介新环境给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带来了挑战。网络新闻发言人和传统媒体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也面临新考验。本文旨在用实例对当前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闻发言人每天与媒体记者打交道,想要获得媒体的正面报道,首先要赢得记者的信任,要"说服"记者,让他们接受或者认可自己的话。如何通过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来帮助新闻发言人更好地"说服"记者呢?不妨参考借鉴一下Sears的说服模型。  相似文献   

19.
俞丹桦兼任着不少职务:宁波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市政府大活动办主任、市政府会展工作办公室主任等。在这些职务中,新闻发言人是他投入精力最多的工作之一。作为宁波市政府新闻发  相似文献   

20.
李明德 《东南传播》2011,(12):35-36
立足于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和谐诉求,从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其相契合的和谐文化因子,可得出传统和谐文化对当代党委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的诸多有益启示。宏观层面,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要高度重视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本土文化理念的互融互渗和互补互动;中观层面,党委新闻发言人要与记者以和为贵,互利互惠;微观层面,党委新闻发言人要积极进行自我调节,力致个体身心平衡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