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导刊》2008,(2):52-54
致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广州日报》都是引领中国报业改革与发展的开路先锋,我们在竭诚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开创了中国报业无数个第一。今天,我们向社会各界公布《广州日报采编行为准则》,这又是中国报业的第一次。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我们认为公信力是《广州日报》最为宝贵的资产,是《广州日报》稳居全国报业市场第一住的法宝,更是《广州日报》能够赢得广大读者厚爱的根本。公信力来之不易,毁于一旦却易如反掌。只有《广州日报》每一个采编人员都为公信力负责,才能使我们的报纸影响力不断得以提升。提升《广州日报》的公信力,一方面,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和培训,使我们所有采编人员都能够自觉地恪守职业道德与工作准则;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来自外部的监督,希望读者、与《广州日报》发生联系的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够了解我们的工作准则,并据此对《广州日报》及其采编人员进行全面监督。  相似文献   

2.
在新华社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今年是“新闻业务改革年”,也是“新闻业务规范年”。 编印出版《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这在新华社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新华社业务建设中一项具有奠基意义的工程。 《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不是  相似文献   

3.
2009年,是《聊城日报》走过得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聊城日报》进行了强势改版,不仅统一了版面风格,而且还以策划为核心对采编角色和采编流程进行了重塑,基本解决了困绕报社多年的采编“两张皮”的问题,提高了报纸的质量,真正打造出了“聊报制造”的品牌。  相似文献   

4.
我是出版战线上一个新兵,在具体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但我热爱这一工作,热切希望尽快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象我这样的新兵在我们出版战线上恐怕为数不少,怎样尽快提高这支新兵的业务水平以利更好地为“四化”服务,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年,我们出版了不少用于工业生产上的工具书如《电工手册》、《机械工人切削手册》、《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常用钢材重量速查手册》、《五金手册》等。这些工具书已成为工业技术人员和工人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了。我们搞出版工作从某种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的媒体不断被新媒体所冲击,处于现在的新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很激烈。作为我们的新闻采编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该不断提高发展采编能力,迎接我们所面对的挑战。针对新媒体时代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以及提高我们的采编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克珑所著《新闻采编漫谈》一书已于今年八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新闻采编漫谈》按修养篇、实践篇、技巧篇、探索篇等四个部分,侧重论述了新闻记者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现场报道、科技宣传及各类广播稿件的采编技巧,并对新闻队伍建设、新闻理论研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本书适合报纸、广播、电视编采人员、业余通讯员和写作爱好者阅读。全书20万字,欲购者请与湖  相似文献   

7.
张洪忠 《新闻实践》2001,(10):15-16
《华西都市报》是我国第一张都市报,从1995年1月日创办至今的六年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也摸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运作机制。 一、早期的采编合一 《华西都市报》刚创刊时,实行的是采编合一机制。具体而言就是一个部门负责一块版面,采访回来的稿件在部门内完成编辑工作,很多时  相似文献   

8.
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在组织编写出版的《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是我国首次编写的机电方面的综合性工具书。第一版单行本共一百二十九篇,约三千万字。现已出书六十余篇,其余各篇明年内可望出齐。这是我国机械工业科技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科技出版界的一件大事,对实现我国机械工业现代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两部手册,在选材方面,强调要突出“基本、常用、关键、发展”八个字,技术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结合我国的国情,写出  相似文献   

9.
《要着眼于“以质导向”——对采编责任制的探讨》(载《新闻战线》今年第5期,以下简称《以质导向》)一文作者,就当前报界实行采编责任制不够完善而产生一些弊端的问题,提出“跳出单纯量化的框框,从以量导向改为以质导向”的意见,用意是好的。为了进一步完善采编责任制,这种探讨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该文对实行采编责任制带来的副作用似乎估计严重了一些。这既不尽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进一步完善采编责任制。因此,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和评价前一段和目前正在试行的采编责任制,是进一步完善责任制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  相似文献   

10.
《要着眼于“以质导向”——对采编责任制的探讨》(载《新闻战线》今年第5期,以下简称《以质导向》)一文作者,就当前报界实行采编责任制不够完善而产生一些弊端的问题,提出“跳出单纯量化的框框,从以量导向改为以质导向”的意见,用意是好的。为了进一步完善采编责任制,这种探讨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该文对实行采编责任制带来的副作用似乎估计严重了一些。这既不尽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进一步完善采编责任制。因此,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和评价前一段和目前正在试行的采编责任制,是进一步完善责任制的基础和出发点。否则,  相似文献   

11.
继《新华社英文采编体例》出版之后,《新华社中文采编体例》的编撰工作开始启动。这是新华社为适应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需要、从创新和规范两个方面加强采编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 “采编体例”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首先,它主要属于“规范”层面。 新华社副社长马胜荣同志说,新华社的新闻业务改革从总体上考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业务的扩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不少企业报同仁碰到我时,总是询问和探讨企业报采编工作的分与合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主要看该企业报的具体情况。首先,较大的企业报社和太小的企业报社,一般来说,无须讨论这个问题。譬如说上海企业报界中的《上海铁道报》、《宝钢报》、《新金山报》等企业报,采编人员一般都在二三十人以上,如果他们实行采编合一的话,岂不乱套?而像《大力神报》、《大隆工人  相似文献   

13.
章文 《新闻导刊》2006,(5):51-51
戴瑞尔.莫恩教授在美国担任过4家报纸的总编辑.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主讲报纸版面设计和高级新闻写作等课程。莫恩教授最有名的著作是与布鲁克斯、肯尼迪和兰利合著的《新闻采访和写作》。2005年6月13日至17日.莫恩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老师培训和讲座。莫恩教授的讲座涉及美国报纸采编的多个方面.本文仅摘编了美国报纸采编新趋势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的必要性新闻采编工作主要是负责对一些新闻材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工作,虽然表面看似机械和重复,但实质上却也充满媒体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而且非常具有创新潜质。在新闻作品的激烈竞争过程中,新闻采编的优劣已经上升到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高度。传媒发展迅猛,而且信息爆炸的时代,广大的新闻从业人员每天都要进行新闻采编工作,以完成传播新闻信息的目的。但是面对日益挑剔和需求多变的受众,普通的新闻采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对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是赢得市场的必然选择。另外,新闻采编工作不仅体现出媒体工作人对于新闻事实灵敏嗅觉的职业要求,而且还要体现出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介入角度与报道态度。在快速消费的时代,新闻作为商品,能否吸引受众的眼球就是新闻最大的价值体现。如果在新闻采编过程中没有新闻从业者创新的报道视角,独特的内容发布,那么在千篇一律的新闻信息中就不能最有效抓住受众的眼球,当然也不能让新闻信息被广大受众接受,所以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也是顺应消费者的必然之路。最后,随着传媒行业不断向前发展,自身的有效变革能增强新闻传播的竞争力,所以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是抵御未来行业风险最好的行动,这是传媒行业进步的必然选择。所以,不论从市场、还是消费者,或者从新闻传播自身发展的需求,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都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香港电视新闻采编“游戏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内地的新闻采编相关守则笼统而含糊。业内呼吁多年的《新闻法》迟迟无法出台,有章可循的条例像《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对新闻采编部分是这样的文字:"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坚持深入调查研究,报道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这话是不错,但对记者而言,如何做到全面、客观?很明显,内地的条文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策划,目前有一个公式化的定义获得了大家广泛认可:策划=发现+提炼+升华。按照这个公式,提炼就是整个策划过程中的第二道工序。笔者以为,对于新闻行业来说,应该普及的还是日常的采编策划,只有采编策划成为新闻从业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和手段,我们的新闻作品,才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精神生活需求。总结《今日科技》杂志多年来的采编策划实践,我们对“策划=发现+提炼+升华”这个公式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新兴报纸探索采编绩效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法制晚报》执行总编王林说,中国报业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岗位认知,报纸就是生产线,采编就是生产线上的工人,但我们的采编人员及管理考核制度,很少体现这一点。王林的话,或许可以代表新兴报纸的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8.
网络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网络也正在改变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 让我们列举一些国内外的实例来看看传统媒体的采编方式是怎样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革命。 记者已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三件宝:电脑、电话和调制解调器 李希光撰写了一篇题为《互联时代逼迫重塑自己》的文章(见1999年第2期《中国记者》),里面谈到了在《华盛顿邮报》当访问记者时普通一天的工作情况,指出:“在今天的记者生活中,我已经离不开数字化生存的三件宝:电脑、电话和调制解调器。”当然,目前国内媒体的采编方式,与国外媒体相比,还…  相似文献   

19.
一张报纸质量的好与差,水平的高与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怎样才能提高采编人员的业务素质呢?各家报社的情况不同,因而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也不一样.我们谷城日报社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实践中探索出“从坚持五项制度着手,提高采编人员业务素质和办报水平”的办法和措施。这五项制度是: 坚持新闻业务学习和培训制度。从1996年开始,我们明确要求每位采编人员结合工作实际,利用三年时间,学习一本业务书籍,从事编辑工作的学习《报纸编辑学》.从事记者工作的学习《新闻采访学》,从事校对工作的学习有关校对书籍和汉语知识,并要求做到有书本、有笔记,每两个月检查一次。同时每季度组织一次业务培  相似文献   

20.
《编辑学报》2008,20(5)
“三才”采编系统是西安三才科技有限公司在对国内外采编系统扬长避短基础上开发的期刊社在线采编系统,集十五年办刊经验积累,由专业化技术团队开发,更专业,更注重用户体验和细节,操作简单,用户不用看说明书即可工作,已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动物营养学报》、《心脏杂志》、《弹箭与制导学报》、《鱼雷技术》等多家期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