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针对现阶段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不准确定位的现象,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功利化、速成化的情况,论述了问题产生的三个方面的原因.从理念和方法方面探讨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四种举措.  相似文献   

2.
周富 《教师》2010,(27)
让语文走向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语丈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语文教师应探索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培养生活化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生活经验、生活实际中了解语文知识,增强应用意识,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桑哲 《现代语文》2006,(12):4-6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掌握语言工具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对"语文"这个概念一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理解:"语言说""语言文学说""语言文化说"等等.工具如何掌握?人文性特征怎样体现?怎样才能避免顾此失彼?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国内部分专家、学者(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相似文献   

4.
大语文教育是针对微观语文教育提出来的一种宏观的语文教育观念,它具有整体性、社会性、开放性、现实性等特征和功能。该思想在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必将成为21世纪语文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槐乡五月》一课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五月槐乡的美景,表达了对孩子的喜爱之情。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感悟课文语言文字,课堂上出现了多个精彩的小高  相似文献   

6.
7.
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教材具有虚实相映的属性和特征,语文课堂相应地也应该做到虚实相映.然而,虚实相映的规定性却被实用性挤占了,淹没了.要改变这种教学局面,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虚实相映的规定性及其重要作用,同时在生活中做一个虚实相映的人.语文教师之"虚",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虚实相映的语文是理想的语文,虚实相映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遗传学中的隐性和显性放在知识当中,就有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而且难于格式化的知识,包括主观的理解、直觉和预感。显性知识是能用文字和数字表达出来的,容易以硬数据的形式交流和共享,并且经编辑整理的程序或者普遍原则。笔者觉得语文当中,也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相似文献   

9.
语文本身的基础性、工具性等决定了它在整个教育中和社会上的重要地位。中学语文教学更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对如教材、教法、考试等的讨论更是热烈,也出了不少优秀成果,对语文教育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中学语文新教材的启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推广开来的3 X高考和高考中的文综合等,一定会引发关注中学语文教学的人们的新的思考、新的讨论。从本期开始,我刊开辟“中学语文教育专家论坛”栏目,将陆续刊登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关于中学语文教育的新观点、新思考等方面的文章。作为开栏文章,本期和下期,我们刊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富仁先生的《大语文与小语文》。欢迎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读者朋友、专家学者支持我们的栏目,参与我们的讨论。——编者  相似文献   

10.
如上所述,迄今为止我们围绕着中小学语教学所展开的争论,大都是在“大语”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因而这些争论都没有使我们在中小学语教学的实践问题上找到相互理解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Ethnic minority educ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Educational policies for ethnic minority regions provi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educational programs, as well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and the regions.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美学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然而,20世纪以来的“百年美学”却是西方美学体系直接影响下的产物。作为一种知识背景、学术资源,西方美学对建构20世纪中国美学确实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审美体验方式。一味地用西方美学的逻辑与体系来套用中国美学,而忽视中国古典美学自身的特点,必然会丧失其独特魁力。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学术传统。必须以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为学术基点,有选择地利用西方的学术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声音符号系统,它的发音方式分为肺部气流音和非肺部气流音。有些学者认为汉语里没有非肺部气流音,这种观点是不恰当的。事实证明,汉语里的“咂”音是吸气音。虽然英语里的非肺部气流音tsk和其它音素组合受到限制,但现实生活中的声音信号click运用广泛。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教什么呢?顾名思义,一个是“言”,一个就是“文”.文言文教学能不能体现出它应该有的内涵?体现它本身的教学规律?如何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文”和“言”怎样有机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经验与知识、经验与言语经验、言语实践与语文课程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明确了语文(实践)是什么,提出了语文课程要以“经验”为主位的论点。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词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体”包含着“体裁”、“体制”、“风格”等多种含义。词学领域使用“体”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纷繁芜杂,这对于我们阅读词论词话有消极影响。因此,梳理“体”的内涵,有助于我们研究词论词话著作。  相似文献   

17.
名字,是人的一个代码,是说明"我"与"你"是不同个体的一个名称,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标签。名字是人在出生后被赋予的,即"取名字",因此,名字本身与"我"这个个体的命运是没有关系的,但是由于名字中存在着许多暗示,人们会将名字与"我"的时代、家乡、环境、出生、成长、前途乃至命运联系在一起。文章主要对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取名字"中暗示的部分进行回顾和梳理,分析中国人"取名字"的变化,正确和理性地看待名字的作用,遏制通过名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唯心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理性和智慧的积淀,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应该而且能够有所作为。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科学把握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与现实境遇,用辩证扬弃的态度进行综合创新,其意义和价值是多维的。  相似文献   

19.
“草马”的“草”为何指家禽、家畜的“雌性”?曾良先生认为是“草”通“槽”。本文以为“草”指雌性,是由于“草”在性质、特征上,与“雌性”有诸多相似的缘故,它源于词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四字格"角度论述了成语的基本性质,梳理了其基本类型,并指出了人们在运用成语时应注意一些细节,旨在规范"四字格"成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