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南非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及其启迪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障“人人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南非政府通过许多机制和措施来切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对我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于2006年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后,旗帜鲜明地将义务教育工作重点转到推进均衡发展方面,通过修订《义务教育法》实施办法,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法和城乡一体化的办学标准等,形成了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山西省进一步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战略重点,采取五条重大措施全力推进。  相似文献   

3.
实现均衡发展是中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探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模式也就成为了时代所需。实现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按"三步走",要巩固机会均等,推进过程均等,实现结果均等。要通过规划"一体化"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政策"倾斜化"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学校"标准化"实现校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创新义务教育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模式以及完善教师交流制度,以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  相似文献   

4.
制度视角下的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的关键,对我国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我们必须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与制度重塑来实现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均衡发展,主要的措施包括,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合理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和重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经费的均衡配置,缩小了城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差距。《义务教育法》在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义务教育法》"一法独秀",缺乏完善的配套法律保障体系,公众监督能力不足,司法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育立法,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制度政策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投资保障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浙江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政策、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评价机制.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有效促进了城乡教育经费的均衡配置,缩小了城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差距.《义务教育法》在保障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义务教育法》“一法独秀”,缺乏完善的配套法律保障体系,公众监督能力不足,司法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育立法,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是上海在"转型发展,创新驱动"的要求下对高位运行的义务教育发展所作的判断与选择。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引擎、学校是教育改革发生的策源地、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决策的重要依据、体制机制是教育改革的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发现,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贫困县义务教育的相对滞后。应采取积极措施,如实行政府部门"问责制",创新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等来破解难题,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之际,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彻底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而采取的又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举措.要想使这一利教、利民、利国的系统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和促进每一个农村孩于健康成长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一定要正视教师队伍的现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首先推进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从而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芬兰实施义务教育成功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兰实施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包括:坚持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学习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给予特别关注、为个别学生提供免费补习、保持相对稳定的师生关系。上述举措促进了综合学校的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保障了每一个学生接受有质量保障的义务教育,减少了学生“掉队”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实现了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均衡发展三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湖南义务教育资源城乡差别大,集中体现在师资方面。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湖南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培训。实践表明,"顶岗实习,置换培训"是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有效形式,对湖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In South Africa, the post-apartheid government has committed itself to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is article addresses South African policy debates, illustrating that global trends such as integration are shaped by significant local influences in the production of specific policy positions. The integration debate in South Africa reflects both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concerns, and is more fully developed in adult basic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an in formal post-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posals for integration as part of a complex policy agenda, arguing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ion proposals will not be straightforward. This is due to the genesis of the integration debate in training rather than bot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ts assumptions abou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ested nature of the policy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阚阅 《比较教育研究》2011,(8):60-64,81
印度自摆脱殖民统治实现独立以来,面对由不平等社会制度而导致的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困境,印度政府秉持社会正义和教育公平的思想,强调补偿性和积极的反歧视(affirmative action)原则,在学校基础设施、教师配置、学生支持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图保障所有人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义务教育在区域、群体和校际间的均衡发展。印度政府在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均衡发展方面的探索、举措和实践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无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in respect of school-leaving examinations and selec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It briefly states some theories of selection for equity in societies with severe structural inequalities, why and when formal selection is done. It then advances an argument to explain the dual functions of selection i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trends in select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are analysed, also school-leaving examinations and university access in South Africa. The policy and experience in selection for equity at the University of the Western Cape is then discussed, as well as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itiated. It concludes with an analysis of some of the dilemmas facing universities committed to redress and equity in the current climate of entitlement.  相似文献   

16.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的免费教育应当占主体地位,但在义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民办学校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而在普及义务教育后,如何确立民办教育的地位、性质和功能,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一项有关民生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公平和发展的两个纬度,论述在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角色与定位问题,从而提出加强义务教育中政府责任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诉求,而教育的均衡发展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与手段。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于促进民族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加快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社会基础;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规定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法律基础;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更是从根本上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发现,广西中部某市H区义务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生均教育投入偏少、教育资源供给未能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程度不高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为此,地方政府需充分认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领导;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缩小教育资源校际间的分布差距;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创新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9.
新《义务教育法》的突破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有效解决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修订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根本动因。新《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经费投入、政府责任、学校安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教师队伍、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重大的突破。这部《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义务教育立法和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0.
理想·现实·策略——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区域差距、校际差距、群体差距还普遍存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措施,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力图从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