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1 演示金属电阻随温度而变化把“220V40W”废日光灯管敲断,取其中一端灯丝.把它和“6V6W”灯泡、演示电流表、开关串接在6V稳压电源上,如图1.演示时闭合 S,灯L正常发光用尖嘴钳夹住日光灯丝另一端,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灯泡L亮度显著变暗,电流表读数变小;停止加热,把灯丝、尖嘴钳一起浸  相似文献   

4.
5.
一、红磷转变成白磷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第二册第6页演示“红磷转变成白磷”,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初中的物理教学,应以演示实验为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做了大量的改进,现列举两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用杠杆对初中物理教材上的两个演示实验作了些改动。发现效果尚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1.讲授初二《物理》“压力和压强”时,我设计了如下一个实验,效果很好. 用一张薄纸紧扎在三角架上,将建筑上用的铅锤(事先将其尖端用砂轮打磨成一个小平面,并将悬线钮弄掉)大面朝下地平放在纸面上,学生会看到,纸面完全可以托住铅锤(如图一所示).然后,将铅锤倒过来,小面朝下放在纸上,立刻发现纸破锤漏.这个实验的优点在于:①现象  相似文献   

9.
1 《观察磺升华》实验 ,教材是这样进行的 :如图 1 ,在烧瓶里放少量碘 ,并对烧瓶微微加热 ,注意观察碘状态有什么变化 ,停止加热继续观察烧瓶中碘的状态变化。  图 1       图 2    该实验缺点在于实验结束后 ,烧瓶清洗不方便。现改为如图 2进行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小烧杯、石棉网、圆底烧瓶各一个。步骤 :安装好仪器后 ,按课本P 59步骤进行。这样改进后实验现象直观 ,器材容易清洗。2 《动能和弹性势能转化》实验 ,如图 3,让木球从斜槽滚入水平槽 ,在水平槽里竖立一个弹簧片 ,它的下端固定 ,观察木球与弹簧片碰撞…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和“地球磁场的电磁感应演示”2个实验在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上进行了改进,现具体介绍如下.一、“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实验的改进1.电路图和装置结构图.电路如图1所示,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就“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演示”和“地球磁场的电磁感应演示”2个实验在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上进行了改进,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全日制初中化学课本《氧气的性质》这一节课教学时,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四五瓶氧气。这样要准备好同一年级几个班的课堂演示实验,时间太紧张,现作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3.
1 <观察磺升华>实验,教材是这样进行的:如图1,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状态有什么变化,停止加热继续观察烧瓶中碘的状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用三层滤纸折成漏斗状,底部剪一小孔,把它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润湿,下面放一盛砂用的瓦片,承受分离出来的“铁水”。把铝热剂倒入纸漏斗里,上面堆放一层新的引火剂,不需要镁条,在半分钟左右,反应就迅速发生,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铁呈液态从纸漏斗底部的小孔流出,滴到盛砂的瓦片上。  相似文献   

15.
16.
一、硝酸钾的不稳定性 按高一化学教材演示实验6-6,给试管卫的硝酸钾加热到熔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检验放出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现象很不明显。现改为给试管里的硝酸钾加热到熔融,用坩埚钳夹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投入试管,可以看到木炭的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燃着的木炭好象一个红亮的小球,在熔融的硝酸钾表面不停地跳动,小球逐渐减小,直至完全消失,现象非常明显好看。 二、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关于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现在之所以再次提出它,就是因为按高二化学教材实验3-1的操作观察不到白色絮状沉淀的生成,一些资料上  相似文献   

17.
取一干燥管,先用一点棉花轻轻塞着干燥管的细口处,再由粗口处加入适量的木炭粉,将干燥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附图所示。把事先配好的高锰酸钾溶液入干燥管中,这样液体象过滤一样缓慢地从下端流出。滤出的液体为无色,与未过滤的高锰酸钾溶液做对比,现象明显,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刘润花 《甘肃教育》2004,(10):47-47
初中化学教材中碳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反应所需的时间较长,而且石灰水容易发生倒吸。对此我们进行了改进,效果尚佳。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都有这样两个实验:(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2)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在实验(1)中导体棒与导轨问的摩擦力相对于导体棒受到的磁场力来讲太大,当电流达3安培时,也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当电流继续增加时,由于导体棒与导轨的接触是点接触,电阻大,产生的热量多,  相似文献   

20.
1问题的提出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都有这样两个实验:(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2)研究焦耳定律的实验.在实验(1)中导体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相对于导体棒受到的磁场力来讲太大,当电流达3安培时,也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但当电流继续增加时,由于导体棒与导轨的接触是点接触,电阻大,产生的热量多,会使接触部分先熔化后凝固,从而使导体棒与导轨焊接在一起,此时再要使导体棒运动,更是难上加难.在实验(2)中,器材复杂,操作起来技巧性强,不利于学生实验,只适于演示实验,但又由于煤油柱较细,可见度低,后排学生几乎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