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她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金,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居里夫人是侨居法国的波兰人。这一年,波兰邀请她回国参加在华沙举行的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在主席台上,国家领导人、各国著名科学家和她的  相似文献   

2.
居里夫人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19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她原籍波兰,名字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因为她的丈夫叫比埃尔·居里,所以人们习惯称她为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3.
1.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法国籍波兰科学家。她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了一系列新元素,包括镭和钋。此外,她的放射原理以及放射同位素分离法都是非常有名的。1903年,她和丈夫皮埃尔一起荣获诺贝尔奖。当时放射性元素的破坏作用还没有被发现,居里夫人在工作时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有时将装有放射性元素的试验试管放在衣袋里,有时放在抽屉里,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最终在1934年7月4日死于恶性贫血。  相似文献   

4.
居里夫人(1867—1934)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者,190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她原籍波兰,名字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只是因为她的丈夫叫比埃尔·居里,所以人们习惯称她为居里夫人。  相似文献   

5.
居里夫人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是人类放射学研究的先驱。她的处事态度和工作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中,选录了她的作品《我的信念》。课文注释中把居里夫人的国籍介绍为波兰人,是不够准确的。本文通过对初中全套语文教材在作者注释方面的深入分析,结合居里夫人的具体生活经历,认为应该将居里夫人介绍为法国或法籍波兰裔科学家。  相似文献   

6.
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一种稀有金属叫做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  相似文献   

7.
一、备课思考 (一)“美丽的形象”仅仅是个点缀吗 《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节选自著名作家梁衡的同名散文。文章从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宣布镭的发现引入,主要通过居里夫人发现镭、提炼镭的艰苦研究过程,以及成名后她继续埋头工作、视名利如粪土的具体事例,塑造了居里夫人内外皆美的动人形象,赞颂了她高尚的精神品格和为人类做出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梁衡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之美.最后写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9.
一、《动手做做看》所写,确有其事吗?是的,确有这么一回事。当时,旅居法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和一些科学家作出了一个决定:把他们自己的孩子组织起来学习,由科学家们轮流来给孩子们上课。伊琳娜便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动手做做看》写的就是科学家朗志万有一次给小朋友们上课有关的事情。二、“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  相似文献   

10.
光荣的借款     
居里夫人在读书时生活极为贫困。后来,因为她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波兰的“亚历山大基金会”颁发给她600卢布奖学金,以C资助她在法国继续深造。 四年后,居里夫人在研究钢铁的磁化技术方面获得了成功,法国科学协会发给她一笔酬金。尽管她当时生活仍很贫困,但她除了用这笔钱购置一些实验仪器外,把余下的钱全部寄给了“亚历山大基金会”。 她在附信中说:“我把你们的奖学金当做光荣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初步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发给另一个生活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光荣的借款@关荣全…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评价一位女性 :“我对她人格的居里夫人 (MarieCurie,186 7~ 1934)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 .她的坚强 ,她的意志纯洁 ,她的律己之严 ,她的客观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 ,她极为的谦虚 ,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 .”她就是法国籍波兰科学家 ,现代原子物理学奠基人之一 ,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 ,2 0世纪最有声望的女性——居里夫人 .一、艰难的求学历程居里夫人本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 ,186 7年11月 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 .父亲是一所中学…  相似文献   

12.
《跨越百年的美丽》选段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天然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人  相似文献   

13.
《跨越百年的美丽》用倒叙的手法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和伟大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具体事例赞美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这篇课文文采斐然。从居里夫人的“美丽”起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人的生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1994年3月8日妇女节前夕,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居里夫人即将进入法国伟人聚集的纪念堂——先贤祠。尽管这一决定晚了60年,但仍给人以鼓舞和欣慰。居里夫人发现钋的工作地点和空间距离与先贤祠很近,但这位女科学家被承认为法国先贤的时间距离却未免太长了。 法国的核能研究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广东的大亚湾核电站的建成发电,我觉得也闪耀着居里家族的智慧之光。如今,法国的核能专家,很多是居里夫人长女伊雷娜的学生,从镭的父母——  相似文献   

15.
在同事们眼中,课堂外的她像一位搞科学研究的学者,喜欢静静地思考。而在课堂上,同事们常常会惊讶于她充满激慵和创新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校园板报     
居里夫人尊师1932年,华沙镭学研究院举行落成典礼,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被簇拥到主席台上,接受献花与喝彩.忽然,居里夫人好象从人群中发现了什么,急急离开了主席台,一直走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年妇人身旁,弯下腰,深情地吻了她的双颊,随后推着她坐的圈椅向主席台走去.是谁,值得居里夫人如此尊敬?原来是居里夫人小学时的老师.居里夫人觉得,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大的成绩,都应当饮水思源,应当记住是小学老师为她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伍家)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事业往往奠基于儿童时代,早期教育对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居里夫人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她的女儿伊伦·约里奥·居里也于193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在孩子小时就注重培养其多方面的兴趣,除了让她们学习物理学知识外,还教她们学园艺、塑像、烹调、缝纫、骑自行车等,还经常抽空带她们去玩。这实际上就体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孩子们该上学了,居里夫人考察了当时的学校,她甚为不满并批评道:“孩子们正是应该活动和跑路的年纪,把他们整天关在空气不好的课堂里,要他们耗去很多没有效果的‘上课钟点…  相似文献   

18.
人性的花火     
1934年7月,伟大的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走过了生命的最后一程。这位被誉为“镭的母亲”的法籍波兰女人用自己的生命激励了许多后人。在岁月的刻画中,她被简化为符号,被历史雕成了面孔,而发生在她身上的那段爱情故事,让世人看到了一个生活中的玛丽·居里,看到了她身上进射出的人性的花火。  相似文献   

19.
朗之万上课     
居里夫人是元素钋和镭的母亲,也是女儿绮瑞娜、小艾芙的母亲.她爱自己的事业,也爱自己的女儿. 她实在太忙了,又不愿耽误孩子的成长.终于,她与一些科学家们商量,把这些大忙人的子女组织起来,由他们自己出马轮流给孩子们上课.  相似文献   

20.
一次,居里夫人被邀请回波兰参加华沙镭研究所成立的开幕典礼。她坐在主席台上,周围簇拥着各国科学家和国家领导人。台下有许多人,捧着鲜花向她表示欢迎。典礼即将开始,居里夫人忽然站了起来,匆匆跑下主席台,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会场角落的一部轮椅前。轮椅上坐着一位老年妇女。居里夫人俯下身,吻了吻这位老人的面颊,并亲自推着轮椅,和老人一起来到主席台上。“她是谁?”人们纷纷猜测。居里夫人崇敬地说:“这是我小学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