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一、 个案呈现 俊俊(化名),女,高二学生,独自来到咨询室,面带悲伤的神情,说话声音很轻,第一句就是:"老师,我快支撑不住了."说完开始泪流满面.从她的神情上看,我感觉她内心积压了很多的负能量,而且很忧伤.我给她倒杯水,与她开始交谈.从交流中了解到,来访者的父母都是工人,父亲是家中独子,一直想生个儿子传宗接代,因为她是女孩,父亲对她很不满意.从小到大,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经常对她破口大骂,稍有不顺就冲她发脾气.母亲是脾气很温和的人,有时在父亲责骂得特别厉害的时候也会从中调解,更多的时候母亲总是用一句话回应她"好好学习,别管那么多."现在她的想法是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离开这个缺乏亲情的家庭,所以她成绩也还不错,但是有时候父亲的责骂让她很难过,影响到她的学习状态.她跟其他同学交流也不多,所以也没有什么朋友.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呈现
  (一)不安的孩子
  小杰(化名)是个一年级的小男生,眉清目秀,非常可爱,第一次来到咨询室时穿着一件小西装,非常帅气。在妈妈的陪同下,他走进咨询室,扭扭捏捏,不敢前行,头略低,不时用眼睛偷偷瞟我,还抓着衣领不停地咬。我微笑着示意他过来,他看到我的笑容,稍微放松了一点,但还是比较紧张。坐在我身边,他很是不安,总是不停地动,有时候翻白眼,有时候伸脖子,明显伴有抽动的症状。  相似文献   

3.
4.
2015年11月的一天,一位高三的男生来到辅导室,他的个子不高不矮、略显消瘦,长相比较清秀,脸上带着笑容,看上去阳光又略带疲惫.我像之前一样,会在心里有一个小疑问:他会因为什么而想要前来接受辅导呢?之前我也接待了很多学生,有愁眉苦脸前来的,有流着眼泪前来的,也有乐呵呵带着笑容的.所以经验告诉我,不能仅凭外在表现来评判他们的状态好坏,每个人的表达和表现方式不同.于是我放空自己、放下自己的猜测和评判,开始了辅导会谈.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前提.家长不同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亲子关系,教养方式有四种类型:权威型、专断型、忽视型、放纵型.本文中的小蓉正是因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如母亲属于忽视型教养方式,父亲属于放纵型教养方式,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产生种种问题.要解决孩子问题,可从改善亲子关系着手,本文展现的是一例帮助父母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以增进亲子关系的心理辅导个案.  相似文献   

6.
10~11岁的男生正值青春期初期,由于身体的发育和性意识的觉醒,开始注意身边的同龄异性,有了渴望了解异性、接近异性的意愿。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受各种情绪的困扰不愿与家长沟通,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影响人际交往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一名五年级男生由于亲情的缺失和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出现个性和行为偏差,心理教师鼓励他勇敢地向父母、老师说出内心的想法,重建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7.
小明按照预约的时间走进心理咨询室时,低着个头,双手拘谨地摩梭.他是一名高二男生,个子高高的,坐着时却使自己尽量缩小,好像在隐藏自己.他声音很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真的下了很大的勇气来找您,您不要笑话我.”然后他又低垂着头,目光垂向自己在席上交叠的双手.我感受到他的焦虑,对他笑笑说:“谢谢你信任我,鼓起勇气来跟我聊天.你可以放心地将心事说给我听,而且我会替你保密,不会告诉任何人.”  相似文献   

8.
一、案例简介
  小曼是我校初一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父亲是某家具厂的人事部经理,母亲是一家外企员工,有一个刚考上清华大学的哥哥。寒假前后她判若两人,以前很乖巧、品学兼优,现在经常迟到、不完成作业、上课睡觉、成绩急剧下滑。班主任多次教育后并未作出任何改变,反而更加严重。联系家长,约见家长后,情况也未得到改善。最近小曼还从家里偷了父亲的两千元钱。经过班主任反复做工作,小曼才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相似文献   

9.
六年级的两名女生突然慌慌张张地和心理老师报告,班里一名女生被某男生侵犯了。就在心理老师紧急调查“性侵”案时,另外一名女生又报告该男生手腕上有三道划痕,并在微信群里扬言要自杀。心理教师联合班主任、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组组长及时家访,家校形成合力确保男生安全。心理教师运用来访者中心技术、理性情绪疗法以及朋辈支持技术及时化解危机,转危为机。  相似文献   

10.
她走进咨询室的脚步很轻,低头看书的我浑然不觉. "老师,我想去宣泄室,可以吗?"声音很小且显得犹豫.我抬起头看见一张清秀面孔,低着头,微微咬着下嘴唇,手指来回搓着.  相似文献   

11.
一位七年级的来访学生因父母离异且与交往的异性分手,情感无所寄托,出现自残现象。心理教师通过巧妙梳理,助其树立“子女可以在父母的无条件连接中汲取生命养分,获得自身成长”的理性认识;同时运用意象对话,协助学生转化情绪,获得直面现实的成长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一、个案基本情况小A,九年级学生,十五岁,独生子.父母在其九岁时离异.上初中前随父生活,之后随母生活.小A因足球训练的事冒犯了班主任,被学校政教处勒令回家反省.其母为此事已奔波多天,心力憔悴,故联系我为小A做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3.
一、一般资料陈敏(化名),男,16岁,某普通高中学生,住校.每次放假结束返校时都情绪低落、烦躁,两眼迷茫.进入高中一个月以来,身心状况也不尽人意,在校期间吃不饱(比较挑食),睡不好,排不出.当事人感觉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内心痛苦,期待改变,主动前来咨询.  相似文献   

14.
一、个案基本情况案主小池(化名),男,16岁,高一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精神状况正常,意识清楚,情绪有点激动.小池主诉进入高一以来,一直非常努力学习,他认为可能是自己太努力的缘故,朋友会对自己有嫉恨.另外,他主诉自己常常像头骡子一样,.天到晚都在学习,不敢停下来,一休息就有罪恶感.主动求助并定期来访,做了SAS焦虑自评量表,显示处于轻度焦虑.  相似文献   

15.
青春期学生亲子关系僵化很常见。这与学生不成熟、极端的思维特点有关,也与父母没有及时察觉到孩子的变化和改变自己的养育态度有关。辅导此类学生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心理教师先运用“刻度化技术”,引导学生看到糟糕关系背后,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然后运用“对质技术”,引导学生看到母亲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并理解母亲;最后运用“双赢”的思想,引导学生找到既能满足她内心需求又能被母亲接受的替代行为。经评估,辅导效果良好,学生的转变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背景资料 求助者:小聪(化名), 男, 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成绩中等,身体健康,无明显躯体症状.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求助. (一)母亲陈述 小聪同班同学小杰(化名)的妈妈向小聪妈妈反映,小聪偷了小杰的三双鞋子.两个月前,小聪去小杰家做作业.小聪回家后,小杰妈妈发现少了一双鞋,并且是一双普通的运动鞋,而且名牌运动鞋并没有少.小杰妈妈想可能是自己遗忘在哪个地方了.一个月前,小聪去小杰家做客之后,小杰妈妈发现家里又少了一双普通运动鞋,于是对小聪产生了怀疑,认为可能是小聪把鞋拿走了.  相似文献   

17.
当我拥抱他时,他的眼泪告诉我,他花了多大勇气才让我走进他的"黑暗王国".我静静地感受着他六年的情感缺失,试图在"诉与听"之间捕捉到一缕阳光. 一、咨询前奏 余飞(化名),是一个长相清秀白净,但眼神透出茫然和些许不安的男生.一走进心理咨询室,他便抛给我一个哲学问题:"老师,您相信这世间有永恒吗?"  相似文献   

18.
我快崩溃了,我想休学 “我有心理疾病,我快崩溃了,我想休学。”  相似文献   

19.
成长Q&A     
《家庭教育》2006,(3X):22-23
3岁还要抱的小男孩 育儿书上说孩子要多抱才会有安全感、亲子关系才亲密,所以当年儿子虽已会走了,但出门时我还常抱着。可现在他3岁多了,还经常吵着要抱,18公斤的重量实在令我吃不消。怎样做他才肯自己走路呢?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陈述开学至今,昊昊妈妈接连三次找我,希望我能出面和昊昊爸爸沟通一下。起因是爸爸经常因为琐事责骂昊昊,特别是去年借调到上海某行政机关工作后,他对昊昊的要求更严了,不仅常常责骂,有时还动手打昊昊。上个月,因为语文单元练习成绩没有达到爸爸的要求,昊昊先是被爸爸劈头盖脸数落了一顿,后来还被爸爸打得背上黑紫黑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