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殿试第一名状元为徽州府休宁县人戴有祺。而在此前的会试中,第一名会元则为徽州府祁门县人张瑗。戴有祺(?-1711),字丙章,号珑岩,休宁县瑶溪人,寄籍金山卫(今上海市金山县)。康熙二十七年举人,三十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逢父母相继去世,遂家居守孝,不复出仕。著有《文集》和《寻乐斋诗集》等。张瑗,字遽若,康熙三十年会元,由编修改御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徽州人才辈出,科第连绵。根据地方志记载统计,明代徽州有举人1100多人,清代有1536人。明代徽州进士452人,居全国第13位;清代徽州进士684人,居全国第4位。明代徽州状元为3人。而清代112科112名状元中,徽州本籍状元4人,寄籍状元15名,共19人,占全国的17%,居全国第一位(原被认为状元数最多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人,但其中有6人为徽州人)。此外,歙县明清两代共取进士623人,居安徽省诸县首位。  相似文献   

3.
靠书法中状元的,不乏其人。清康熙三十年,原拟定吴昺为状元,戴有祺为第二的,后因康熙认为戴有祺的字写得挺漂亮,便临时转变了主意,将吴、戴二二人的位颠了个个儿,戴便升为状元。一百八十五年后,有一个书法家名冯文尉,或许这位老先生从故纸堆中发现了这则以书法定状元的典故,便雄心勃发,于光绪二年去赶考,满以为当今考生中,书法决无  相似文献   

4.
以往人们都认为在中国科举史上,辽宁文士无人中状元。本文经考证认定,金代懿州(今辽宁省阜新市)人奥屯忠孝是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女真进士科第一名,即状元。辽阳张甫,与奥屯忠孝同年中进士,为词赋科状元。此二人为中国科举史上空前绝后的两位辽宁籍状元。  相似文献   

5.
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状元黄轩是休宁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年)状元金榜是歙县人,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状元吴锡龄又是休宁人。接连三科状元俱为徽州儒生所得,颇不寻常。  相似文献   

6.
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年)状元黄轩是休宁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年)状元金榜是歙县人,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状元吴锡龄又是休宁人。接连三科状元俱为徽州儒生所得,颇不寻常。  相似文献   

7.
《黄山学院学报》2007,9(3):85-85
清乾隆三十六年辛卯(1771)状元黄轩是休宁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状元金榜是歙县人,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状元吴锡龄又是休宁人。接连三科状元俱为徽州儒生所得,颇不寻常。  相似文献   

8.
自清顺治三年(1646)开科取士,至光绪三十年(1904)其间258年,产生进士科状元114名,如加上博学宏词、经济特科状元4人,共118名状元。其中江苏籍的有51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3%。 这些江苏状元,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吴地。其中古镇所在的吴县(包括当时的长洲县)有状元17名、常熟6名、武进5名、无锡3名……共46名。 为何江南吴地能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产生这么多的状元?这要追溯到清初开科取士的缘由。 顺治二年五月,清兵攻占了南京。明福王政权虽然覆灭,但江南人民反抗夷族的斗争并没有停息。清统治者为稳定江南局势,在采用武力镇压的同时,又利用“开科”取士来笼络人心。这年秋,清世祖采纳大臣范文程建议,沿袭明王朝科举取士制度,正式颁诏,实行科举考试。“圣朝特旨试贤良,  相似文献   

9.
笔者研究中国古代状元多年,虽然尚未全部结束,但已发现关于中国状元总数的几种说法均有误。1994年7月30日《文汇读书周报》说从唐武德五年(622)第一个状元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止,有名有姓的状元共599人;《中国历代状元录》(沈阳出版社1993年版)、《状元史话》(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则都只列出596名状元姓名。笔者所搜寻到的有名有姓的状元大大超过这两个数。具体情形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林 《考试研究》2013,(5):86-93
夏同騄以麻哈州学附生身份,1893年应贵州癸巳科乡试,考列第二十九名,获举人出身,座师为光绪壬辰科状元刘福姚。夏氏于1894年应光绪甲午恩科会试,不售。1898年再应戊戌科会试,考列第一百三十四名成为贡士,该科会试正主考为咸丰己未科状元孙家鼐。随后应殿试,考列第一甲第一名钦点为状元,并授翰林院修撰。咸丰丙辰科状元翁同騄在1894年乡试覆试及1898年礼部覆试中,两次作为阅卷大臣批阅夏同騄覆试试卷,故翁同騄与夏同騄这两个同名状元之间,有座主门生之谊。夏同騄科考经历中,共有三名前科状元为其受知师,由三名状元接力拔擢一名新科状元,堪谓"三魁举鼎"。  相似文献   

11.
徽州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重地,它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追本溯源,古代徽州地区最早脱胎于隋文帝开皇九年(589)所设置的歙州.自宋徽宗宣和3年(1121)改歙州为徽州,除元末曾改为兴安府外,直到辛亥革命(1911)废府留县为止,徽州之名前后沿用长达780年之久,其下辖六县也一直没有变动,这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文章以历史地理为视角,结合史料着重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探讨徽州政区稳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9,(7)
1月26日,安徽休宁县上千名中小学生在状元博物馆平政堂前举行"诵读经典祈福迎春"活动。近年来,休宁县大力推行诵  相似文献   

13.
雨停了,太阳还没有露出脸儿。泥土软如酥。我们来到原属于古徽州的绩溪县龙川村(绩溪县现由安徽省宣城市管辖)。来龙川前就听说这个号称“徽州第一家”的胡宗宪尚书府。胡宗宪何许人也?据武旭《寻找徽州》记载:胡宗宪,绩溪县龙川村人,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中进士,后来当上兵部尚书。他最大的功绩是平定倭寇,并发现、启用了抗倭名将戚继光,帮助草创“戚家军”。所以史家称:“没有胡宗宪,就没有戚家军。”这座尚书府也是他亲手修建的。尚书府坐落于村中央,背靠一带青山。山如眉黛,尚书府象嵌在眉梢下的一颗明亮的眼珠…  相似文献   

14.
早期称某人为"状元"只是民间行为,并无权威的界定。金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最早给状元一词作出界定,此时距进士科创立594年。此后,明、清政府也都给状元一词做过界定。金代"状元"一词的含义跟明清是一致的,指国家级进士科考试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在清代268年(1644——1911)中,西北六省(晋、陕、甘、宁、青、新),只考中了一名状元,他就是得中乾隆二十六年(1761)“辛巳科”状元的陕西韩城人王杰。这件事为西北人扬眉吐气,直到现在,陕西人仍然津津乐道,引以为荣。但王杰之所以得中状元,并非是按  相似文献   

16.
《黄山学院学报》2007,9(4):92-92
徽州府、郡一级行政建置最早始于汉建安十三年(208年)。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东吴威武中郎将贺齐率军征服歙县金奇、毛甘及黟县陈仆、祖山等山越部落后,分歙县东乡地置始新县,南乡地置新定县,西乡地置黎阳、休宁县(后避吴主孙休讳,改海阳),加黟、歙共六县建新都郡。治所始新。新都郡就是徽州府、郡一级最早的行政建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寻觅世界文化名人、教育巨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安徽休宁县·万安镇的足迹,为了不可忘却的永久记忆。(一)黄山白岳畸士英英(于右任赠休宁吴××题词语)。黄山山下的徽州歙县、白岳山下的徽州休宁县共同孕育的伟人陶行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8.
在美丽的黄山脚下,有一个人口不足30万的山区县——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因得天独厚的生态和文化而享誉全国,被誉为中国休闲养生之都和中国第一状元县。这里有一所特别的学校,休宁县第一高级职业中学,规模不大,在校生仅千余人,因为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价值取向,近几年来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9.
详介中国清代第一状元县的状元情况及其资料来源,作为本刊引起反响的《几多“第一”出徽州》一文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小议状元     
“状元”作为科举制度的专有名词始于隋朝,隋炀帝召试天下土子,朝廷设置进士科,其榜首者,谓之“状元”。唐代第一名进士称之为“状头”;宋时曾将进士第一冠以“榜首”,至开宝年间,定殿试贡士之制,才改称“状元”;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分三甲取士,真宗时又分三甲五等,一二等曰“及第”,三等曰“出身”,四、五等曰“同出身”,北宋时一甲三名均可称“状元”;元代一甲亦限三人,然第一名者乃称“状元”,明代洪武年间一甲第一人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