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之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银 《文教资料》2014,(29):53-56
林黛玉是《红楼梦》悲剧中的核心人物,她的死是贾府破败、诸芳流散的情节故事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佚稿中,这定是作者一腔血泪、惨淡经营的大文章。然由于原稿的迷失,黛玉之死便成为了难解之谜。不过,依据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书中精心留下的种种“草蛇灰线”和脂砚斋等人的关键点评,还是可以大致勾勒出黛玉之死的原貌。探寻其死亡的时间、原因及方式,有助于我们排除续书的干扰,重新认识《红楼梦》深刻的悲剧主旨和伟大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2.
西方美学一般把审美意识分为优美和崇高两类。古罗马时代的希腊文艺理论家朗吉努斯在其名著《论崇高》中详细论述了崇高之不同于优美的基本特征。运用《论崇高》中所阐述的关于崇高美的基本观点对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作细致分析,从而说明这部作品如何体现了一种崇高之美。  相似文献   

3.
黄日生 《广西教育》2012,(30):40-41
关于林黛玉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红学”专家周汝昌先生认为林黛玉当是在贾宝玉离家后的第二年春末夏初投水而死;蔡义江先生则断定林黛玉因贾府事败抄没,“宝玉遭祸离家,淹留于‘狱神庙’不归,很久音讯隔绝,吉凶未卜”而经不起打击,急痛忧忿,日夜悲啼,“以泪还债”而亡于次年春尽花落之时;梁归智先生以为宝玉秋天离家充军“觅封侯”,黛玉“想林姐夫”,日夜啼哭,也是在次年春末泪尽而死。这些论断,各有其精辟见解和合理成分。  相似文献   

4.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基本的审美形态之一。自从美学这门学科诞生以来,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从"崇高"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发展来看,其大体可分为神性崇高和人性崇高两个阶段。由神性崇高向人性崇高的演变,既体现了人类征服与改造自然力量的增强,也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精神意志由觉醒到膨胀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6.
《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问题是学者们热心探讨而又悬而未决的问题,林黛玉之死有人认为写得好,也有人不同意。本文从文本出发,依靠“内证”,将黛玉之死和前八十回中金钏儿、晴雯、尤三姐之死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证明黛玉之死这部分文字是违背前八十回创作思想的,是败笔。  相似文献   

7.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要面对的问题.自创世神话里的亚当和夏娃诞生后,人类的死亡命运就已经注定.因此,死亡主题一直是文学所面对和表现的重要主题.作为源源不断地滋养西方文学的神话命题——死亡,在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那里都有所探讨.剧中人对死亡的思考以及作者对死亡结局的安排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但是一直以来,哈姆雷特的人格备受争议。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形象进行人性化地分析来重新为"延宕的王子"申辩。  相似文献   

9.
死亡是白先勇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本文紧紧抓住将军之死这一关键点,通过对白先勇小说创作中死亡事件的统计分析,把将军之死纳入到白先勇小说创作的死亡主题中进行考察,力图通过论述死亡给个体所带来的悲剧性体验,进而关注小说深蕴的生命内涵,以及死亡书写本身对作者所具有的生命超越意义,力图为打开白先勇小说研究的新局面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也是世界经典的不朽之作。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形象。莎翁悲剧的主人公都是出类拔萃的非凡人物,但他们与常人一样,具有性格上的弱点和行为上的过失,他们的性格就是命运。文章从哈姆雷特对母亲、对恋人、对朋友的态度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他善良与邪恶共存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11.
从哈姆雷特的死因中探寻少年维特的死因,少年维特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他无法排遣自己因理想与现实的大相径庭而产生的极端抑郁愤懑情绪以及自恋自慰自欺情结,与哈姆雷特精神分裂下的犹豫、愤怒、绝望,有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王怡 《考试周刊》2007,(6):27-28
哈姆雷特的悲剧似乎是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迷。是神经错乱,还是假装疯狂?是英勇,还是忧郁?是果决,还是迟懦?自始至终,哈姆雷特怀着秘密演绎着他的悲剧,留给他的观众无尽的猜测。《论语·泰伯》中“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们盼望着,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能卸下那幅复仇的恨凝成的沉重的面具,揭开谜底,吐露真言。本文把目光投向了哈姆雷特生命的最后时刻,采取文本分析的形式,探究不同世界观指导下人们对于死亡的反映和理解,探讨了哈姆雷特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刻思索着什么,又揭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壮美与崇高是中、西文化所产生的两个不同的审美范畴,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本文通过对壮美范畴产生渊源的疏理及其本质内涵的分析,并与崇高相比较,揭示出二者所分别代表的中、西文化不同的超越方式:向无限的回归和向无限的挣扎,前者导向与对象的亲和融合,后者导向对世界的征服和占有。二者超越方式的结合,构成共时态人类文化的最佳生命超越方式。  相似文献   

14.
优美与崇高是美学史上一对既有密切联系和若干共同点,又有各自特点和独特内涵的美学范畴,较之于西方古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对优美和崇高之特征的表述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恋母情结"又称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心理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艺术理论和文艺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恋母情结"角度解析主人翁哈姆雷特的形象,为理解戏剧的悲剧性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与《简爱》是中外文学史上的两部不朽巨著。两部作品刻画的女主人公形象——林黛玉与简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二人都是孤儿,都曾寄人篱下,都像折断了羽翼的小鸟一样,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尊严对世俗进行了强烈的反抗,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文章主要就二人的身世遭遇、人格魅力、反抗精神和爱情结局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从诗词的表层意象可以看出林黛玉自卑无助的一面,但是就其诗词的深层内涵来看,分明感受到林黛玉坚强、勇敢和超脱的一面。这是林黛玉在对人类存在的有限性、孤独感以及生命的终极意义追寻之后所产生的一种理解和超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林黛玉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与明清才女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黛玉的身上有许多当时明清才女的影子。透过明清才女们的生存状态,爱情婚姻以及她们的思想、才智、追求、理想等方面,可以看到曹雪芹塑造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把那个时代的生活内容熔铸其中,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黄凤玲 《双语学习》2007,(6M):113-114
飘逸的容止、敏慧的才华、清贞的品格、纯挚的情怀,这是读者熟悉的黛玉;崇尚自然、崇拜人之天性,任情执性、遵循内心自我,这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魏晋风度”。字梦阮的曹雪芹让笔者决意对二者之间的关联作一翻探究,也许读者从而更加了解黛玉形象塑造所深蕴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莎士比亚名剧《哈姆雷特》的全面分析,揭示了剧中主人公思想内涵的成因,试图走进这一圆型人物,体会其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