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媛 《辽宁教育》2007,(9):30-30
一位化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一种无味的溶液倒在棉花球上,并作出难闻的厌恶表情,然后离开讲台。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很快报告嗅到难闻的气味,甚至后排的学生也说闻到了。本来无味的溶液,可学生为什么却说有味呢?原来.这是由于教授权威的动作暗示引起了学生的嗅幻觉.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现象,是用一种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的影响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师对小学生一味地进行管教,只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笔者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暗示”与品德课堂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建高效的品德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暗示。利用得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用得不当,害处也同样是很大的。 比如,教师看到课堂上某个学生解题不出而焦急的时候,不是帮其处理,而是摇摇头。殊不知,这一摇头无形中给学生一种暗示:你真不行!你没希望了!学生由此压力增加,害怕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下降(很多学生有这种心理),开始焦急,更加解不出来。 教师要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如  相似文献   

5.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暗示:利用得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用得不当,害处也同样是很大的?比如,教师看到课堂上某个学生解不出题而焦急的时候,不是给予启发,而是摇摇头:殊不知,这一摇头无形中给学生一种暗示:你真不行!你没希望了!学生由此压  相似文献   

6.
周井花 《考试周刊》2015,(1):149-150
暗示教学法能创造较强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在学习交流中,可以把各种无意识的暗示因素组织起来。常用的有语言暗示、体态暗示、"旁逸"暗示、故事暗示、板书暗示等。巧用这些暗示教学法,可以大大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心理暗示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或周围环境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识地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一定的心理或行为反应。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暗示.会明显提高课堂效率。运用心理暗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一位化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一种元味的溶液倒在棉花球上,并做出难闻的厌恶表情,然后离开讲台。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很快报告嗅到难闻的气味,甚至后排的学生也说问道了。本来无味的溶液,可学生为什么却说有味呢?原来,这是由于教授权威的动作暗示引起了学生的嗅幻觉,  相似文献   

9.
一位化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在讲台上打开瓶子,把一种元味的溶液倒在棉花球上,并做出难闻的厌恶表情,然后离开讲台。靠近讲台的前排学生很快报告嗅到难闻的气味,甚至后排的学生也说问道了。本来无味的溶液,可学生为什么却说有味呢?原来,这是由于教授权威的动作暗示引起了学生的嗅幻觉,  相似文献   

10.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优秀的班主任能春风化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无疑是具有很高地位和威望的人,因此,作为人师,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通过环境、语言、行为等暗示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它是指在无对抗情绪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赵玉兰 《教学随笔》2016,(9):168-168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优秀的班主任能春风化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无疑是具有很高地位和威望的人,因此,作为人师,必须透彻地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双刃剑,熟练掌握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个法宝,通过环境、语言、行为等暗示方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巧用心理暗示管理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哲学家面对长满杂草的旷野,问他的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学生的答案分别是:铲子铲、火烧、撒石灰和斩草除根。哲学家不  相似文献   

14.
15.
韦民 《广西教育》2013,(10):19-20
暗示教学是指通过各种暗示手段使学生在无意识状态下受到暗示内容的影响,从而收到良好效果的教学。教师善于运用暗示教学,对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学习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以下为几种暗示形式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暗示是一种教学艺术,既能协调师生关系,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学生的心理规律选择适宜的暗示方式,并通过语言、体态、情境、活动等,给学生以提示和启迪,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不像语文数学老师那样每天都有跟学生见面的机会。因此我们没足够的时间跟学生进行思想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不知不觉,高三第一学期已经进入尾声,莘莘学子面对纷至沓来的学习任务和不久之后的高考,压力不言而喻,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高三学习压力是每个学生内心都深深渴望的状态。面对压力,积极的心理暗示作用不可忽视且简单易行。有人问我,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将自己的状态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呢?我给了他肯定的回答——暗示。是一种心理影响,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在心理上朝着暗示的方向转变。如果懂得利用言语、环境、动作等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在学习中、考场上就能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而可以超常发挥,给自己带来事半功倍的收效。  相似文献   

19.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放信息,而个体接受了这些信息后无意中做出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能够发掘蕴藏在人身上极其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潜力。为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并保持稳定的学习积极性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教师适时地、合理地运用暗示,设置情感体验的情景,将对学习效果起到促进作用。(一)语言暗示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教师的行为、品行、作风、性格、知识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语言表达出来的。在教学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几例暗示信息给予题的归纳总结,分析了暗示信息的存在形式,阐述了善于发现、利用暗信息,挖掘出题目的隐含因素,确能为解题提供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