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赫金认为狂欢节生活是在官方世界的彼岸找到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它自由平等,去权威、去规章制度的理想状态,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本文采用狂欢化理论解读金斯利.艾米斯的代表作《幸运的吉姆》,主要从吉姆的笑,小丑、傻瓜形象和广场狂欢三方面来论证其狂欢性,旨在揭示这部喜剧作品颠覆高校权威、精英文化和英国等级制度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从方法论上为张恨水小说创作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狂欢思维具有强烈的变更意识,它强调“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狂欢思维具有“快乐的相对性”,并以此捣毁绝对理念,瓦解绝对权威。文本是开放性的,凭借这些性质它可以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将人们引向更宽广的天地,因而对文本的理解活动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3.
《堂吉诃德》无论是在人物的外型、行为、语言上,在文体上,还是在叙述时空上都充满了强烈的狂欢化色彩。在全书欢乐而平等的气氛中,读者们被深深的吸引了,骑士小说失去了最后一批爱好者,终于无奈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4.
所谓“一代有一代之学”,“后世莫能继焉”.作为封建社会末世的晚清是一个众声喧哗、光怪陆离的时代,其时小说因士大夫们出于改良群治的目的而被置于“化最上乘”,新旧观念杂糅的新小说在给今人留下晚清“社会史料”的同时体现出的是巴赫金所言的“狂欢化”色彩。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推进,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已成为英美文学教师和英语专业学生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以“狂欢化”诗学为理论关照,重新理解英美文学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角色定位,以探讨新形势下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网络游戏:电子狂欢——对网络游戏的狂欢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游戏的繁荣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学、社会学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由于网络游戏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游戏者实际上是在参与一场匿名性的集体活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狂欢的特征,为从狂欢的角度研究网络游戏提供了可能。文章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入手,认为网络游戏实际上就是电子狂欢。网络游戏具有狂欢的特征,可以分别从狂欢语境、狂欢剧、狂欢化的世界感受加以认识。最后从符号学的角度对电子狂欢的原因和影响作探析。  相似文献   

7.
宋代元宵节以张灯宴游、百戏巡演、天子同乐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是官定的最热闹节日之一。宋代元宵词展现了节日期间淡化等级、突破禁忌的各种狂欢性节俗活动。元宵狂欢中显示出的特有的文化现象——颠覆,以及民众胸臆表白的特殊方式——笑乐,体现了民众的自由平等愿望与乐观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8.
这里采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中有关“笑”的理论来分析加拿大作家罗伯特森.戴维斯的代表作《戴普特津三部曲》中的幽默成分,并得出该小说中的“笑”具有典型的狂欢化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怪诞理论在文学界经过古今中外大师级作家的发展和创造,已经走出了一条个性化发展的道路,并将沿着这条路继续它的独到与迥异。布尔加科夫用自己的创作为20世纪的怪诞文学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从怪诞的角度对布尔加科夫的经典著作《大师和玛格丽特》进行分析,总结出作家在对圣经故事的戏仿、对狂幻化和魔幻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独到之处,挖掘布尔加科夫式的怪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谌利华 《文教资料》2006,(33):62-63
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通常指作者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创作的喜剧作品,包括《错误的喜剧》、《维洛那绅士》、《爱的徒劳》、《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驯悍记》、《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及《第十二夜》。巴赫金认为文艺复兴是世界观和文学的直接狂欢化,而莎士比亚是这一时期狂欢化文学的典范之一。的确,莎士比亚作品不仅具有很多外在的狂欢化特征,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即莎士比亚相信人们可以从现有秩序中解脱出来,这种思想体现了一种新的,进步的认识世界和人类的方法。本文将探讨莎士比亚浪漫喜剧具有的狂欢化特征,指出莎士比亚的浪漫喜剧是对旧的价值观念的重审,对既有秩序的颠覆,它们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般的狂欢世界,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是英国著名学者、小说家兼评论家戴维.洛奇的天主教小说之一。小说讲述了主人公亚当.埃普比一天的生活经历,表现了天主教教义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压抑。小说用滑稽、幽默、充满了喜剧色彩的狂欢化语言进行叙述,浸透着对权威的颠覆精神。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末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与文学思潮,加快了对传统现实存在及精神意义的消解。90年代的女性开始重新审视男性和反省自身,一些女作家在小说文本中,对既定的男女世界进行颠覆、审丑、呓语、戏仿,实施了多样的解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托妮·莫里森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宠儿》作为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文学史上影响巨大。本论文尝试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解读该小说中的活动场景、写作方式的文学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学者巴赫金对欧洲古老的狂欢节文化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深刻揭示,从“文化的狂欢”到“文学的狂欢”提出了一整套的“狂欢化诗学”理论。这种理论对我们今天考察中国当代娱乐文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公众的怒火》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去重新解读这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可以看出,通过对官方话语的颠覆,文本实现了对“罗森堡间谍案”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16.
对话主义是巴赫金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此核心的统摄下,复调与狂欢化诗学是对话主义在文学领域中的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这两种范式的关系是平行的,它们呈现出对话主体、思维方式、参照维度等多方面的对立。  相似文献   

17.
《滁州学院学报》2020,(1):37-40
夸夸群是近日在互联网上火爆起来的一种群聊形式,在网民、媒体等多重社会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本文尝试通过狂欢理论视域对夸夸群现象进行解读,了解其展现出的狂欢精神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并对这种在线狂欢现象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批判性的反思,从而加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8.
《红字》乃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品,因霍桑的小说常以英格兰清教思想文化为背景,且以原罪赎罪为表现主题,从而使得人们往往从宗教的角度解读他的小说。对于他的代表作《红字》,国内学者也大多数以宗教的视野进行审视,诸如爱情与宗教的矛盾、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主人公的原罪与救赎等此类相关研究,而其它理论的观照则相对较少。本文在借鉴其他学者相关研究基础之上,试从狂欢化理论层面解读《红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锦鲤"形象从许愿求福的吉祥物逐渐演化成一种全民狂欢的表征,其狂欢的特征表现在全面性、仪式性和颠覆性三个方面."锦鲤"传播中的狂欢现象,可以从传播渠道、传播内容、社会心理和网络营销四个方面分析成因.同时,要重视"锦鲤"传播中的狂欢现象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影响,引导网民理性认识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高楼大厦、舞厅、影院、百货公司、城市公园和咖啡馆的出现代表了都市文化外在的物质表征。作为新感觉派的前锋主将———穆时英,他把舞厅意向广泛运用在其如电影散文体的创作中,并常以舞厅作为叙述背景,以男性作为叙事主体,表现都市男女生活之外的异化心态,着力关注那些戴着面具的人们物质狂欢和精神狂欢,同时消解了摩登上海现代文明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