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废除沿袭千年的科举制度带给中国社会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皇权体制下农村治权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皇权、绅权、族权相互连接的状态被打破,另一方面,宗族化的士绅阶层逐步掌握农村治权并且快速掠取农村利益,农民生活境遇依旧水深火热,农村社会却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论文首先从部分进士直接进行农业生产、天文地理的实践活动来论述科举人才对自然科学的影响;其次重点是从不少举人、进士撰写了许多农业、水利、医学、数学、地理等方面的专业著作来论证了科举制度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度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人们的社会心理等各方面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的2005年再一次引起国人的热议,而当今考试制度出现的问题使人们再一次想起了科举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士人表现出什么样的心态,这是由士人的命运决定的。长达1300年的科举时代中,无数的士人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心态。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类:一是赴举士人的渴慕;二是及第士人的狂放;三是失意士人的归隐;四是黜落士人的报复。探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士人心态,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审视科举制度影响下的文人特定的文化心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科举时代的政治格局与政治斗争、社会结构与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5.
在唐代,通过考试方式进行选官的科举制度确立后,一直延续了1300年。它与唐代进行社会教育的方式虽然有区别,但是它却对唐代社会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影响,如科举制度内容的社会性、科举制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社会各阶层参与读书具有启动效应等。也有消极影响,如科举制度造成了社会教育活动片面追求政治功能的取向,从而造成社会教育功能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的历史作用作了探讨,重点分析、论述了科举制度对当时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功能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7.
科举制度废除后,清政府仍然保留科举制度的残余形态,实行生员考优拔贡与举贡考职,并在新学堂学生和留学生中进行考试,依据考试成绩,奖其功名,授以官职。这对清末民初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存在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章从明代小说和戏曲的作人数、作品题材、主题价值取向等方面分析了明代科举制度对学的影响。认为科举举人、进士参加小说和戏曲的创作,对提高小说、戏曲的社会地位,推动明代俗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最后,章还对科举八股考试体对学和社会风的影响。认为八股作为辅导读物的泛滥一方面增加了社会读物的种类,同时也助长了考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和社会华而不实的风。  相似文献   

9.
“科举文化”不需要原创性,背诵经典条文的求同思维对于科举考生来说远比探索未知的精神与物质世界所需的求异思维更为重要。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群体心理,逐渐蜕变为牵文拘义、循规蹈矩、重守成而轻创新的积习。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对思想严加禁锢的弊端日益凸显,到了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袭,国将不国,这种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已无法应付民族危机、适应时代对人才的急需,科举制度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相似文献   

10.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玲 《甘肃高师学报》2008,13(4):123-125
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的封建统治者设立科目,用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创立于隋,确立于唐,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本文从特权等级、婚姻门第、现代教育三方面,来探讨科举制度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科举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历史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领域,任何单一学科都无法覆盖或囊括科举研究的所有内容。简略介绍近年来日本,韩国和美国研究科举的主要著作,便可“科举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科学研究已有成果的“科举学”理论的关系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关系。提出“科举学”决不仅是将已存在的大量科举研究进行叠加和组合,而是为了构建一个内容广博且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专学体系,力求提升研究者之“学”的意识,探寻科举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求解科举研究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Since the abolish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IES) in 1905, the system has been the target of severe criticism by most Chinese people.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clear up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IES in seven respects based on some ideas of rehabilitation of the IES over the past 100 years.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 IES is actually not so contemptible as most people think, at least it is not a bad system. The examination system was an attempt to recruit men on the basis of merit rather than because of social position or political connections, which is a great invention of China. Although it was abolished, the method to select talents by means of examination has not yet been and cannot be exterminated, and it is still proper to be used in the present society. The IES with a 1,300-year history has rich experiences and valuable lessons, which have implications to various examination reform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Book House, 2005:1  相似文献   

13.
颜元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针对科举的弊端,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选士方式、学校功能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对科举做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教育应摆脱科举的束缚,主张废除八股取士,改革书院教育。发挥原有的功能,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专门人才,为提高人民大众的生存能力做出贡献。颜元的实学思想,为扭转当时的不良社会风气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畿辅重地河北,其书院和科举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书院作为培养人才的一种教学组织机构,必然与科举这一选才机制有着极大的关联。从书院的培养目标、分布地域、山长聘任、生徒招生、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其与科举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河北书院在丧失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为河北科举大省的形成提供了巨大的教育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末奖励科名考试的实施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奖励科名考试具有学位考试性质 ,它的实施在减缓新旧教育体制转换中的阻力 ,选拔各类专门人才 ,保证办学质量方面 ,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因其与官职奖励相连 ,扭曲教育功能 ,终为民国时期新的学位制度和文官考试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前期专门研习汉学的书院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为代表,虽然这些书院的创立、教学活动部宣称不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目标,甚至将科举之学排斥在教学内容之外,然而这些书院不仅不反对生徒应举,而且生徒的科举及第率都相当高,这说明汉学书院仍然无法脱离科举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晚清科举制废除以后,由于当时社会缺少支持新的考试制度产生的条件,致使普通民众对新式教育不理解以至于抵触,作为鼓励和促进新学堂,新教育发展的权宜之计,科举制的一些做法在新式教育中又不得不暂时延续使用,但是,这些做法遭到了众多有识的反对和批判,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封建教育制度残余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以后,逐渐确立和完善了新的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关于考试改革的相关议论颇多。以清初科举制的实施及其功效为例,从社会政策和社会功能的视角对之加以新的分析与思考。清初科举的实施,在转移关内社会矛盾、促进官民阶层的流动和阶层平衡与社会整合方面都有着积极的社会效应。使我们认识到考试制度的改革,应该对其所依托的社会生态系统、其所发挥的社会效应方面倾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精英循环理论视野下的科举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精英循环是任何社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精英循环渠道。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只存在王朝的更替而没有制度改变的原因,正是由于其科举制度只是部分的解决精英循环的问题。科举制度在强化国家功能,圣化封建体制等方面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