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日语助数词中,存在着像“一海—”、“一刺し—”、“一寸—の光陰”这样的情况,本稿称之为特殊助数词,本稿以日本现在最具有权威性的《俗信故事ニとゎさ大辞典》为资料,整理出该字典中所有特殊助数词并划分出其类别。  相似文献   

2.
简言之除本义外的隐含意义即象征意义。汉维谚语中均使用了大量的数词。这些词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具有或同或异的象征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揭示该民族特有的社会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3.
数词对举式四字格在汉语文献中大量存在,其产生和发展既有词汇双音化、语言类推机制和韵律构词等语言内部原因的影响,也有汉民族文化心理、佛教传播、通俗文体和方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语言交流中,数词除了表述一种数量概念,还有修辞意义,或用来比喻、夸张,使语言表达得更丰富、更生动、更形象。数词的这种修辞作用,不仅在汉语中随处可见,在英语中也可信手拈来。如:英语习语:“One in a hundred I thousand。”相当于汉语成语“百里挑一”;“in twos and threes。”相当于我们汉语成语:“三三两两”。现将英语数词在英语习  相似文献   

5.
对举结构有内部对举和外部对举。对举后往往产生新的结构义,在意义上、功能上都具有整体性。对举结构充分体现了对称规律对语法规则的完善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数词除了表述一种数量概念,在语言交流中还有修辞意义,可用来比喻或夸张,使语言表达得更丰富、更生动、更形象。数词的这种修辞意义,不仅在汉语中随处可见,在英语中也可信手拈来。比如英语习语“one in a hundred”相当于汉语成语的“百里挑一”;英语习语“in two sand threes”相当于汉语成语的“三三两两”。本文拟将数词在英语习语、谚语中的种种妙用,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但表示数目,在汉语中并不仅限于词这一级语言单位,真正数词的数量是很有限的,仅包含"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半"等有限的十几个,其余都是通过各种组合方式以短语的形式表示。许多语法专业书所称数词事实上应该属于数词短语。  相似文献   

8.
在英语中,数词得到广泛地使用,它除了用于表示数目或顺序的本义外,还可以用于表示不确切数值的数词惯用法,用于表示“不定”概念,用作修辞手段,此外,有些数词还可以和其他词一起构成谚语。本对数词在英语中的某些特殊用法和意义作些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能够真实的反映这种社会习俗及价值观念,而作为语言中的精华-谚语更是浓缩了文化的内涵.因而从谚语中探索性别歧视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极强的说服性.本文从社会地位,言语行为,才智,婚嫁等方面阐述性别歧视在美汉谚语中的具体体现,目的是通过对英汉谚语的分析揭示语言中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提高人们关于性别歧视的意识,帮助人们减少,继而消除在日常生活以及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上成语中的数词除了少数表示具体数字外,多数已虚化,失去了具体数词的意味而表示如下几种引申的意义。一、表示“多、众”“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四面八方”:指事情各个方面。“万水千山”:形容经过的山水非常多,路途遥远。此外,表示“微、小、少”“沧海一粟”:比喻事情非常微小。“一丝一毫”形容极小。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用于成语以表示夸张意味,主要有扩大性的、缩小性的、对比性的三种类型。成语中数字夸饰意义的表达受数字本身的数值大小、其他成分的语义烘托以及一定的认知心理背景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桐城谚语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城谚语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信息,它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了当地生活环境、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文化面貌,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重耕读、讲礼仪,重礼让、讲和谐,重伦常、讲仁义,重勤俭、讲自强等。深入发掘桐城谚语的文化内涵,对于弘扬地域优秀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中英两种语言数词短语的构词规律,认为汉语数词构词能力极强,数字多是对称并列使用、和动词或名词构成固定短语,且任意两个相连数字可组成数词成语。而英语数词构词能力弱,数字组合构成有限,多和介词构成短语,有时需通过语法或句子构成。在进一步分析了数词短语的表达意义、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翻译策略:1.遵循民族性原则。2.直译配合借用。3.力求语义对等。4.直译加备注。  相似文献   

14.
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以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为着眼点,探讨其在社会转型期的现状,梳理新疆蒙古族民间谚语的唯物主义内涵,进而揭示民间谚语在现代蒙古族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蒙古族文化发展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脍炙人口的优秀谣谚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内容之一,它有悠久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它比较真实地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是人民群众生活和斗争的总结,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它为我们的文学宝库增添了璀璨的光彩。综观古今谣谚,具有"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深远的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歌谣与谚语是先秦社会两种重要的言语形态。《战国策》中歌谣、谚语运用的状况反映了战国时代歌谣与谚语的传播与接受。相对于春秋时期歌谣以集体演唱为主,战国时期的歌谣以个体吟唱、抒发个体情感、展现个体内心世界为主。因此,《战国策》中的歌谣具有重要的艺术功能,它是展现人物冲突、展示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有的歌谣以丰厚的意蕴扩展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相对于春秋时人的谚语,《战国策》中的谚语俚俗化色彩增强,说理效能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7.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史,数词在古代诗歌中经历了从最初的一般选用到后来追求艺术效果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历代诗歌富有感染力的生命基因和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觉意识和传统。数词和诗歌联姻,具有多种表达功能,或写景状物,或叙事抒情,或凸显人物个性。同时,妙用数词还能够显现出浓郁的诗趣,蕴涵丰富多彩的审美价值,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英语谚语翻译策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对谚语的翻译方法进行比较,指出谚语的翻译方法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文化差异,还要综合考虑文化、语言、目的语读者、源语言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等众多因素。  相似文献   

19.
“满数”和“歉数”是在数量的计数、思维、抽象、概括的基础上生产的,经历着由精数到概数,由具体到抽象,由数量的表示到心理描述的发展,是值得注意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日语中有关亲与子谚语群的归纳整理,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日本人的传统亲子伦理特征,在每个特征里分析了它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