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国战乱时期,割据政权的统治对士人及其家族的政策或措施各异,士人们面对割据政权,家族观念更加强化。他们通过选择割据政权并为之效力以保证家族利益,或采取分散家族等措施来保存家族的力量。士人重家族而轻政权的心态,使得他们以家族利益为目的来面对社会。  相似文献   

2.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的“五胡”逐渐入侵中原,中原文明因此遭到前所未有的损伤和破坏。但处于关陇之地的前秦,却因为统治者的汉化和注重文化建设等原因,其文学反而有了有一定的发展。而在苻坚统治时期,少数民族作家逐渐兴起,出现了文学相对兴盛的局面,使前秦文学在十六国文学中有了崭新的局面和较高地位,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显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十六国时期,沙尘暴在各政权的辖区内屡有发生。通过对相关史料的分析,地理条件、气候以及人为因素是导致沙尘暴暴发的根本原因。探究这一时期沙尘暴暴发的频度、范围以及影响,为研究我国北方气候历史以及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经济趋于萎缩。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政权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通过设置官职、劝课农桑等经济政策,使其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心由牧业转向了农业,不同程度的维持并刺激了这一时期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758万。晋绥军区部队在春、夏、秋季攻势作战中,共攻克据点106处,歼灭日伪军1万余人,解放村庄3100余个、人口40余万。晋冀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区军民坚决贯彻党的“七大”路线,在各个战场上积极对日伪军继续展开攻势作战。八路军在  相似文献   

6.
<正> 东汉亡后,三国鼎立,经过四十六年(公元220—265)的战乱,魏灭蜀后权臣司马炎篡魏自立,改国号晋,都于洛。 自东汉中叶以来,我国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入塞匈奴凡十九种……其中屠各族最为豪贵,他们统治匈奴人不下三万户,再加其他内附的匈奴部落,总数当有数十万人”。羌族,“东汉以来散居关中诸郡与汉人杂居处……关中人口百余万,氐、羌和鲜卑等族约占半数”。(见《中国通史》第二册397和401页——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7.
魏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时鲜卑诸族亦大批入居河西,势力最强的河西秃发鲜卑建立了“南凉”政权,并与河西其他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争战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关系等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两晋十六国时期 ,是我国古代疫病的一个高发阶段。本文通过对此时期疫情资料的整理排比 ,力图简要分析一下疫情频发的原因、各界的应对措施以及对社会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十六国时期胡汉合作的特点,胡汉合作对汉民族心理的影响,汉人在胡汉合作中的态度与作用等问题,进一步加以探讨,有利于我们认识"胡汉合作"的现象与本质。  相似文献   

10.
十六国北朝时期是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最尖锐最复杂的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自司马氏南迁,我国北方便陷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的匈奴、氐、羯、鲜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逐鹿中原,彼此之间进行了残酷的厮杀,都力争在中原建立政权,取得统治地位。这一时期,在河北境内建立政权的,十六国时期有羯族建立的后赵,慕容鲜卑建立的前燕和后燕,氐族符坚建立的前秦。北朝时期有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鲜卑化汉人高欢及其子建立的东魏和北齐。五胡十六国的长期纷争,除了后赵和前秦两次暂短地统一北方之外,河北一直是割据势力相互争夺的地方,因此,使河北  相似文献   

11.
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战乱不断,许多人为了生存向外移民以避难,大批少数民族涌入中原地区,出现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大规模移民的局面。这一时期,自发的无序移民与国家组织的有序移民同时发生,共同促使各族人民相互杂居。各民族的迁徙与杂居,使民族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局面,一方面增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另一方面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  相似文献   

12.
十六国北朝时期,河北地区的经济既有严重破坏,又有恢复发展。我们所考察的,就是其发展的一面。 一、十六国时河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石勒建立后赵期间,河北社会经济比晋末有较大的恢复。石勒本人当过奴隶,比较体恤百姓的疾苦,进而采取了一些保护、发展生产的措施。第一,安抚流人,复其本业。屯黎阳时,“降三十余壁,置守宰以抚之。”擒王浚后“分遣流人各还桑梓”,破段匹磾,  相似文献   

13.
十六国时期的“单于”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国时期的“单于”制度虽源于匈奴,但在结构与功能上已发生变化,实际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胡、汉化涵化的结果,也是这一时期化变迁的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试论十六国时期的商业及其特征朱和平从建兴四年(公元316)刘曜攻陷长安城,西晋最后一个皇帝愍帝出降,到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灭亡北凉,共计120余年中,北部中国陷入了"无月不战"的十六国时代。战争频仍,使社会经济遭到了又一次空前的大破坏,曹魏西...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十六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割据的时代。然而,这时期西域和内地的密切联系以及一致性并非削弱;而且恰恰在这时,高昌地区形成了与内地同一的郡县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十六国时期是我国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但传统观点认为这一时期民族矛盾尖锐、民族仇杀不断,是我国历史上异常黑暗的时期。本文认为,少数民族内迁并不是祸乱的根源。其间,所谓的民族矛盾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阶级矛盾;而民族仇杀也多是各族统治阶级为实现自己野心,人为造成的。正是这些野心家,给各族民众带来了苦难。在不断地冲突与整合中,民族界限逐渐消除,各族人民融入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18.
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政权的羯族原居于西域一带,约在公元前176年匈奴征服西域后,役属于匈奴人及其政权而散居各地。自西汉武宣二帝时开始陆续内迁,主要分散在边外各郡,迁徙规模还不是很大。但到东汉至曹魏时期,内迁速度加快,迁徙规模巨大,深入内地较广。至西晋初期,还有零星的内徙。进入中原汉地的羯族,分布范围极广,在今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内蒙等各省区都有其活动的踪迹。  相似文献   

19.
十六国时期的都督诸州军事制度上承西晋下启北魏,对于各政权巩固统治、进攻敌国、招抚周边势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战争的需要,都督诸州军事不但掌握了治军权还兼领统民权,且常通过加授散骑常侍、侍中、将军等职衔来显示所授都督诸州军事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以十六国时期战争中的军粮问题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前军粮筹备、战时军粮供给对战争的影响。认为粮食对根据地的选择有制约作用;军粮补给状况是交战双方制定相应征讨策略的重要依据;军粮供应危机的化解是战争能否取胜的关键。十六国时期,征战双方在军粮问题上展开的一系列颉颃,展现了军粮在战争中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