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关于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国际上比较常用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十项指标: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000美元以上;2、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超过12%至15%;3、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超过45%;4、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70%;5、有文化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超过80%;6、青年适龄年龄组中,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超过对%;7‘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50%;8、平均每名医生负担的人口为800人及以下;9‘平均预期寿命在70岁及以上;l从平均每三人及以下每天有一份报纸。我国的…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原因到2001年底,我国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已经达到85%,就业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0%;然而,我国城市化水平却仅仅为37.66%。另外,我国人均 GDP 已经达到1000多美元,国际上超过该水平的国家在这一经济水平时城市化水平却超过50%。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即使这样,由于我国很多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还远不能称得上实现了城市化的要求,因此,目前的城市化水平也是较低层面的城市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城市化水平就更加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楼一峰在《成人高教学刊》 2000年第 5期撰文指出,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模式宏观背景的研究为发展模式的选择提供基本依据。模式的选择是关于成人教育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   一、从广阔的宏观背景中寻求成人教育发展动因。国际背景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背景为经济状况和人口与就业特点。   二、发展我国成人高教的模式选择。我国成教改革的基本方向,到 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接近或达到三分之一,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接近或达到 30%。到 2010年,这两个…  相似文献   

4.
2005年第三季度,全国103个城市报送了本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5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5.9%;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10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1%。  相似文献   

5.
我国小康社会的生活标准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分别拟定了全国、城市、农村3个小康生活标准。全国小康生活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00元;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2基尔系数为0.30—0.35;贫困人口比重在5%以下;人均年收入为1400元;...  相似文献   

6.
2006年第三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0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0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2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081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8.4%。  相似文献   

7.
2006年第四季度,有关部门对全国101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1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49亿,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57.4%;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253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0.3%。[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公布了全国116个城市劳动力市场2005年第四季度职业供求状况信息。这116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拥有市区人口1.68亿人,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6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602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69%。  相似文献   

9.
2007年第二季度,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这103个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大区域, 拥有市区人口1.8亿,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人口的47%;拥有市区从业人员(含城镇个体劳动者)5308万人,约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市区从业人员的54%。全国10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与挑战--上海职业教育三年发展研究报告(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宏观背景 1997年至1999年,是上海改革发展取得突破性成就的三年。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3360.2亿元增加到4035.0亿元;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私营企业户数达到11.0万户,总产值达295.5亿元,分别增长58.4%和124.0%,非公有制经济在GDP总量中的比例达24.8%;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累计277.3亿美元,增长31.8%;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达到49.6%;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向集约化转变,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96年…  相似文献   

11.
人才匮乏是制约山东经济发展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是财富,知识是生产力。掌握知识的人才,是科学技术的最关键因素,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因。审视山东省的人才状况,令人备感忧虑。   不论是大学生占同龄人口的比例,还是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与山东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目前,我省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口占 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 1.67%,全国平均占 3.09%;万人口中科技人员的含量,山东居全国第 13位,列青海、宁夏、新疆、内蒙等省之后;普通高校在校生占同龄人口 (18- 21岁 )的比例,山东省只有 3.5%,广东省是 4.2%,江苏则…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研究》2006,(1):27-27
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对外发布消息称,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对北京市的从业人员状况进行了“摸底”,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末北京市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05,2万人,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273.4万人,占38,7%。高学历从业人员的比重,比同口径全国平均水平高14,4个百分点,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13.
南阳市为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试点示范城市。利用灰色关联原理对1990-1998年南阳示范区城镇化的分析表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非农业部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批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据此通过成因预测和劳动平衡预测法、二重回归预测法的校验,得出南阳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37-41%,今后南阳城镇化的主 要对策是调整产业结构,加速城镇化进程;大力建设可持续镇,重点发展首位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完善城镇网络。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     
《职业技术教育》2005,(21):13-13
目前农民工在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7.6%,在加工制造业中占68%,在建筑业中占80%,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  相似文献   

15.
制造业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1978年-2002年,浙江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增长速度居全国首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8%提高到43.8%;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全省出口额中占的比重从60%提高到93%。2002年,浙江制造业从业人数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26%,浙江制造业企业的销售收入、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育》1994,(2):F003-F003
现代化的重要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过到相当的高度,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缩小,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一半以上,非农业劳动力占就业劳动力的大部分.这都需要改变城乡格局,提高城市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成人教育从城市到乡镇的转移江苏高伟江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人口相对集中,所以,在以往的高校成人教育工作中,城市始终是重点。而目前乡镇经济所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已超过了50%,因此,我们认为,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成人教育的重点完全...  相似文献   

18.
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这是任何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从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以后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走过了这一历程,如美国从1870年农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为50%,到1977年下降为3.1%,即107年平均每年下降4.4‰。我国1952年农业劳动者占工农业劳动者的比重为83.5%,1981年下降为72%,即29年间下降11.5%,平均每年下  相似文献   

19.
移民是近代东北人口的主体。20世纪20年代,随着移民的不断增多,东北城市移民的职业构成形成三个特点:第一,城市移民中第一产业从业者减少,表明东北城市经济已逐步摆脱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开始向现代城市迈进;第二,东北城市经济的主体是第二、第三产业;第三,在两种产业中,传统性职业所占比重较大。城市移民的下层,即工人和苦力,是东北社会中最进步的阶级之一。但由于下层移民来自贫穷的华北农村,华北破产农民自身的诸多弱点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了东北工人队伍建设,从而间接地作用于东北工业乃至东北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具体分析,城市化包涵两层含义:其一,城市化是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致使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是城市化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其二,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展,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很大变化。除此之外,中图版、湘教版的教材中也把产业结构的转变,即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看作是城市化的另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