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81)14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全国第五次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和省科协二大提出的方针任务,总结交流经验,研究如何加强我省的科技情报工作,充实加强学会领导,动员广大科技情报工作者振奋精神,组织起来,艰苦创业,打开科技情报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陕西  相似文献   

2.
一、我省科技情报工作发展概况和取得的成绩我省科技情报机构自一九五九年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三个年头。在这二十多年中,开始还比较顺利,但随后由于林彪、“四人邦”的干扰破坏,使我省的科技情报工作遭到了严重摧残,一些情报机构被撤销、人员被下放、刊物停办,工  相似文献   

3.
《陕西日报》讯全省科技情报工作研讨会于1981年6月在西安举行。会议传达了全国科技情报所长研讨会精神,讨论和确定了我省科技情报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会议认为,科技情报工作不仅是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科学技术的耳目和尖兵,而且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发展科学技术中,我省的情报工作是有成绩的。现在,全省情报事业初具规模,已有专职情报队伍八百余人,兼职情报队伍两千三百多人,并已收藏了大量的国内外情报资料。  相似文献   

4.
宝鸡市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于二月中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区)科委、市有关局主管科技情报工作的负责同志和中央、省、市、县(区)属各单位主管科技情报工作的同志,以及市情报所特邀的报刊通讯员、市外文代译网的代译员共258人。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兵工学会的要求和2011年计划安排,经研究,决定于2011年第三季度召开中国兵工学会情报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这次会议将认真总结“十一五”经验,探讨“十二五”兵器科技情报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同绕兵器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建设等开展研讨交流,请专业委员会委员、兵器系统专业科技情报人员、国防以及军队相关科技情报人员积极撰写论文,会议将评选优秀论文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会议还将邀请兵器科技情报有关专家作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信息时代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新模式。[方法/过程]分析了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将科技情报工作融入于科技档案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了科技情报工作在科技档案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融入于科技档案工作的科技情报工作模式。[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需要融入于科技档案知识管理的知识积累、知识组织、知识评价、知识发现、知识开发、知识服务等环节,在促进科技档案知识资源利用的同时,提升科技情报工作自身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2):256-256
为纪念兵器科技情报事业创建50周年,中国兵工学会情报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06年第3季度(拟定于2006年7月上旬,地点待定)召开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围绕“十一五”兵器科技情报工作改革创新和发展建设开展研讨交流,还将组成新一届情报专业委员会。会议征文有关事项如下:1·会议主题:兵器科技情报工作的创新与发展。2·会议主要内容:有关领导讲话;专家学术报告;学术交流、评选优秀论文、颁发优秀论文证书;情报专业委员会换届;出版会议论文集。3·征文范围:兵器科技情报工作50年回顾与展望;兵器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建设与创新;兵器基层科技…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科技情报业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珍 《现代情报》2008,28(4):54-56
科技情报工作作为我国科技发展中的"尖兵、耳目和参谋".在我省的经济乃至各项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我省的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吉林省应当从实际出发,针对这一时期科技情报的发展目标和着眼点,加快吉林省的科技情报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9.
问题的提出当前,我国科技情报界普遍认为科技情报工作未受到决策部门和社会应有的重视,因此探讨一下科技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这一问题很有必要。国外有人将情报科学分为若干分支学科,情报社会学是其中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内容便包括科技情报工作的社会功能问题。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对科技情报工作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有个科学的、客观的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出版事业管理局,于一九八二年五月四日至五日在西安召开了印刷科技情报工作会议,总结分析了近几年来的工作,认为我省已有了建立省印刷工业科技情报网的初步条件和基础:一、我省在一九七五年曾组织建立过有18个印刷厂参加的省印刷科技情报网,做了一些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1.
1983年7月2日,钱学森同志在国防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科技情报工作中的科学技术》的报告,报告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有必要重温钱学森的这篇报告。本文根据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思想,提出了一套构建情报研究科学技术体系的具体方案框架——情报搜集、情报存储、情报分析、情报服务。最后,对科技情报工作的科学技术性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推动科技情报工作早日实现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科技兴陕是我省七届人大确定的加速发展全省经济的战略方针。它科学地反映了积极发展陕西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全省人民的迫切愿望。它是全省各项工作和科技情报工作的指导方针和科学依据。我们必须根据这个战略方针研究和确定全省科技兴陕情报工作战略重点,使全省的科技情报工作在科技兴陕中开创新局面并做出其应有的贡献。从我省科技情报工作的现状来看,应该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 西北经济振兴需要科技情报工作,而科技情报工作为振兴西北经济作出贡献也完全是可能的。让我们来看一看西北地区公路运输科技情报网坚持活动十五年,至今仍生机盎然的例子。 1972年,交通部在河南新乡召开了全国黑色路面会议,与会代表一致反映这种交流科技经验的会议很解决问题。部的领导同志抓住这一时机,号召组织起来,互通情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以知识集成与智能服务为源泉的科技情报工作能力成为驱动未来科技情报发展的动力。构建新时代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将有效促进情报生产。[方法/过程]界定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内涵,梳理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演进过程,分析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理念和要素,绘制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框架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是一个包括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的复杂系统,绘制它的体系框架和发展路线图需要在六度理念的指导下,从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两方面同时着手,使二者与情报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履行科技情报工作职责,完成科技情报机构使命。  相似文献   

15.
《青海科技》2006,13(5):72-72
本刊讯近日,为探讨新形势下科技查新经验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科技查新水平,青海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和青海省科技情报学会组织召开了全国科技查新工作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全国各省(区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及省内有关单位等44家近70名科技查新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充分肯定了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立项、成果鉴定和评奖工作以及科技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等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就如何提高科技查新工作质量和水平,特邀的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任道忠研究员作了“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建设”专…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情报学会,近几年来在省科协的领导与中国情报学会的指导下,在省情报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会员和科技情报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使学会在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以及出版会刊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将工作简况与体会报告如下: (一) 一、组织概况我会是1979年3月成立的。目前共有会员580名(男432人,女148人),约占我省科技情报队伍总人数的29%。按技术职称统计,高级技术人员38名,占会员总数的6.5%,中级技术人员436名,占会员总数的75%;初级技术人员47名;占8%;其他人员(包括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信息需求更加多样复杂,科技情报工作将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阐述了在信息环境下,基层科技情报工作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今后科技情报工作的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是由于科技情报在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社会进步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从而引起了各国决策者对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视。我市科技情报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为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战略决策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对科技情报工作问题与服务需求分析,加强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对策。把科技情报工作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培养和引进高水平的科技情报人才,助推产学研自主创新,适应市政府和科技发展的总体要求,为内江市经济发展做好科技情报服务。  相似文献   

19.
为开创科技情报工作的新局面,更好地为山区经济建设服务,商洛地区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于元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商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区农、林、牧、药材、工业、交通、科协、供销等部门的科技情报人员和各县科委主任、科技  相似文献   

20.
郑慧君  金晓刚 《现代情报》2010,30(5):121-12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利分析工作和科技情报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研工作是科研院所工作的主体,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将专利分析工作和科技情报工作运用到科研工作中,充分保护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本文就此提出笔者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