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妍  王军委 《情报杂志》2008,27(1):103-106
新军事变革使作战的方式、作战手段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战争的形态正从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军事信息力已成为军队综合战斗力的主力要素.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已把军事信息力的建设作为军队战斗力建设的主要目标.为占据未来战争的制高点,我军应遵循科学规律及原则,把握军事信息力的建设规律和原则,抓好信息力系统建设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军事信息力的建设之路.阐述了军事信息力的建设规律和原则.  相似文献   

2.
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以来,已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战争的水平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历史证明,一切战争现象都与当时的社会物质生产状况相关联,并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的发展而发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政治决定战争的目的、性质和方向;而战争又离不开经济和科学技术这个物质基础,经济决定战争的规模和进程,科学技术决定战争的手段和发展水平。几千年来,人类大体经历了冷兵器战争和热兵器战争,并经历了核武器发展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一大批高科技的最新成果首先被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的规模、样式、进程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近年来的战争表明,核威胁下的高技术常规战争已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样式。认真研究高技术常规战争,对于巩固国防,保卫祖国,  相似文献   

3.
空天一体战:未来战争的样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战争已历经从陆地到海洋再到天空,即由平面到立体的发展过程。航天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战争发展史上新的变革,并使未来战争呈现崭新的面貌,陆海空天全维一体化作战已成为21世纪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这种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战场“空中化”,航天力量开始成为重要的作战资源,  相似文献   

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已经50年了。然而,人们对这次历史上空前的战争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目前,许多国家的政界、军界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正在筹备或已开始举行各类有关的活动,纪念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战争,它使世界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灾难。这次战争长达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未来战争形态已逐渐向以信息为主导地位的信息化战争转变,以高技术手段攻击,控制对方信息和信息系统,提高己方信息安全的战争已经来临。本文从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措施,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的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军事信息的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6.
我们即将步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作为21世纪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信息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信息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因素,信息进攻与信息  相似文献   

7.
靳娟娟 《情报杂志》2001,20(2):14-15
从信息化的角度研究了现代信息战争的信息化特点,提出现代信息战争的信息特点主要包括战争技术信息化、战争武器系统信息化、战争指挥系统信息化、战争控制领域信息化。认为深入研究现代信息战争的信息化特点,可利用军事情报活动特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纵观世界女兵战争发展史,我们自然会想到亚洲“红色娘子军”——中国女兵,中东“霸王花”——以色列女兵,东南亚“娘子军”——泰国女兵团,宁死不屈的“近卫团”——苏联女兵。然而,这些女中英杰都已成为历史。如今,在女兵参战发展史上,又从大洋彼岸走出了一位战争“女神”——美国女兵,格外引人注目。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沙漠风暴、沙漠之狐、科索沃战争到美军打击塔利班战争,都有美国女兵的身影,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战争更像是技术与武器的较量,而并非是个人力量的较量,聪慧的女兵完全可以用头脑驾驭战争。谁说女子不如男…  相似文献   

9.
战争既是文明的逆子,也是文明的慈母。文明哺育了战争,战争在践踏文明的同时,也创造和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这已是历史的定论。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战争会不会产生否定自身的因素?战争会不会或者怎样因文明的发展而消亡?战争已经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历史阶段?这些为决策者与普通人所十分关注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一、战争遵从利益原则战争的具体目的不尽相同:疆土、财富、权力、地位、荣耀、仇隙等都可能诱发一场战争,它们都称作战争利益。自私有制以来的战争利益,主要是政治利益。因此列宁说:“战争就是武装的暴力,就是在不同的阶级之间、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民族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列宁全集》11卷202页)战争  相似文献   

10.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与国民党进行了历时半年多的战争,红军损失惨重,苏区无法自保,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由于当时苏区的政治资源破坏,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贫乏,这些因素都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最终结果。但最终对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起主要原因的是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破坏了党内的团结,以博古为首的错误的军事路线影响了正确战略、战术的发挥。  相似文献   

11.
汪玉 《情报杂志》1999,18(5):108-110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实施空袭。其后不久,科索沃冲突就已经开始向因特网蔓延,把网络空间变成了一个难以捉摸的战争地带。在这里,人们利用电子图像、电子公告栏和“黑客袭击”作为战争的武器。从许多方面来看,科索沃战争都可以说是第一场“网络战争”。北约的万维网站点平时很少有人问津,但是4月初却遭到了贝尔格莱德黑客的侵袭。他们使北约的计算机系统充斥了电子邮件和查询,使人们难以进入北  相似文献   

12.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在近代史上第一次战争,对于日本来说也是自明治维新后的第一次对外战争。这场战争的结局对中日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日本来说,由于战争的胜利,所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给日本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加速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也改变了日本的世界地位和亚洲格局,对之后的日俄战争,侵华战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军事革命的发展表明,信息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杀伤力量和战斗力倍增器。攻击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将会破坏敌人的决策能力,使敌方社会和战争体系陷于混乱和瘫痪;同时,要保护好己方的信息系统,防御敌人的信息破坏。这种对信息优势的争夺,即“信息斗争”,将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1933年9月下旬,蒋介石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中央红军与国民党进行了历时半年多的战争,红军损失惨重,苏区无法自保,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由于当时苏区的政治资源破坏,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贫乏,这些因素都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战争的最终结果。但最终对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起主要原因的是以王明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破坏了党内的团结,以博古为首的错误的军事路线影响了正确战略、战术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近年来探索外地空间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把握空间探测发展总脉络,从而深刻剖析其发展内涵。目前国际形式仍然紧俏,现代化战争中信息战是重中之重,空间技术的稳定发展是信息获取的基础。检测自然灾害、载人航天器升空、综合实验室的建立、国家空间农业的发展等等都离不开空间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16.
指挥信息系统已成为信息时代武器装备体系中发展最快、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获取战争主动权、夺取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分析美实施大数据研发背景、对指挥信息系统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对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热”正席卷着神州大地。掌握信息、运用信息,已成为社会潮流;开发信息、为我所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工矿、农村信息用户的急剧增加,各种信息咨询机构的迅速建立,都标志着中国已开始进入信息资源大开发的历史时期。开发信息资源,加速信息传递是社会赋予情报部门的历史使命,也是情报部门改革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这方面,不少情报单位想出了很好的办法,作了很大的努力,如开办信息市场,送情报下乡……,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处于饥饿状态的信息穷人还大量地存在着,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文献仍在蒙受尘埃压顶之苦,特别是国外文献(如专利、样本、科技报告等),时  相似文献   

18.
信息科技与国防现代化 人们谈到国防总是想到杀伤性武器,如核弹、导弹,忽视了信息科技,孙子兵法有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可知古今中外都把信息视作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而当今的信息科技正是知已知彼所必需。  相似文献   

19.
信息产业的界定与科技信息机构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产业已逐步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从1993年开始,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等相继公布了本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投资规模达数百亿美元。新加坡等东南亚一些发展较快的国家也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的投入。我国信息产业发展也很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0多个重要信息网络,近千份信息刊物,两万多家信息服务机构,100多万从业人员,信息咨询服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靳红  杨艳红 《现代情报》2004,24(6):17-19
2001年开始,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始对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行研究,目前已发表了相关论文70余篇。本文从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产生的背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涵义、服务内容、支撑技术、服务模式及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