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推动下,1933年5月,他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自任总司令,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是年8月,由于蒋的逼迫,他将同盟军交给宋哲元收编后退居泰山。后来,由于蒋介石来电邀请,李烈钧等友好也一再敦促他出山,冯玉祥抱着共赴国难的愿望,于1935年10月离泰山南下;11月,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五大”,被推举为中执委;12月,担任了有史无实的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次年7月,他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主同盟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三党三派"组成的独立于国共两党之外的政治联合体,成立于1941年3月,原称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去掉"政团"二字,改称"中国民主2同盟",简称"民盟"。该党派不仅组织较为完备、纲领较为明确,其号召力和影响力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中间党派,是一支民主运动的生力军。在抗  相似文献   

3.
二战时期,得到罗斯福总统特别信任的赫尔利最初是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来华调解“史蒋矛盾”,随后升任驻华大使开始调处国共关系,从处理“史迪威事件”到代表国民政府与中共签订《延安协定草案》,赫尔利似乎取得很大成绩.但就是赫尔利在华的15个月中,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日益失去灵活性和现实性.他不仅与驻华的外交官们发生冲突,而且使罗斯福政府的对华政策逐渐从军事上的“援蒋联共”转向政治上的“扶蒋抑共”,又从“联合政府”构想下的“扶蒋压共”转向意识形态的“支蒋反共”.导致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转交的动因,既有赫尔利的个人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也有意识形态的影响,更有美国政府对中国革命发展趋势的错误判断和自身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郝俊琴 《双语学习》2007,(9M):173-174
本文论述的是抗战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在以往遭人们非议的原因,具体从运动的兴起、国民政府发起运动的原因以及运动背后的党团派系纷争三个角度来分析。我认为要评价知识青年从军这一运动,应该从知识青年这个运动主体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的是抗战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在以往遭人们非议的原因,具体从运动的兴起、国民政府发起运动的原因以及运动背后的党团派系纷争三个角度来分析。我认为要评价知识青年从军这一运动,应该从知识青年这个运动主体来分析。  相似文献   

6.
山西抗战研究具有起步早、问题集中、方法多样、意识形态性强等特征。内容涉及根据地研究,中共领导权研究,统一战线研究,妇女与抗战研究,日军危害研究,国民党军队抗战研究,阎锡山研究等多个方面。但从总的研究成果看,对山西民众抗战的研究,对国民党抗战的研究,对日军侵略造成的损失的研究,扎实的个案研究仍不够充分、深入,对共产党及八路军的研究公式化倾向严重。今后的研究方法有待更新,视野须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7.
抗战前期,云南话剧运动发展势头迅猛,其目的主要是宣传和募捐。抗战后期,话剧舞台上抗战与宣传,募捐与口号逐渐平息下来。在物价高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为争取观众、维持演剧成本和演员生活,剧团暂时放弃了抗战宣传的目标,上演了大量"与抗战无关"的话剧作品,话剧运动走上市场化进程。在占有翔实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从艺术史学的角度对抗战后期云南话剧的市场化进程进行详细梳理和论证,借此可为抗战时期云南话剧运动的研究带来更多思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授保罗·孟禄(PaulMonroe,1869-1947),曾于1913-37年间10余次来中国调查教育、讲学和从事文化交流活动.1921年9月,由实际教育调查社聘请,孟禄来华进行了大规模教育调查与讲学.他还长期担任中化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副董事长,参与领导该会工作.盂禄来华对于改进中国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动"六·三·三"学制颁行,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中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是近现代中美文化教育交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然而,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学术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搜集和整理大量中美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此份<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希望能为人们研究孟禄提供一个基本依据,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孟禄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抗战中后期,英国政府官员在不同场合发表了极具殖民主义和反华倾向的言论,曾两次引发中国媒体声势浩大的反英运动,英国政府内部也在关于如何宣传中国抗战问题有着不同的态度。经英国政府相关部门反复讨论后,最终达成共识,主张为鼓励中国继续抗日之需要,英国应从正面适度赞扬中国的抗战业绩,以缓和因中国反英运动而引发的日趋紧张的中英关系。自1943年底到1944年8月,英国政府官员及受政府控制的英国媒体在对华宣传问题上尽量保持克制,极少出现反华论调,中英关系也呈现比较稳定的状态。英国政府在对中国抗战宣传上的积极姿态,本质上还是为了维系并改善中英关系、维护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利益。从客观效果上而言,这既有利于中英关系的改观,也有助于中国抗战的最终获胜。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进入中后期以后,国统区抗日文化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是依次出现了三个中心──桂林、昆明、重庆。它们都有各自的成因和特点,并在抗战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战后期,随着战争胜利曙光出现,国都都址问题再次引起知识界的争论。一些知识分子主张建都武汉,其理据是:武汉处于中国地理中心附近,有利于平衡全国经济发展;水运、铁路交通发达,具有陆都和海都的双重优势;物产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国防优势。反对者则认为武汉夏季天气炎热,易受洪涝灾害;缺乏空防条件,不利于进行工业化建设;不能建都武汉。  相似文献   

12.
抗战后期,为了补充军队兵员以及同中共争夺青年,国民党发动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国民党和三青团积极组织推动,国民政府订颁了一系列的政策办法,并成立了相关的征集、编练机构,保障了运动的顺利开展。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国民党征集了将近9万名知识青年,组建成一支拥有九个师编制的青年军。青年军官兵在抗战胜利后复员,但却成为维护国民党地方政治秩序的一股势力。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党组建的第二期青年军,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抗战前期青年踊跃参军持肯定态度,但对后期从军运动却持非议态度。具体从投笔从戎运动概况、国民政府发起运动的军事、政治需求的原因以及运动背后的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三个角度来分析,认为要评价知识青年投笔从戎这一运动,应该从知识青年这个运动主体来分析。  相似文献   

14.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对美国是充满了好感和希冀的,毛泽东崇仰华盛顿,他说:“我们需要这样的巨人.”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政策的对华政策一直处在变化之中.抗战初期,美国对日本纵容妥协,企图牺牲中国,祸水北引,挑起日苏战争,继而又采取以华制日态度.随中国形势的转变、国共力量的对比,美国又从单纯的扶蒋抗日政策转变为既扶蒋又联共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维特根斯坦后期提出的语言用法论,突破了长期占有主导地位的意义"指称论",认为语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主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把握语词的意义,强调语言使用的规则,揭示了语言和人类其他行为间存在的多维的、动态的、交互的关系,将语言的具体使用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和语用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用法论本身存在缺陷,否认了语言所具有的指称外在事物的功能,而过于片面和绝对,走向了语言意义理论的相对主义之路;用法论也不能解释元语言的话语使用。  相似文献   

16.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民主宪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后期,由于国民党在军事上的溃退和政治上的腐败,乃至造成抗战以来空前未有的严重危机。重庆、昆明、成都、桂林等地各阶层人民先后行动起来,要求国民党当局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实施民主宪政。随着形势的发展,斗争的规模日益深入,范围也越来越广,终于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主宪政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世界上特别是亚太地区有影响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现在能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绝非朝夕之事,而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我认为,中国在40年代前半期已确立了在世界的大国地位,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并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伟大胜利的结果,同时也与罗斯福的对华政策分不开。但由于中国当时仍未摆脱半殖民地的命运.这种地位当然不可能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18.
2004年7月,约300名英国学生和75名英国教师参加了在北京、昆明、厦门、杭州和上海举行的夏令营活动,同时约280名中国学生将参加在英国举办的夏令营活动。这些夏令营活动是由英国文化协会(在华作为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运作)组织的,旨在联接中英两国年轻人,增加彼此的了解,进而增进他们之间的友谊。英国文化协会驻北京办事处教育总管狄士礼说:“夏令营活动是英国文化协会所开展的众多旨在促进中英两国教育和语言交流的项目之一。我们通过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和语言助教项目,不仅推动英语教育在中国的进行,同时也推动汉语普通话在英国的…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内蒙古林西县各中小学在教育系统党、团委的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有:举行一次青少年学生入党、入团仪式和成人宣誓仪式;组织青少年开展一次慰问老红军、老党员、孤寡老人活动;召开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1936年2月4日来到福州,应陈仪之邀,担任省政府参议。在闽期间,他积极参加福建抗日救亡活动,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拙作《郁达夫在福建》(载《福建文艺》1980年第6期)曾予以述评。其后,又陆续发现一些史料和郁氏佚文。下面,根据当时史实,再谈谈抗战前夕郁达夫在福州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6年春,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华北的侵略,企图独占整个中国。“山雨欲来风满楼”,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正是在这个时刻,郁达夫来到了东南前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