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这些年来.中央十分重视农村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轻农民负扭.提高农民收入,农村教育也在这些惠民政策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解决农村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农村教育问题也同样如此.发表这一组文章,旨在引起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农村教育问题。共同努力,尽快地迎接农村教育的辉煌。[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论农业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在我国8.7亿农村人口中,约有8300万名在全国范围内流动,3.2亿农业劳动力中约有1.3亿需要转到二、三产业就业,此外,每年还有1000万农村中小学毕业生不能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对这一农村教育的变化的研究,成为农业、农村教育的新热点、新课题。农村教育将和城市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衔接,并有机、协调发展,这就需要拓展农村教育领域,农村基础教育要与农村产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相…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社会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开明人士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对农村教育问题的鼓与呼,就发展农村教育提出的一些设想,不仅为以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展乡村教育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教育实践作了必要的准备;而且揭示了发展农村教育的某些规律性:1.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只靠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更要靠农民自身的觉悟。2.必须打破社会的不平等,建立工农阶级当家作主的政权,使农村教育的发展有政治上的保障。3.必须从经济上解决农民的问题,使农村教育的发展有坚实的经济基础。4.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发挥法律、法规的功能,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发挥已有教育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3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农村教育改革.中央转移支付和省级改危资金的投入.教师培训的启动等.农村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城乡教育的差距仍然很大,教育不平衡不平等现象很严重.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较低、办学条件落后。这种薄弱的教育现状严重地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怎样才能使薄弱学校得到有效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化新农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必须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而我们现在农村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具有谋生创业的能力,能否立足于广阔天地,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是当前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桦甸市对农村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革。  相似文献   

6.
讲农村教育,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农村教育的问题很多,也很严重。现在的农村教育远远不止是教育的问题,也不止是农村的问题。“三农”.是重中之重。农村的重中之重是什么?是农村的教育。现在,农村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的瓶颈.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又是农村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7.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健康与否.严重影响农村小康的进程,党的十六大把农村教育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然而.发展农村教育,教育均衡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据统计.截至2002年底.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已达584万余台,建成校园网2.6万余个。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石.具有全民性、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的特征。农村义务教育关系到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农业的长远发展.是农村、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我国义务教育战线长,分布广,大头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是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目前.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县乡机构改革和.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10.
全国农村教育正在经历一个大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已把农村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这是建国以来国家就农村教育专题召开的层次最高的一次会议。目前全国有两个重中之重,一个是“三农”问题,党中央已经把它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另一个是农村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使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间关系的几个认识误区 1.认为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是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温家宝同志曾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农村教育影响广泛,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卢国勋 《农村教育》2004,(12):14-17
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如何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我市农村教育紧紧抓住这一时代课题.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把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放在满足农村人口学习.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上来,近两年来.我市各县(市、郊区)农村学校应对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城镇化、经济多元化、劳动力分流化和农民终身学习的要求出发。  相似文献   

13.
王帅 《教育探索》2005,(9):19-20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新课程改革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关注农村社会,走进农村生活。为摆脱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新一轮课改必须在考虑全局共性问题的同时.要特别考虑农村教育的个性问题,对农村要给以相应的政策倾斜,要进行农村教育理论建设,要建构农村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运用信息化手段,途径及方式,向全国广大农村输送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解决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农村部分教师教法陈旧、教育观点落后等问题.从2002年起,国家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经过我省的积极努力.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农村教育系统效益的现状 1.总量上反映的农村教育系统的效益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低2.87年;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盲人口占8.74%;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教育的现实是少数人升学、多数人回乡或务农或就业。因此.农村教育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改变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升学与就业兼顾、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因素的多元化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北京城市支援农村教育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值得在全国推广。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城乡教育发展要和谐:实现社会公平.要使城乡孩子们公平接受教育。要关心农村教育,把农村教育摆在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世纪,无论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还是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不相适应。对于一个拥有8.7亿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农村教育肩负着重大责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国务院召开的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农村教育的两个战略地位:一是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农村工作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把农村教育放在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一、农村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影响和带动农村地区的思想政治工作,足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因此,违法乱纪、封建迷信等现象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成了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在学校养成的各种良好素质和获得的各种知识间接地传导给他们周围的人,这样,农民就在无意间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质,促进了整个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朱红 《农村教育》2005,(5):37-38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瓶颈。“普九”、“控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改革和发展.影响到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除了政府决策和教育内部因素之外,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提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单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