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北京图书馆改称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正式挂牌了。这座位于中国首都北京西郊的豪华建筑群,按照电影《南征北战》里老太太夸营长的说法,是“又进步啦!”读者朋友,你们知道这个中国第一馆里,有几份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么?你们可能想象不到。还是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一份,只有一份!在中国,一个单位里,往往就订上几份甚至几十份这个执政党的机关报,而堂堂国图,却只有一份!一份!我如此强调这个“一份”,并非有责怪国图不突出政治、不重视宣传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忙碌高手     
“最近读什么书?” “无书可读啊!” “听说那部新出的小说……” “中国人写的小说我是从来不看的。幼稚,浅薄!” “有一部哲学新著……” “中国有哲学家吗?恐怕还没出世吧。” “……”“唉,我再不出手,文化的园地真要凋零了。有时,我真有天之将降大任于……不说了,有点惊世驻俗吧,哈哈,不过我总会写一部的。” “那你为什么不赶紧把大作写出来,让人开开眼呢?” “忙啊,太忙了。你看,日程都满了。抽不出时间啊!” “那么,明年……” “看吧,看吧,明年也未必……忙啊!” 请耐心地等待吧,等待忙碌高手有空时,精品会有的。诗曰: 推手为琵却手琶, 先生胆气实堪夸。 大阳不出天先亮, 孩子没生就做妈。  相似文献   

4.
学英语也不学骂人的话,我只认识其中一个“sexy”(性感)。 我不知道是谁,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只知道是《成报》独家报道的,头版头条,他们应该知道吧! 我在赛场上争冠军,但没有必要在生活中做个特别强的人,我可以让自己活得开心点。我不会在乎这个,在乎那个。  相似文献   

5.
我有这样一个近似简单但却不无根据的看法,我以为报纸工作做的就是六个字的工作:“摆事实,讲道理”。要提高报纸宣传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关键就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我们知道,报纸是要讲道理的。理要讲对,话要动听,报纸宣传就在这个“理”字上。党报,就是要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当年曾向清华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问:“陈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大怒,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我知道陈寅恪是现代史学家,却不知道他什么样的文字,能让曾创造“时务文体”、誉满全国的梁任公如此崇拜,从而引发这番感慨,但这“数百字”文肯定是警世骇俗、富有独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写“社会透视”的文章在报刊上大有独领风骚之势。透视这种“热”,透视那种“风”。乍一看,文章洋洋洒洒,长篇大版,颇有些气势。加之一稿多投,多家报刊相继刊登,更使人觉得文章似乎大有来头。但拜读之后,却叫人大失所望!不少“透视”本属“伪劣商品”,却何以能够走俏? 一日,偶与文友谈起作文之道,当即请求指点迷津:写社会透视,恐怕要做大量的社会调查吧?友人神秘地一笑:原本是这样,但如今的文人们聪明多了,谁还愿意去干那种蠢事,搞什么社会调查。你还不知道当今写社会透视的笔杆子们的十字妙诀么?所谓“想一个点子,编一串例子”,即是。  相似文献   

8.
尽管咚咚才五岁,却对自己是怎么来的十分好奇。这段时间一直缠着妈妈问,“我到底是怎么来的啊,为什么会有我?”这让咚咚妈妈很为难,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9.
李静 《青年记者》2005,(3):41-42
有一首歌,《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唱的时候又拍手又跺脚,很适合大家一起唱。其中一句歌词我最喜欢,“假如幸福就应该让大家知道”。而我在唱的时候一直很犹豫,幸福真的应该让大家都知道吗?我理解的幸福应该是夜深人静时,自己躺在温馨的床上,在回味中偷乐,却怕被别人冠以“你太幸福了”的评定。  相似文献   

10.
有一天晚上,我和海人的谈话开始变得亲近起来。 “你结婚了没有?”海人问我。 “没有”。我回答。 “那么你还独身呢,是吧”爱管闲事的宠物有些吃惊地问。 “对,”我说道,起了点戒心,他到底想知道些什么? “很好,婚姻并非都像人们赞颂的那般美妙”。看来他想让我安心。 真是多亏了他这令人宽心的安慰,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检察院的档案管理干部,说起检察官的工作,许多人都知道检察官是在法庭上和犯罪分子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但是在这“针锋相对”的后面,却少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协助,让我为大家说两个切身经历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2.
改革潮流势不可当。新闻工作者要十分敏锐地看到这个大趋势,抓住有利时机,做改革的促进派。第九届好新闻3个特等奖,从几个侧面鲜明地体现了1987年改革的发展;同时,反映出在宣传改革过程中,新闻媒介自身的改革也有所突破,对于我国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改革潮流势不可当。新闻工作者要十分敏锐地看到这个大趋势,抓住有利时机,做改革的促进派。第九届好新闻3个特等奖,从几个侧面鲜明地体现了1987年改革的发展;同时,反映出在宣传改革过程中,新闻媒介自身的改革也有所突破,对于我国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垃圾邮件     
上网打开信箱,“有新信”的字样跳入眼中,高高兴兴地将其点开,却发现里面的东西莫名其妙,自己的感情又一次被欺骗。这就是讨厌的垃圾邮件。像我这样用免费电子信箱的人可能都会时不时地收到一些垃圾邮件吧?这些不请自来的邮件,有五花八门的商品广告,也有“交友”“赚钱”等欺骗性宣传。它欺骗我们的感情,还每每让我们的真诚受到打击,使我们不敢轻易在网上留下自己的邮箱地址。我们不用拔高姿态去讲什么垃圾邮件  相似文献   

15.
“风马牛”这个词还真有点“魅力”,人们在写文章、谈话甚或在报告、演说中多有使用。大概是因其通俗而又谐谑,易写易记之故吧,时不时地总会读到或听到“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之类的话。但“风马牛”典出何处?每个字特别是词头的那个“风”字是什么含义?却未必是每个使用者都知道的。  相似文献   

16.
记者的尴尬     
有句顺口溜:“防×、防×、防记者”。 听过之后,甚感忿忿。记者头上的光环,虽不那么耀眼了,但总不至于让人家当公害来防范吧? 谁能料到,前不久我还真让人家给“防”了一回。 那天,我到河北农大组稿。听说附近有家工厂,开发了一种新产品,便想顺便看看。因为介绍新产品,也是我负责编辑栏目的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三大召开,给新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人民日报今年准备按照十三大报告中有关加强和改革宣传工作的精神,继续进行新闻改革的探索。譬如十三大强调“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要  相似文献   

18.
陈晓东 《新闻三昧》2004,(10):32-32
由于负责宣传工作的原因,每到基层单位,职业习惯总让我想发现几个可以宣传的模范先进人物。但遗憾的是,我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作中的劳动模范有不少,但他们大多不愿意宣传,或说怕人笑话,或说压力太大。刚开始我想不明白,认为这是他们的谨慎和谦虚,但一次一位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的朋友一语道破天机:“说起这个劳模,要不是累死,就得甘于清贫,这样的劳模,我看当上还不如不当吧。”  相似文献   

19.
某市市委宣传部长调离宣传部了,他有些想不通。市委书记同他谈话,指出他被调职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管好报纸宣传:一是报纸报道了高级法院授权该市法院审理原属中级法院审理的案件;二是报道了某团场忽视安全生产,原领导和现领导被罚款。这真使人难以置信,如果这位部长真是因此而被调职,岂不冤枉?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让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措施,而人民参政议政的先决条件是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所以,作为党报,理所当然地要贯彻十三大精  相似文献   

20.
5月22日这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奇的电话:“你是汤礼春先生吗?我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的张虎迪。”“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我尽量平静地问道。“哦。是这样,我们准备做一期关于教育方面话题的节目,想请你参加。”“请我参加?。”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意外。我好奇地问:“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们看到你写的一篇作品《儿子的拍马成长史》,觉得很有意思,跟我们这次话题有关。这样吧,我发过去一个传真,上面有一些问题,想请你出点金点子。”“好吧。今晚我好好想一想,明天上午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口答应下来。放下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