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章 《老年教育》2008,(8):38-38
传说有位医生名叫吉生。医道不精,误人甚多。人们对他甚为不满,于是送他一副对联: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这副对联妙在将“逢凶化吉”、“起死回生”二成语隐去尾字,而隐去的这二字,便是庸医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人教版)“三国鼎立”一课中,有一幅“成都武侯祠”图.图中隐隐约约有一副对联,看不甚清楚,教材和教参都未作说明,这里作一番简单的介绍。这副对联上联是: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下联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脍炙人口的武侯祠联作于近代,作者是白  相似文献   

3.
谜联题     
<正>袁世凯为了实现称帝的野心,卖国求荣,竟然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于是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咒骂他: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这副对联可以猜出咒骂袁世凯的四字短句。你猜出来了吗?  相似文献   

4.
叠字联趣话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叠字联又是对联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对联的格式写景状物描人绘事,用字奇特又构思巧妙,内涵深邃且别有情趣。叠字联多出在风景名胜之地。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有一副闻名遐迩的叠字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此联用五个“飘”写泉水的流动之态,用五个“冒”绘泉水的涌动之状,形象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苏州网师园的叠字联曰:“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上海豫园有一副近似的叠字联:“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  相似文献   

5.
读书联趣说     
中华民族历来以崇尚读书著称于世,富有内涵、哲理的对联也教育了多少代人。古时有这样两副脍炙人口的对联:“祖宗传克勤克俭;子孙法惟读惟耕”、“世间惟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这两联通谷易懂,言简意赅,既阐明古人省吃俭用,聚钱供子孙读书求知、修身养性、明达事理的传统美德,又为今人读书立志、律己、创业留下了醒世名言。北宋文学家苏轼年轻时,自以为博学,恃才自傲,曾题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愤识  相似文献   

6.
一副妙联     
子孟 《初中生》2006,(9):34-34
请看下面这副对联: 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 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 这是一副“同音联”。上句的“猫”与“毛”及下旬的“鹰”与“影”有着同音或谐音之趣。而且,这副对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何其严谨工整,堪称妙绝。  相似文献   

7.
封建迷信是毒害人们的精神鸦片。世上本无鬼神,可有人装神弄鬼骗人钱财、有人却偏偏信神拜佛受骗上当。请看下面几副发人深省的反迷信妙联。几十年前,洛阳附近有一座庙宇,庙门破败,佛像泥土剥落,但求签者却络绎不绝。有一年大年初一,人们发现庙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我若有灵,也不至灰土处处堆,筋骨块块落;汝休妄想,须知道勤俭般般  相似文献   

8.
“六一居士”古代有位给谏大夫,亲自送儿子去应试。这儿子错字连篇,他的妻子倒是才女。试题是《孟子·离娄上》中的话,他竟将“豺狼”误作“才郎”,将“权也”误作“犬也”。学政初不知他是给谏之子,将他评为六等。后来知道了,改为一等。此事传出去后,许多人很气愤,有人在他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9.
一副妙联     
请看下面这副对联:猫伏墙头风吹毛,毛动猫不动;鹰立树梢月照影,影移鹰不移。这是一副“同音联”。上句的“猫”与“毛”及下句的“鹰”与“影”有着同音或谐音之趣。而且,这副对联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何其严谨工整,堪称妙绝。更有趣的是,它还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图画:月光皎洁的夜晚,一只猫正机警地伏在墙头上,伺机猎获可口的食物。轻风吹来,它身上细密的毛儿被吹动了,但它似有所待,一动不动;旁边大树的枝梢上,立着一只栖息的鹰,它那映在地面上的影儿随西移的月光移动着,而仿佛已入梦乡的鹰却一动未动。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月夜图:静中…  相似文献   

10.
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一九二○年,毛泽东同志被聘为湖南第一师范附小主事(即校长)。有一次,附小的教员请他写一副对联挂在礼堂里,他欣然挥笔作了这副对联,鼓励大家担当起“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重任。浮舟沧海;立马昆仑。这是周思来同志一九一七年在天津南开中学毕业时给同窗好友王朴山的临别赠言。意思是: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数字联,有这样一个传说:北宋时苏轼与两个学友一起到九江的二门赶考,因为水灾误了时辰,考场的门卫就出了副对联难为他们。上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官,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假思索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上联由“一”而“十”,下联由“十”而“一”,组合奇妙,富有奇趣。中国历代皇帝中,清朝乾隆皇帝可谓“风流天子”。他酷爱吟诗,也喜对联艺术。相传,有一年,乾隆在游山玩水时即兴出了句上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才子阮云对…  相似文献   

12.
1.“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末民谣)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为其山乎。”(讽刺贪官联。清代,某地有个贪官,过年时贴出这样一副春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人在其上下联上各添了一行字,改成了此副对联。路人皆拍手叫好。)  相似文献   

13.
记得《民间对联故事》中曾介绍过两联,一联是某地两位数学教师成婚之日,一位同事赠了一副大红对联,贴于洞房之门,引起大家的啧啧称赞,联曰:恋爱自由无三角;人生幸福有几何?“三角”与“几何”是数学名词,嵌入联中含义双关,既切两位新人的职业,又赞贺了他们的美满姻缘。某市中学有一数学教师,正当结婚之际,遇上十年浩劫,因  相似文献   

14.
娄国忠 《现代语文》2004,(11):40-40
对联因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歇后联就是其中别具风姿的一朵小花。它巧妙隐去联语中的关键性字词.不但委婉含蓄,寓意深刻,而且幽默机智。趣味横生。一副好的歇后联,往往叫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5.
八个叠字联     
温州江心孤屿,是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孤屿上有一座江心寺,那是宋代的建筑。山门上挂着一副奇特的对联。上联是“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下联是“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8个“朝”字和8个“长”字叠在一起,在对联之中实属罕见。令观赏的人都要吟诵一番。念对了的颇感其味无穷。念错了的则难解其中的含义。据说,这副对联是南宋状元王十朋作的文字游戏。王十朋家境贫寒,当时借居于江心寺读书。老和尚见他默默无闻,瞧不起他,想把他赶走,一时又找不到借口。于是,  相似文献   

16.
《课外阅读》2006,(2):47-47
对联园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歇后联就是其中别具风姿的一朵小花。它巧妙隐去联语中的关键性字词,不但委婉含蓄,寓意深刻,而且幽默机智,趣味横生,一副好的歇后联,往往叫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姓氏联理     
1.我们来看这样一副对联:绣阁团圆同望月;香闺静对好弹琴。这不是普通的对联,而是一副姓氏联。姓氏联是楹联百花苑中一个品类。上副对联就是清代才子纪晓岚祝贺表兄牛稔文娶儿媳的贺联,正是一副姓氏联。纪晓岚还特别注明,此联用了君家典故。原来这一联暗嵌牛家喜婚之意,用了犀牛望月和对牛弹琴的典故,堪称妙联。  相似文献   

18.
在教完1 ̄10后,教师可向学生讲一些简单的、用数字写成的诗或对联,巩固学生对数字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一首写山水的诗,将“一”至“十”这10个数字嵌入其中.清朝时期有个穷秀才过年时,在自家门口贴了这么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对联的上联缺“一”,意思是没有衣服;下联缺“十”,意思是缺少粮食;横批上没有“东西”,意思是一无所有.秀才把自己的贫寒生活,通过数字巧妙地表达出来了.数学与语文方面的知识紧密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妙用.…  相似文献   

19.
劝联妙趣     
我国的对联,浩如烟海。以劝语入联,妙趣横生,给人以启迪。现辑录几则,并略抒己见。劝人行为端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着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此联看来似乎带有一点迷信色彩,其实是劝诫人们要行为端正,多做真善美的好事,勿做假丑恶的坏事。另一则对联更是劝人要正直,切不要有贪欲:  相似文献   

20.
1962年,郭沫若在杭州普陀山游览时,于梵音洞拾到一本笔记本。他好奇地翻看起来,见扉页上写有一副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一页,是一首绝命诗,署着当天的日期。郭老马上叫人寻找失主。原来失主是一位神色忧郁的姑娘。经了解,这位姑娘因高考3次落榜,爱情也遭挫折,于是便想“魂归普陀”。郭老耐心开导她,对她说:“让我把你的对联改一下吧: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姑娘看出改联者一定是位有学问的长者,便向他倾吐心思。郭老听后,书赠一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