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朝史馆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史机构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很好地吸收了前朝历代官方修史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2.
清朝史馆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史机构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很好地吸收了前朝历代官方修史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有关宋代官方史学的研究,以往学界多从制度切入,以国家的修史机构、修史制度、史官制度等问题为主,如蔡崇榜的《宋  相似文献   

4.
盛世修典,盛世修史,是中国几千年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纪录片作为一个时代最真实的影像,正逐渐从边缘化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知,成为一种重要、生动、有效、不可替代的修史手段.  相似文献   

5.
王传奇 《兰台世界》2014,(1):105-106
黄宗羲作为晚明的文学大家,基于对故国的历史责任感,不得已参与清朝的官修《明史》,而且他还同意自己的弟子和儿子参与官修明史,并作为顾问提出一些修史意见和建议,为修史提供资料,对官修《明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作为晚明的文学大家,基于对故国的历史责任感,不得已参与清朝的官修《明史》,而且他还同意自己的弟子和儿子参与官修明史,并作为顾问提出一些修史意见和建议,为修史提供资料,对官修《明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历代的官家和史家都十分重视收集和保存前朝或当时的报纸。作为修史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出版·敬业·修史──“出版四十年”画册略览李晋盛世修史,此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新中国进入“不惑”之后,建国初期建立的一些出版社,也陆续进入“不惑”之年。在“不惑”之年生日时,各地《出版四十年》社庆专集应运而生。这是出版领域中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  相似文献   

9.
阚红柳  李春 《出版参考》2005,(10):28-30
一部史书的编修,竞引出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大狱,不仅修史者本人被剖棺籍家,参与修订者也难以幸免,甚至刊刻的工匠、卖书的商人也被无辜牵连,丧失性命。究竞修史何罪?究竞史书内容有何违碍?案情本身的进展扑朔迷离,涉案人员的最终结局也匪夷所思。发生在清初的文字狱大案——庄氏史狱,笼罩着浓重的疑云。  相似文献   

10.
阚红柳 《出版参考》2005,(29):28-30
一部史书的编修,竟引出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大狱,不仅修史者本人被剖棺籍家,参与修订者也难以幸免,甚至刊刻的工匠、卖书的商人也被无辜牵连,丧失性命。究竟修史何罪?究竟史书内容有何违碍?案情本身的进展扑朔迷离,涉案人员的最终结局也匪夷所思。发生在清初的文字狱大案——庄氏史狱,笼罩着浓重的疑云。  相似文献   

11.
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是条“威武不能屈”的硬汉子。为了忠于职守,坚持正义,直笔修史,甘冒生命危险,被后人誉称为“董狐直笔”。西汉太史公司马迁,继承了董狐直笔修史的传统,“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而成为“信史”。南宋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中,特地赞美了“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的刚正不阿、直笔治史的浩然正气。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二十世纪通鉴》的编纂与出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新的篇章,做出了宝贵贡献。 盛世修史,兴国安邦,这是一件大好事。中华民族有修史的传统。中国古人用结绳记事,在岩石上绘画,龟甲兽骨上刻字,竹简木板上写书,来记载历史。史传文王演《周易》,孔子修《春秋》,吕不韦写《吕览》,司马迁著《史记》,司马光纂《资治通鉴》,是史学家们把中国一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官修史书制度初步确立的时代,官修史书主要包括官修前代"六史"及本朝国史两类.官修史书机构并无固定的属员配置,修史者多是临时措置而来的"兼职"官员.修史兼职人员多,工作耗时长、难度大是补偿性奖励官修史书编纂人员的重要原因.官修史书具体的奖励形式包括赐物、玺书褒美、封赐爵位、加散官、追赠、职秩变迁六大类.这些奖励具有前后期时代差异,既重原则又不失灵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王国彬 《历史档案》2003,(4):58-61,83
我国历史上有易代修史的传统。综观历代所修之二十四史,前四史多出史官私人著述,而自唐代始,则由国家设馆置局,命重臣以领之,为前代修史,以后累代相传,继承绵延,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典籍。清朝灭亡后,后继的民国政府于1914年设立清史馆,很快启动了纂修清史的工作。现从1914年的《政府公报》及其它文献中,捡出有关的几件史料,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今天的新闻,将是明天的历史。这就告诫我们,新闻记者提笔立言务必慎之又慎。通过研究和分析明代邸报与明代历史之间的关系,更加感到上述名言的妥贴和正确了。 明朝的著名学者和文人都有修史的嗜好。清代学者全祖望曾说:“明季野史,不下千家。”足见私人修史风气之盛。修史需要精确、可靠和丰富的材料,这些材料对宫廷的御用史官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对在野和在外的有志于治史的学者们来说,就比较困难了。办法只有一个:搜集邸报,根据大量的邸报来编纂史书。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就是用这个办法来做学问的,史称“公移邸钞”。在这方面,顾炎武有不少体会,他说:“昔年欲撰《两朝纪事》,先成此卷,所本者先大父当时手录邸  相似文献   

16.
宋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新建官府藏书处,加强藏书建设,大力校书、编书、修史,对中国古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由河南省黄淮学院天中历史研究所刘海峰博士编著的《百年清史纂修史》,2014年4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为刘海峰博士主持的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百年清史纂修史及近现代中国民族特色史学理论研究"(11YJA770031)的研究成果。全书共分9章,约36万字,主要内容包括:《清史稿》篆修经过、《清史稿》评论、台湾《清史稿》编修经过、台湾《清史稿》评论、十九家《清史》撮要、国家《清史》篆修经过(上、下)、国家《清史》刍议、近现代中国民族特色史学及其若干理论  相似文献   

18.
"易代修史"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我们国家前一个朝代灭亡以后,后一个朝代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作为治理国家的借鉴,都把修纂前一朝代的历史作为政治上的一件大事来完成.有了这样的传统,我国的历史典籍特别多,构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所以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治史,世界几大古代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地延续下来,这同我们这个民族始终注重治史有着直接的关系.这说明古代的修史传统积累了中华的文明.  相似文献   

19.
校书郎是唐代政府机构中的基层官员,虽然所属官署及品级不同,但工作性质基本相同.校书郎的工作主要是编著校理典籍、收集整理图书、外出搜访图书,一些在史学方面学养深厚的校书郎也会参与修史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阐述唐代成书的"二十四史"中的八部正史,从分析唐代修史的目的和分析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成果入手,探讨了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成绩斐然的缘由,并指出其对我国现代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