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时期,我国档案损毁严重,存世档案数量不多,究其原因,有档案自身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文章在列举民国档案损毁状况的基础上,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档案保护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姜萌萌  袁永翠 《兰台世界》2013,(25):146-147
文章从现存档案所记载的事例出发,以史实为本,对清朝时期档案损毁与流失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清朝档案修复管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1 引言 民国文献是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所形成的文献资料,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图表、书画、手稿以及部分特种文献等形式.在现存各时期的文献中,民国文献的保存难度是最大的,它甚至远比古代文献更难保护,面临着空前的保存危机,成为所有文献中的"早衰儿".  相似文献   

4.
文章系统地归纳我国近代图书档案损毁史实,对近代图书档案损毁的原因进行概括.通过对我国近代图书档案损毁史实及其原因的系统总结和深入探讨,推动该领域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损毁档案是指在档案形成、收集、保管、利用等过程中造成纸质档案的损坏、毁坏或毁灭。行政法对损毁档案违法行为采取的是按照行为类型明确加以规定的规制方式,刑法对损毁档案犯罪行为采取的是按照犯罪行为侵害的法益分别加以规定的规制方式。  相似文献   

6.
《浙江档案》2003,(11):25-25
案由:1988年6月8日晚,江苏省灌云县某法庭值班人员擅离岗位回家,罪犯稽某(男,22岁,农民)乘机翻墙入院。扭锁进入办公室后,撬开一办公桌的抽屉和文件橱,共盗出档案37卷和收结案登记薄、收结案卡片及部分法律文书用纸,在室内焚烧。第二天上午8时30分,该法庭人员上班时,发现案卷仍在燃烧,随即灭火,抢出档案6卷。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立即侦破,将罪犯稽某捉拿归案。后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有关失职人员,也受到纪律检查部门的查处。评析:犯罪人稽某销毁了法庭的诉讼档案,给法庭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依照《档案法》第24条规定,对其可予以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代档案损毁的原因及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上看,当代档案的损毁明显少于古代和近代,但造成的损失依然不小,有些甚至无法挽回。造成当代社会档案损毁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原因、管理不当、自然灾害等三个方面。其中政治原因主要是指"文革"期间对档案的破坏;管理不当包括失火损毁档案、渎职损毁档案和为私欲损毁档案;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水灾、台风、地质沉陷、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高温高湿、霉变等几方面对档案的破坏。  相似文献   

8.
《浙江档案》2003,(8):21-21
案由:1997年2月28日,武汉某厂子弟小学正式移交给武汉某区教委管理,并改名为“××小学”。该校原档案人员李某在移交中,被定编为学校编制之外,由武汉某厂重新安排工作。3月8日至9日,因下岗、猜疑“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李某利用双休日私自到校档案室,采取拆、撕、剪、涂、烧等手段,将曾亲手整理、归档的68卷档案损毁;33件卷内文件被撕碎;共有512张案卷目录和64卷档案封面被撕毁,造成严重的后果和不良影响,使该小学自1992年至1996年间形成的教学等档案完全丧失应有的价值,其损失已无法弥补。案件发生后,武汉市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要求主管教委所…  相似文献   

9.
损毁、丢失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是一种严重违反档案法的行为。近年来,由于丢损档案的赔偿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档案的损毁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尽快制定有关法规,使这一问题得到法律上的解决,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损毁档案,指单位或个人在档案形成、收集、保管、利用过程中有意无意造成档案资料的损坏、毁坏和毁灭。它特指三种情况:①有意、无意造成档案损毁;②损毁有损坏、毁坏、毁灭三种不同情况。损坏指档案载体受到轻微程度的损伤,但不影响档案内容的全貌,不影响档案的使用价值,可通过技术手段恢复原貌。毁坏指档案载体以一定…  相似文献   

10.
试论民国时期档案分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的政府机关文书档案保护措施受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变动的政治政权影响,呈现出该时期档案保护工作独有的特点。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政府机关文书档案整理、保管、利用等环节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和体现的保护思想进行研究,并对该时期政府机关文书档案保护工作开展的特点及局限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厘清民国时期的档案保护理念对后来档案保护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档案事业起步早,档案管理严密,档案资料应当是丰富而完备的。但在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档案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地向前发展,它同样遭受着种种摧残与破坏。  相似文献   

13.
14.
《浙江档案》2003,(3):24-24
案由:2001年5月中旬,哈尔滨市档案局接到举报,称市直机关某单位发生窃取、损毁档案违法案件。市档案局当即组织执法人员进行专案调查。据调查,该单位职工李××于2000年9月下旬值班时,利用管理人事档案的工作人员未锁档案柜之际,为泄个人私愤,将档案柜内4份干部人事档案取出,分别抽出大部分有重要价值的材料予以撕毁扔掉。后犯罪嫌疑人李××被法院以损毁公文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市档案局执法专案组认为该单位违法事实成立,证据确凿;违法责任人王××因其工作严重失误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可乘之机,给单位和档案所有者…  相似文献   

15.
16.
伴随着社会转型的历史阵痛,作为晚清与新中国档案管理历史中介的民国档案管理承前启后,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化的蜕变,专职档案管理机关、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档案学的理论与档案教育应运而生,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现代档案管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隋朝牛弘系统提出文献散佚的"五厄"论之后,历代又对此进行了补充,以明代胡应麟的"十厄"论最有代表性。近代对文献散佚的研究更加深入,陈登原将我国大小之"书厄"的原因概括为:政治、兵燹、藏弆、人事四大范畴。本文则将学者们的研究分为"历代图书档案损毁记录派"和"图书档案损毁研究派"两大派别。两派学者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我国档案损毁的现象和规律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取得了超越前人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18.
辑录《二十五史》和《资治通鉴》中有关档案损毁记载事例,在此基础上对事例进行统计分析,对中国历史档案损毁状况作出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赵彦昌  王晶 《兰台世界》2017,(13):30-32
《中国图书档案损毁史实的调查与书厄观研究》是近来出版的中国档案史力作,我们对其内容进行介绍,分析其写作的创新之处,并探讨了其存在的学术价值,以资学术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书籍进入到帛书和纸书时代之后,因为材质的原因,书籍损毁的原因增多,书籍失传的机会更多。本文在收集了大量的论据的前提之下,对古代书籍典册损毁的四大原因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