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语文课堂中师生对话的价值,关键在于解析童心。在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回归、理解"童心",和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启发并诱发课堂生成,使课堂成为引领儿童思维、语言发展的舞台,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2.
英国童话小说作家罗尔德·达尔的主要生平事迹与法国现代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十分相似,且在童话作品观念上也有重要的共同之处,皆呈现了儿童与成人的矛盾冲突,呼唤成人世界最纯真的童心回归。本文将从童心角度出发,探讨儿童与成人对立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3.
误区之一:注入式教学法。即教师在黑板上画,学生在下面照老师的作品画。这样,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学生是被动的。这种方法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精神,不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发挥。误区之二:片面追求作品的真实性。为追求作品的真实性、合理性、科学性,用“比例、透视、明暗”等条条框框框住学生美好的心灵,儿童那种天真、幼稚、灵气被抹煞了,童心被扭曲了。误区之三:重临摹而轻创作。以成人的范画为标准让学生临摹,不重视学生的创作。儿童与成人在生理与心理上有天壤之别,儿童想象力强,而理解力和写实力差。要扬长避短,因势利…  相似文献   

4.
<正>平等的课堂对话是教学的本质,而非教师给予学生的恩赐。建构有效的课堂对话,能帮助拓展学生联想的空间,启迪学生的思维,让我们的课堂趣味横生、生机勃勃。同时,有效的教学对话还能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凸显,改善课堂教学秩序,促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畅通,也促进学生情感的释放。一、缔造平等对话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具有个性、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过程。平等的对话就是释放个性的有效举措,在此过程中教师就得蹲下身子、放下身段,以儿童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童心去度量童心,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5.
越过儿童与教化之间的纠缠,儿童现象世界作为一种本真的存在,对哲学上的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儿童是成人的根,童心是儿童存有的根,童心自然是成人的根,童心乃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之根.在中国传统哲学中,"童心""赤子之心"是"善端"之发源地;在西方哲学中,善是理性自然进程中之"普遍原理".因此,童心是善之奠基.只有首先护持先验之"童心",个体与城邦之"善"才有可能.以"童心为善奠基"反思儿童研究的地位,儿童研究理应成为未来关于人的研究之中心学科.这并不意味着儿童不需要教育,教育学的理论逻辑首先在于认识到儿童精神的本性,复归儿童生活的本真,发现作为善之奠基的童心哲学.  相似文献   

6.
姚飞鸿 《考试周刊》2014,(27):165-165
教师要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为人师者必须以人格感化人格,用爱温暖童心,用心与学生交流。  相似文献   

7.
成尚荣先生曾说过:“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我们教师要踏进儿童世界的门,首先要拥有一颗真挚的童心,用这颗童心去理解儿童,才能“想儿童所想,急儿童所急”。我们的习作教学写什么,怎么写,都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让儿童心甘情愿、满心欢喜顺着你的“导”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彰显他们独特的言语个性。  相似文献   

8.
林格伦早期童话“长袜子皮皮”系列是对传统的教育主义儿童观的超越,而“小飞人卡尔松”形象标志着林格伦童话的第二次突破,不仅使孩子还原成孩子,还让儿童与成人在童心交流中彼此和谐相融。寻找理想的儿童和成人以及他们之间合理的相处模式是林格伦童话的变异言说。同时,在林格伦童话中交织着“儿童反儿童化”以及“成人反成人化”两种倾向,对中国“热闹派”童话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正是林格伦童话的创新精神与变异色彩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教师保持一颗童心,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挚情感的心理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动力之源。拥有一颗童心,才能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世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甚至形成不可逾越的代沟。这样就需要老师常怀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们沟通,真正地  相似文献   

10.
儿童有自己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1898-1975)对儿童独特的见解体现在他的书籍、绘画等作品中,他提倡成人应该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守护儿童的"童心世界"。丰子恺的"童心"教育思想对现代幼儿教育还有着重大的启示,本文在简要阐述其"童心"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热爱儿童,延展童心;对家庭教育提出了解儿童,发现童心;对社会教育提出呵护儿童,回归童心。  相似文献   

12.
谁都知道孩子的舞跳得最活泼最可爱。就连舞蹈家也不敢随便模仿儿童的舞姿。写作也是一样。我们小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童心童趣,可不是成人作家们随随便便就能学到的。可惜.常常有同学为了想“写得跟大人一样好”,扔掉了宝贵的童心童趣。  相似文献   

13.
陈娅清  陈刚 《科学教育》2006,12(2):50-51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就是指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同事、上司以及学生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是教师无法逃避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地对待它。人际关系处理得当,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也能够减少教师的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1现代教师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1平等原则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里说的平等指的是人格上的平等。在一个学校里,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都是平…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童心,童心闪烁真诚,童心引领发现,童心诱发灵感,童心升华情趣,童心会使教师时时充满童趣,时刻理解关注孩子。作文教学应放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精神的成长中去,让孩子们回归趣味写作、率性写作的本性。  相似文献   

15.
杜桂芹 《小学生》2010,(8):43-44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发出过石破天惊的感慨:“儿童可以做成人的老师!”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儿童比成人更多地保留着人类灵性中的真善美。然而读读现在孩子的作文,却难以察觉到那份可贵的天性。字里行间,难以触摸到纯洁无暇的童心。在大多数孩子的作文里,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单调乏味的,几近千篇一律的内容,模式化框架,成人化的语言,矫揉造作的情感。究其原因,是教师缺乏对儿童内心世界的关注,束缚了童心,使他们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放飞、驰骋。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平等交流是幼儿教育本身的表现形式。只有在平等交流中,才能形成教师与儿童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人际状态。平等交流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有利于塑造儿童的健全人格。平等交流也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培养儿童能力、开发儿童智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师生平等”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在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有人还主张教师要从“权威”的位置上解脱下来,然而,却很少有人解说“平等”的内涵。什么叫“平等”?平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之间权利、义务和责任相同相近,地位相当,待遇相同。也就是说,它说的是同类主体之间的权益问题,最大的平等,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公民”具体化为雇主、雇工或白领管理人员,其间“有多少平等”,“在什么方面平等”,就要具体分析了,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师生平等”也是这样一个具体问题。首先,虽说师生都是人,都是主体,但教师是成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精神使者,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缺失了对学生心灵的呵护,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课堂生活如一潭死水,学生对之失去热情,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让心灵快乐成长,让个性自由飞扬。一、呵护童心,让心灵快乐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儿童的心灵就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倍加呵护。”要保护童心,首…  相似文献   

19.
秦波 《今日教育》2023,(11):68-71
<正>有人说“童心小学是一所长在城市里的自然学校”。我想这些不仅仅体现在童心小学在学校空间环境上的观感,更有很多来自学校内流淌的自然而然与顺势而为的教育观。正如这所学校的名字,我们以尊重童心为始,也以呵护童心为至上追求。创校九年的发展,也是一所探索儿童成长规律的过程。如果让我回头去看,有很多经历值得细细分享。  相似文献   

20.
儿童有自己的特性。思想品德课教学成效甚微与教学的“儿童化”本源意识淡薄有关。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意愿来开展、评价我们的教学活动,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追寻童心,努力使失落的“儿童化”本源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