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移动学习是当前教学改革进程中必做的功课和不可避免的趋势。针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本研究开展了基于手机3G网络平台的移动学习教学实验并开展了调查研究,旨在重点了解手机3G网络移动学习的效果和学习者的认可度等。研究结果表明,与控制组学生相比,实验组学生的英语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升,绝大部分学习者对这种学习方式持欢迎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移动网络的普及为更高效地在英语视听说课程中引入移动学习模式提供了支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宁波某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实践研究,论述实践操作,分析学习效果,对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提出一定见解。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的学习大潮中,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能力是决定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基于信度、效度分析,采用统计描述法,分析了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在信息化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自我监管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上的现状,旨在进一步研究移动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业压力和负担。随着学生课后空闲时间的增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以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目标。因此,为了保证“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以英语语言学科为目标,研究了家庭教育对英语语言学习效果的多维度影响。分析“双减”政策的提出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全新挑战,探索研究了“双减”背景下不同维度、不同方式的家庭教育对英语语言学习效果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对学生英语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自信心的影响,家长职业与文化程度对英语语言学习成绩的影响,家长沟通方式对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兴趣的影响。通过多维度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为“双减”政策落实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于移动学习平台进行大学英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过程,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同时也要求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介绍"WE Learn随行课堂"的功能,分析基于"WE Learn随行课堂"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并研究自主学习效果,有助于深入了解"WE Learn随行课堂"平台的应用现状及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平台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校学生对移动学习的需求,文章设计了一个基于 Android的移动学习系统。学生通过3G或WIFI等方式接入网络,可以下载自己需要的学习文件,并且可以在虚拟课堂中与教师进行在线互动,可通过课程论坛和资源评价与其他用户交流。该系统的实现为教学资源服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对移动学习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移动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它基于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具有可携带性、无线性、移动性、便捷性等特点。首先介绍移动学习的内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大学英语进行移动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结合实践经验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移动学习和大学英语结合,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型方式之一。本文从移动学习内涵,以及国内外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结合武汉某大学移动英语学习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分析,总结高校如何利用现有教学和网络环境,创建大学英语泛在移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9.
沉浸是一种将个人精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心理状态,产生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沉浸体验会导致最佳学习效果.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易于让学生获得沉浸体验.将沉浸理论引入英语学习的研究,探讨网络环境下如何促进学生的沉浸体验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的上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界定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方法的讨论出发论述了开展“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图;在下篇中介绍利用非即时性网上对话记录展开的质的分析,并探索利用这种质的研究方法对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可能性。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1.开发“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目的设计并开发“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二是通过校际协作学习实现“校校通”工程的目标。“校校通”的目标是:“在未来的5~10年时…  相似文献   

11.
本章以西南地区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测量学生网络学习与自我认同及虚拟环境微系统的关系,以期探索影响英语网络学习绩效的因数,据此创建科学合理的“英语网络学习绩效评价体系”,为我国的政策制定者、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一套有效的英语网络学习绩效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2.
体验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真实或虚拟地经历某一事件或过程,并经过反思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习的情境性、交互性、亲历性,符合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本研究借助"第二人生"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环境进行体验式英语学习的探索,并通过访谈了解"第二人生"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此种学习方式的态度。研究发现,"第二人生"下的英语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活动和生动的学习环境,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基于网络虚拟环境的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开拓空间。  相似文献   

13.
网络载体与教学的实际结合涵盖了网络微载体与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微技术对比传统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具有优势。对某高校20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就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及参与微平台教学意愿的调查显示,利用微技术的一种媒介——微信为工具,探索构建一个基于微平台的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该微平台在促进共同体中的学习者、施教者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动态生成教学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意义,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好培养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湖北电大构建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一网双学”教学模式,就该模式选取《货币银行学》课程、在湖北电大本部教学点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本科学员中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从而说明该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是适合我省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的教学模式。文章主要对该课程在教学中如何应用“一网双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因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的独特性使得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得完全等同于其他高等院校,其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也不同于其他院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差、效率低、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基于元认知策略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提出"1+3"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指导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培养学生自觉将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整策略等融入英语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第三次改革强调外语课程从传统的“2+1”模式变为“3+1”模式,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各高校响应改革的号召,在硬件设备做了大量工作,如购置电脑,配备多媒体教室及建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等,教材也由传统的纸质教材改为配有光盘的可以进行网上学习的网络教材,但是改革的重点只是从英语显性课程方面着手,强调了从改善课堂教学来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及语言学习的特点,英语的外部环境建设对学习者语言习得起关键作用,所以文章在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从外部环境方面开发和利用大学英语隐性课程,进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大学生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情境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诱导,建立学习动机,对学习成效进行积极归因,并利用“教师期望效应”与“标签效应”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高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大批学生英语学习掉队、高分低能现象普遍、“聋子”“哑巴”英语现象严重等被动局面,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在总结外语学习天赋证据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如何学习英语更有效。指出:每个正常人都应该能够学会英语;习得为主,学习为辅,是克服英语高分低能、“聋子”“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发挥个人多元智能长项是保证不让一个人英语学习掉队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CET机考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的影响,利用"输入-输出"理论对大一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教学,通过改变课堂模式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研究表明:在增加课堂视听材料的基础上,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减少课堂综合英语学习的时间后,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实验后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动机、习惯和自信心各方面都得到了改观。  相似文献   

20.
课题组通过研究民族地区高校蒙古语授课的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发现蒙古语授课的学生受地区及本族语的影响,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效能感薄弱。所以采取对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进行积极的归因;寻找替代经验;设定适当目标,树立自信观念;培养意志力,勇于面对挫折四个方面对策去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