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00后”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具有认知上的多元化、异性交往能力相对弱化以及恋爱虚拟游戏化的新特点,具有积极与消极,理性与非理性的杂糅和矛盾心理,具体表现为对爱情本质的曲解、对恋爱对象选择的迷惘以及恋人相处时的矛盾态度。引导“00后”大学生理性地看待爱情、培养健康的恋爱观,高校需建立系统化课程引导“00后”理解爱的本质,通过人际交往培养其爱的能力,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塑造其健康恋爱观。  相似文献   

2.
恋爱观、婚姻观教育是我国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人恋爱是否和谐、婚姻是否幸福,与其持何种恋爱观、婚姻观有直接关系。构建正确的道德观、法律观,是90后大学生人性完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通过调查分析,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对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的影响,论证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构建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完善人格再造,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今,大学生在高校里谈恋爱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了,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在性心理和性生理逐渐成熟。在经历了父母的约束、老师的压制、升学的压力后,他们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正是这种盲目的渴望导致出现了很多畸变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4.
对《红楼梦》中宝黛二人的爱情,读者心中都有这么一个共识:两人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共同的叛逆的思想性格基础之上的。诚然,相似通常是爱情得以产生、巩固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因,但是性格差异的互补性也会使男女双方产生恋情,并且性格的差异互补对爱情珲能起到一定的巩固深化作用。在第40回中,刘老老看了黛玉屋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虽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但其中也有许多描写地比较成功的小人物。如龄官与贾蔷、司棋与潘又安这一系列形象,虽着墨不多,却有着独特的认知价值和审美内涵,而发生在他们中的爱情悲剧在全书整体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这些奴仆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中以小见大的观照《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分析其悲剧原因,对于人们的为人处事、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恋爱观教育及性知识普及是当前高校德育中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对高校大学生实施恋爱观教育、性知识普及必须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加以创新,才能提高其实效性,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理性面对心理生理需求,学会自我保护,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才。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带有比较浓烈的悲情性格色彩,表达出了作者对于自由爱情生活的美好向往。《半生缘》这部小说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顾曼桢、许叔惠、沈世均三个人,他们之间的爱情产生了曲折的故事。作者以三个人的故事作为切入点,深度剖析男权、父权和金钱对于女性人性、爱情、婚姻的压抑,展现了文中不同的人物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恋爱由禁止到开放,大学生恋爱已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恋爱观教育已成为大学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研究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并对大学生恋爱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成为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办法,对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恋爱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大学生恋爱观中的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学生恋爱观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比较另类的一个作家。她和同时代的许多作家不同,她的作品通过对人性的剖析,情感的消解,凸显出一种极为悲凉的氛围。在张爱玲笔下,亲情和爱情一样,沦为人攫取自身利益,表现人性"恶"的一面的工具;这与和她同时代的作家们是大相径庭的,然而也就是这样的不同,更加凸显出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爱情与生命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尽管爱情可以地久天长,但是生命却短暂无常,这便是人生的困惑。娜拉为追寻真爱而出走,安娜为守住真爱而卧轨,子君为失去真爱而回去,这些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爱情悲剧。造成悲剧的根源,便是将爱情等价于生命,把爱情当作人生唯一的价值,为爱情而放弃了生命、踏上不归路。  相似文献   

11.
《霍乱时期的爱情》通过两个少年时期寻死觅活的恋人晚年结合的故事,在不同的时间轨道上,展示了不同的爱与死,是对爱情和死亡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在摧毁了男女爱情诗意的可能性之后,一切的浪漫都成了个人的幻想,面对现实物质欲望的焦虑和爱情的无力虚妄,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寻求精神的支撑点,成为女性作家们写作的主要动机。从《一个人的战争》到《妇女闲聊录》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作家林白敢于突破自己的勇气和她在女性建构自我身份过程所采取的不同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恋爱观演变轨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从总体与分层两条线索来描述、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恋爱观的演变轨迹。总体上大学生恋爱观可以分为谨慎严肃期、保守到开放突破期、网络条件下的速成期,同时归纳了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与行为上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边城》中的爱情悲剧主要原于作者的审美理想--以朴实的人性美来唤醒沉睡的大众,来医治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宿命感和神秘感是这个爱情悲剧中的特点,善良和谦让的美德是这个爱情悲剧的动力.即便她是一个悲剧,却能让人们在悲剧中寻找善良的人性以及所表现出的无限凄美,引导我们去认识社会,振作起来,追求其中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在词的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的词中表现出明显的人文关怀意识。作为一个文化女性,李清照有着与封建社会一般女性不同的人文精神。从李清照描写自然环境、相思情怀和国愁家恨等不同内容的词,可以透视出李清照对自然、对爱情和对家国兴亡所持的态度,从中揭示其作为文化女性的人文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6.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深刻和丰富了人们对爱情的体验和表达。本文正是以富有民间性、现实性和情感性的流行歌曲为语料,总结出几种不同的爱情隐喻。通过分析歌词中的爱情隐喻,进一步揭示了当代社会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冲动,也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自我选择。《诗经》是中国爱情文学的源头,陕北民歌也是以歌唱爱情而著称的,二者在主题趋向上存在着共性美——尊重爱情、崇尚自由的生命美。由于二者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背景,所以体现的美感是不同的。《诗经》体现的是优美,而陕北民歌更多体现了一种悲壮美。  相似文献   

18.
爱情这一人类永恒主题,一直是电影叙事的主旋律之一。《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和《回到爱开始的地方》这两部爱情影片,分别由两岸导演执导,虽制作定位不同,但在多重叙事内容和模式上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对两部影片的比较分析,有助于理解这种对爱情故事的多重叙事模式:一方面跨越时空的多重叙事,可以加重情节悬念和戏剧性,深化爱情主题,另一方面,多重叙事也可能导致细节处理不详,以及人物塑造不够丰满。  相似文献   

19.
婚恋观是对待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本文通过对当代女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和性观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各种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人物研究中,王熙凤是一个焦点,历来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本文也想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站在一个普通女人的立场通过王熙凤的爱情、亲情、友情来浅谈一下她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