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闻语篇历来是批评性话语关注的焦点之一,但鲜有关注自然灾害的。2008年初中国遭受了五十年未遇的雪灾。分析选自美国媒体《纽约时报》、国内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对中国雪灾的两篇相关报道,发现美国媒体对雪灾破坏程度的描述远比中国媒体所描述的严重,呈现出一个脆弱的中国形象。对语篇的批评性分析研究对英语学习者、教师和研究者在新闻阅读与教学上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王雅楠 《海外英语》2014,(15):241-242
该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irclough的话语分析三维度分析法作为理论框架,从分类、及物性、情态、转换、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等方面,对《经济学人》关于2013年初中国部分地区的雾霾天气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批评性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从新闻话语角度分析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美国之音(VOA)和英国广播公司(BBC)针对2011年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探讨这几家新闻媒体对这一消息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双语学习》2007,(11M):170-170,172
以批评性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情态和转化两方面对美国总统布什针对英国和伊朗“水兵危机”的一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揭示新闻语篇里蕴涵的意识形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结合新闻语篇的特点,探讨如何在英语专业阅读课中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来培养学生通过字面理解层次达到批判性理解语篇本身,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从及物性、情态动词和转换方面探讨政治语篇的话语功能,以便更好地掌握批评性话语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其实有些新闻报道者在文章中夹杂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以致使读者成为被误导和蒙蔽的对象.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通过对美国<时代>周刊的一篇新闻报道和莎朗斯通辱华言论的人际意义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言中的歧视现象,培养读者的批评性话语意识.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以《中国日报》和《时代周刊》对香港"占中"事件的报道为语料,以SPSS数据统计为工具,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新闻语篇中的转述方式、消息来源(互文性)进行初步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对"占中"事件报道上,中美媒体的引述方式差异很大,美媒体更倾向于直接引语;而消息来源上的方式上差异不大,但引述来源的倾向和频率上不同。二者隐性意识形态不同。  相似文献   

9.
戴花 《文教资料》2009,(36):31-33
语言并非如传统语言学描述的那样不偏不倚地反映客观现实。语言是与人类社会一同产生的交际工具,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渐丰富。批评语言学的概念是福勒、霍奇、克雷斯等在1979年出版的《语言与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批评语言学采用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依据的语篇分析方法.借助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以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其目的是最终在看似简单的日常话语中揭示其所隐含的社会不平等.进而抵制这种不平等。  相似文献   

10.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阐述批评话语分析的概念和在实际语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5,(31):194-195
批评性语篇分析以大众语篇为分析对象,揭露语言与意识形态两者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反映语言如何被用来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本文从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两篇针对新疆叶城暴力事件的英语新闻报道,探讨了某些形式和结构的运用在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以期增强读者批评性阅读大众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话语的表面形式,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政治语言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语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说服、控制,让公众接受自己的见解或主张,从而影响公众的意识形态。修辞的运用是政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政治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揭示隐藏在政治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3.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最近20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它旨在透过话语的表面形式,揭露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政治语言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用来交流政治信息的语言,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说服、控制,让公众接受自己的见解或主张,从而影响公众的意识形态。修辞的运用是政治语言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政治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揭示隐藏在政治语言背后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意在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解读《华盛顿邮报》和《中国日报》对米歇尔访华的预告,比较两则报道在信息来源这一语篇构建策略使用上的异同,揭示记者是如何运用该策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将读者引向报道的预设立场,改变读者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26):6-7
批评话语分析依据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点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文章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从词汇选择、时态运用和转述引语三个方面对摘自时代周刊的一篇新闻评论进行解读,揭露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表明作者反对和批判的立场。  相似文献   

17.
批评性语篇分析是由批评语言学家提出的新的语篇分析方法,主要研究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多用于对新闻语篇的分析,尤其是政治语篇.目前我国对政治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侧重于国外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报道,很少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新闻语篇.本文从这一角度入手,对最近发生的斯里兰卡宗教冲突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语篇分析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的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建立在研究者选择的单个或者少量文本之上,主观性强,可信性差。将语料库技术应用于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新闻语篇研究的片面性,主观性以及缺乏代表性等不足。  相似文献   

19.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公众语篇分析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分析模式。西藏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方面,而奥巴马在访华后就做出了会见达赖喇嘛的举动。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为基本框架,以功能语法为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了《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的报道,并以此探讨不同新闻语篇背后的权力、意识形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批评语言学,虽然在西方世界已被广泛的接受,在我国仍属于有待开拓的新领域。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而新闻语篇作为批评语言学关注的热点自然而然的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本文将简要介绍批评语言学的主要分析工具,并且以英语新闻作为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