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文化强国是我国长远发展的战略抉择.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和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文化强国建设和国家形象塑造中作出应有贡献.基于此,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方略应从中国入、中华文化的角度出发,以展现中国国民形象为前提,以弘扬中华文化精神为根本,以构建中国国家文化形象为核心,提倡文化自觉的思想,体现崇尚和平的民族精神,搭建体育、文化交流的平台,展现厚德载物的胸怀,树立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网络视觉文化传播与大学生视觉消费基础上,就网络视频影像:韩剧对大学生视觉消费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网络视觉文化传播冲击下视频影像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视觉消费的现状,进而从"韩剧"这一个案分析网络视觉文化传播大学生视觉消费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视觉消费文化这种现象,给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韩剧在东亚文化圈持续热播,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韩剧在传播过程中主要以规模化、偶像化、消费性、娱乐性的方式进行传播。韩剧之所以能在东亚诸国广泛传播,其原因在于观众的共同文化心理和剧作的大众化传播方式,获得了有共同特质和现象的东亚文化圈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下,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精品力作,需要能够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名片"。鉴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总结武术发挥中华文化"名片效应"的独特优势、意义及传播策略,为把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中采用的汉语教程体现出的隐性课程内容对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国与外国的沟通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这些课程内容的选择也反映出文化的体现不够全面、语言素材设计不够丰富、内容题材略显单一等问题。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充分考虑教材的通用性和广泛性特点,对其中隐性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博采、精选,从而使留学生在获得一门语言工具能力的同时,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成为他们更好了解中国的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6.
园林文化是一种取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园林文化更是其中典范。随着时间的流逝,经过不断的修缮,园林景观又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园林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肩负着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任。然而其传播的成功与否,仍需观察。本文将通过对比木渎古镇多个园林景点的中英文介绍,分析其译文翻译准确与否,以小见大,讨论中国园林文化对外传播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7.
“走出去”企业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企业传播中国文化的效果愈加明显。通过开展华为在匈牙利的认知度调查,明确华为在匈牙利的知名度、名誉度和联想度。调查显示,华为在匈牙利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展示了中国迅猛发展的科技;快速提高的经济生活水平;勇于创新、吃苦耐劳、努力拼搏、以和为贵、诚信友善、认真负责的精神品质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知层面、心理态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深入讨论,为提出企业文化与中华文化、企业品牌形象与中国品牌形象、组织传播与新媒体传播、本土化战略与全球化战略的传播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贯穿于各个时代的、为各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语言、工具、文字、符号等形式保留下来的个性特征,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特征。在文化现代化的浪潮下,中国文化现代化要适应全球的文化现代化浪潮而又不丢掉自己的特色,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保持中华文化所独有的民族性。研究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分析中华文化民族性在文化现代化中的作用以及探讨中国文化现代化如何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对当今中国更好地融入文化现代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摘要:文化是民族之魂,优秀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繁衍生息的命脉和根基。中国舞龙运动所践行的龙文化,高度的体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研究舞龙运动的文化内涵,是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文化学视野,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舞龙运动文化的渊源、符号意象等问题进行深度研究,针对中国的舞龙运动原始宗教习俗及文化意象的融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舞龙运动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原始意象的文化符号具有祈福、禳祓、生殖以及娱乐欢庆性意蕴。研究价值:在这个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舞龙运动特有的文化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代表,加强舞龙运动的文化认同力,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绽放出长久不息的耀眼光芒,使舞龙运动成为弘扬中华文化、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和文化精髓,提升高度的传统文化自觉力。  相似文献   

10.
大多从事于记者、编辑、编译等一线专业工作的中国留学生对美国华文报业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其通过华文报业在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化受到诸多客观限制。中国留学生在美跨文化传播中华文化有其高度主观意愿、优选方式和积极效果,但也存在客观问题。建议在中国教育高中阶段开设中英双语、简明系统的《中华文化》课;大力开发优质中华文化影音产品;对留学生放开国内与国际网络连接;鼓励留学生在美方校园至少居住一年;支持留学生参加有组织的跨校联合活动。在跨文化传播中,应加强与美国普通外裔民众的互动与交流以夯实中美关系长期健康发展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外军留学生培训是国家总体外交和军事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军留学生中传播中华文化意义重大.通过对武术专业教学中华文化传播的研究,树立全军一盘棋思想,建立“大外交”“大外宣”的理念,在传授技能的同时积极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2.
东亚体育文化圈在古代是以中国为主体,包括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3国。以华夏文明为核心的古代东亚体育文化圈,经过南北文化的交融建立起文化主体,并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向外辐射,最终建立起以儒家思想为根本,在体育精神价值、体育道德观念等方面都趋于同一的体育文化圈。近代,东亚体育文化圈由于受到战争、成员国分裂、西方现代体育文化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分离和裂变。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以中华文化、大和文化和大韩文化为代表的东亚体育文化与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相融合,由东亚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建立了新的体育交流与文化传播的平台,为现代东亚体育文化圈的重构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重构东亚体育文化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关注现代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缺失性,并在尊重和提倡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合作等方面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3.
把北京2008年奥运文化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变迁与文明演进的共时性过程进行研究,突出了传播学的文化研究功能,提出北京奥运文化传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文化整合、文化创造、文化积淀.北京奥运文化传播不仅要体现"新奥运"所展示的中国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和创新性,还要推广"新北京"的现代城市形象,提升北京城市文化的现实影响力,打造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英语是一种被规范英语所接受的英语变体,对英语学习和国际交流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中国英语的界定、概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中国英语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将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而逐渐扩充,从而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15.
国际传播能力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经验基础上,着力解决国际传播场域中的“三差”问题,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党和国家肩负的时代使命。新时代,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为目标,以他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建设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要在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展示中华文化感召力、增强中国形象亲和力、提升中国话语说服力以及增强国际舆论引导力等方面花大气力,下真功夫。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翻译教学应坚持中华文化的先进发展方向,以社会主义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借助高校跨文化翻译教学改革创新动力,建设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保障中华文化生存,引领中华文化创新,发展中华文化事业,借助高校跨文化翻译教学的艺术魅力推动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 ,私学一直扮演着传播与传递中华文化的重要角色 ,其发展源远流长。笔者侧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私学发展的影响 ,揭示了中国私学发展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及其与官学系统相互消长的发展规律 ,目的是以古鉴今 ,在当今中国私学的发展中 ,注意发掘和利用中国的文化遗产 ,使私学更符合中国国情 ,更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教学应导入中华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华文化应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孔子儒家、老子道家为主的互融互补的文化,是最为本质最具特征深义的中华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强调孔子儒家文化,也要强调老子道家文化。本研究从老子"无为而治"治国理念的丰富内涵、历史渊源、当代价值几个维度论证大学英语教学导入老子道家文化的必要性,并对导入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编辑传播历史上,富有建树和创新精神的编辑家以自己的丰厚编辑学识和理论思想,编辑创构了一部部彪炳千秋、兼出独见,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编辑名作和名著,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产品都闪烁着历史的、理论的光芒,为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本文对隋唐之前(前841~589年)的编辑传播著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0.
论高尔夫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尔夫文化历史演变的分析和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共性比较,阐明高尔夫运动具有竞技和休闲的双重社会文化特征。高尔夫运动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礼仪、诚信、公平和平等的发展需求,非常适合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面对中国高尔夫文化严重缺失的现状,指出全行业应该重新审视高尔夫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立足于文化定位的调整,依托高尔夫行业协会、高尔夫俱乐部和高尔夫媒体三方共同传播高尔夫文化。同时重点针对中国高尔夫协会的职能和权力缺失,建议中国高尔夫协会应该加快制定行业规范,由点及面推广高尔夫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