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有的考生对某些知识点过分熟悉,因此在考试中只要一看到该考查点就像“条件反射”似的认为该如何做此题,而不是全面地分析该题的语境。这种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误选答案在中考试题中十分常见。现结合‘99各省中考试题中的典型题目加以剖析,以期对同学们解答此类题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中学生数理化》2012年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浅谈物理解题后反思能力的培养》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本文,笔者就物理解题后反思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一、反思易错点,突破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指思考同题时的一种思维惯性和固定想法.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有积极的一面.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借凭以往的经验、题型模式及解题习惯.而不认真分析新问题的物理背景,以致错解:或因思维定势的影响.使思维受到条件的限制而形成思维定势障碍,以致难解.本就此谈谈解答物理习题中克服思维定势负效应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考试题的特点及内涵发生了变化,试题更多地是要求考生有灵活的思维、多角度的思考,试题的切口小、门槛低,而且搭设了很多的台阶.面对这样的试题,答题时重要的不仅仅是解题的成败,更是效益的高低,也就是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分数,这就是解题效益,分解开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得分能力;二是解题速度.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发现学生在解题时惯用固有思维,不能突破思维定势,从而一筹莫展。此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外,更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如何灵活变通,恰当转化,突破解题瓶颈。笔者有如下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思维定势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人的一种思维惯性,即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人一旦采用某种思维方式获得成功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定势,碰到新问题,也要用老经验去试一试,按固定的模式去验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7.
很多学生感到物理难学 ,主要难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上 ,常常是“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这就是 ,听老师讲课听得懂 ,看书上的例题看得会 ,但当独立解答问题时 ,就错误百出 ,甚至束手无策 .仔细分析以上现象 ,可以看出 :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学习障碍 ,因此 ,作为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克服障碍 ,提高学习效率 .现列举学生常常出现的几种学习障碍 ,同同行们探讨 .一、记忆障碍1.相似性混淆在课堂提问或讨论中 ,常听见学生说 :“超重的物体 ,受重力增大”,“电场中 A点的电势能比 b点的电势能高”.这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8.
黎旦  樊爱琼 《高教论坛》2005,(5):117-122
在物理学习中,最难的是解决物理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本文调查分析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几种思维障碍及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突破这些思维障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物理思维作为一种逻辑思维,普遍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初中物理教学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真正而言的意义不在于学习成绩的高低或者是外界的评论,而在于我们对物质组成结构或性质的探索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执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活动的机会,有意识的引发学生从物理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培养出学生概括抽象性思维的能力,促使学生真正地达到物理能力水平的飞跃。观察学生对物理科目的学习能力的最显而易见的方面就是物理解题思维能力,所以当前教育改革环境下,培养初中学生的物理解题思维能力也需要被重视起来。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场景下,对于培养学生初中物理解题思维能力做几点论述,希望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11.
解题思维定势具体地说是指已习得的知识而造成对当前学习活动的倾向性,它使学生以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题.在高三复习阶段,学生练习了  相似文献   

12.
13.
一、要注意克服日常生活习惯的负面影响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动”还是“静”的.这一定势思维使大脑首先出现这么一种潜意识:只有对地面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动摩擦力,对地面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14.
一、要注意克服日常生活习惯的负面影响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动"还是"静"的.这一定势思维使大脑首先出现这么一种潜意识:只有对地面运动的物体才会受到动摩擦力,对地面静止的物体才会受到静摩擦力.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高考试题,常有些新花样,甚至出现部分考生不能理解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境,从而造成失分的现象.对于物理试题,尤其是综合题,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洞悉物理实质,再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分析求解,本文结合典型的综合题谈谈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6.
花云龙 《考试周刊》2013,(11):65-66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必须与数学知识教学及一般解题方法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叶建柱 《物理教师》2002,23(5):45-46
从物理模型识别和建立、物理过程图景想象、直觉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物理解题的非线逻辑性障碍。  相似文献   

18.
高考解题中的失误大部分考生通过平时训练是可以避免的,笔者从多年高三教学和高考阅卷的经验中,总结出了考生的很多失误,概括出如下几点防范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即将迎来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时候,对于加强高中物理STS问翘解题思维的探究,不仅仅是在对高考问题的研究,也是提前对高中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具体尝试。  相似文献   

20.
曾一飞 《物理教师》2002,23(6):52-53
分析物理过程 ,构建物理情景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必经之路 ,物理习题难解 ,则往往难在对一个具体的问题不能分析其物理过程 ,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 .本文就分析物理过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谈粗浅的体会 .1 物理量突变在有些习题中 ,物理量在变化过程中受物理规律或约束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突变 ,学生在解这类问题时 ,容易忽视突变的存在而当作连续变化的问题来处理 ,造成失误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 ,提示突变点的存在 ,分析突变前后的运动情况 .图 1[例 1]如图 1所示 ,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 ,一端悬质量为m的小球 ,把小球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