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鑫 《华章》2011,(34)
阎连科的小说中,艰难生存的村民们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但是他们不安于生活的现状,一直在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挣脱现实和命运的束缚.无论他们的挣扎是多么的决绝,但都始终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其作品充满了悲剧性.本文试图立足于阎连科的小说,放眼历史、现实和现代文学艺术领域,挖掘其小说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2.
阎连科1993年以来的小说显现出比较明显的神秘主义气息,通过构织富有象征意蕴的故事情节、借助鬼神的活动、营造荒诞神秘的物事,表现普通人生与死的挣扎与困惑,使自己的小说获得了亦真亦幻、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成为小说创作向深度掘进的有效尝试。神秘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化传统的影响,也有社会现实的作用,还有作家个人生活经历与思想底蕴的制约。从学本身、从哲学意义上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论阎连科小说的死亡暴力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连科小说中时时出现的死亡暴力,构成了他的“耙耧山脉”的总体图像和基本底色。小说形成了“(苦难)死亡暴力——反抗——死亡暴力(失败与宿命)”的行为序列,使其死亡暴力带有强烈的宿命色彩,表现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和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阎连科是当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多产作家。其作品题材多涉及耙耧山脉为主的农村和以农民军人为主的军营这两个领域,内容上有大量关于疾病和死亡的描写,这些文学意象的背后承栽着作者对于城市、对于权力、对于生命、对于亲情、对于生活的深切的痛苦、恐惧和思索。通过这些揭露生活的苦难、人性的灾难并以此来表达一种对人性的反思和批判,向人们展示了独特的文化视域以及作者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韩蜜蜜 《文教资料》2012,(34):82-84
阎连科是位个性十分鲜明的河南作家,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他便执著地在"耙耧山脉"这片土地上耕耘。他在近三十年的写作生涯中,为读者奉献了多部直击灵魂深处的优秀作品,其小说寓言化创作倾向十分明显,显示了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因此本文试从寓言化创作的角度分析阎连科的乡土小说,希望能通过分析其乡土小说中寓言化创作的表现,为人们更好的走进阎连科的乡土世界提供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走过了十几个年头,随着现代性的逐步渗透,城市化的脚步似乎比以往走得更快些,而乡土小说也在新时代下走着属于自己的建构之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也成为了乡土文学把握现实的聚点。在类型繁多的乡土小说中,寄托于弱势乡土的悲情主义成为了新世纪乡土小说创作的一个侧面,乡土似乎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些作家同情和怜悯之所在,以此为基点,乡土作家也便自然而然地将以城与乡为代表的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关系过度放大,从而导致对城乡关系所谓"两极化"的过度性消费。  相似文献   

7.
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存在是痛苦的,人会极力地不择手段地寻求生存,反抗和死亡是人摆脱困境的两种途径。阎连科的乡村小说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切合了存在主义的特征,从一个深度和广度上呈现了作者对人类尤其对农村农民生存状态深切的关注和同情,表现了一个当代作家发自内心自觉的责任、使命、良知以及浓郁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8.
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坚守中,阎连科无疑是厚重的力量型大师级作家。被评论界冷落了很长时间之后,他推出了《受活》、《丁庄梦》等"扛鼎之作",深刻地揭示了社会转型期间河南耙耧山脉下的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焦虑和民间出路的探寻。该文主要是通过对民间苦难的叙述,揭示出阎连科的民间立场;通过求生以及致富的追求探索,挖掘阎连科对劳苦人的同情与困惑的这一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9.
王统照四十余年的创作对新文学有着丰厚的贡献,其前、中期小说创作呈现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结构特征。在探讨其成因的基础上概括为:"爱"与"美"的理想与现实罪恶的对立、生与死的对立,并从文本出发,研究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马亚琳 《文教资料》2007,(36):17-18
由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往往采用"二元对立的因果关系来表现复杂的社会斗争",可见采用此类方法是这类作家在上世纪30、40年代普遍的创作方法。沙汀作为社会剖析小说的重要作家之一,沿袭着相同的文风,纵览沙汀的作品,可归为三组二元对立:强权势力与弱小世界、实力的上层与下层、看与被看。本文从这三组关系探讨他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从独特的叙述风格、迥异的乡土理念以及对传统现实主义的批判和重置三个角度来探讨《受活》中的乡土特质,并由此阐发阎连科的乡土理念所包含的精神内涵和精神意趣。  相似文献   

12.
如何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城市化包括有形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和无形城市化(城市文明对农村的扩散和辐射)。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城市化才能健康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只有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与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轨道,才符合本源意义上的城市化含义,才能推进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作为乡土小说家.阎连科注意以现代文明的眼光审视、批判乡土文明中愚昧落后的一面,表现在创作上.他通过对乡村畸形权力、病态性事、桎梏风俗等方面的描写与剖析,揭示了潜藏于民间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习以为常的不易觉察的国民劣根性,表达了含蓄的批判主题,暗合了自鲁迅以来对国民奴性批判的传统,带有一定的理性启蒙精神,当然.作家在剖析与批判的力度与深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乡土小说家,阎连科注意以现代文明的眼光审视、批判乡土文明中愚昧落后的一面,表现在创作上,他通过对乡村畸形权力、病态性事、桎梏风俗等方面的描写与剖析,揭示了潜藏于民间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习以为常的不易觉察的国民劣根性,表达了含蓄的批判主题,暗合了自鲁迅以来对国民奴性批判的传统,带有一定的理性启蒙精神。当然,作家在剖析与批判的力度与深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严丽霞是国内较早自觉从事长篇言情小说创作的作家,一直以边缘者代言人的姿态用文学的方式表达着对于弱势话语的关注。她不仅长期提示着主流文学精英意识在情感关怀上的缺席,并且通过乡村与都市、理想与现世之间的矛盾,完成了针对现代性文明的有力批判。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小说,通过词语的超常搭配,扩大了语言的表现力,主要体现在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四种句法结构上,之所以会呈现这种特点,和她的创作经历、创作意识有很大关联。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交叉地带"的文化冲突--路遥小说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遥小说中的“城乡交叉地带”不仅是人物生活的地理空间,而且是一个蕴藏丰富的文化空间。它真实地展示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冲突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得最典型。文章试图通过对路遥小说中文化冲突的剖析,揭示其小说的文化意义,进而启发人们思考如何建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8.
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也是穆时英及其小说人物关于都市的内心体验。无家的漂泊、情感的虚空和精神的隔膜是穆时英书写都市孤独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死亡是阎连科小说创作的主题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个人对死亡的情感体验:恐惧。阎连科没有局限于抒发一己之感,而是将这种恐惧感深广为对人类存在的深切关怀。《日光流年》和《丁庄梦》这两部小说,体现了贯穿在阎连科小说创作中独特的死亡意蕴,即在面对注定要失败的命运,人的生存形态和精神形态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