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元刊杂剧三十种》(下简称《元杂》)的比拟式有全式"像义动词+喻体+比拟助词",又有简式"像义动词+喻体"和"喻体+比拟助词"。《元杂》出现了结构形式和句法功能与前代不同的比拟句式,反映了蒙元时期语言融合背景下比拟式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
《元刊杂剧三十种》(下简称《元杂》)的比拟式有全式“像义动词+喻体+比拟助词”,又有简式“像义动词+喻体”和“喻体+比拟助词”.《元杂》出现了结构形式和句法功能与前代不同的比拟句式,反映了蒙元时期语言融合背景下比拟式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3.
《醒世姻缘传》中的重叠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末期口语化长篇小说《醒世姻缘传》中的动词重叠已经大量涌现 ,格式也十分完备 ,归纳起来有六种之多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诸多学者对《醒世姻缘传》词语深入考释的基础上,择举十余条词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5.
纵观《醒世姆缘传》中专用量词的使用情况,《醒》书量词系统是历史积淀的产物;《醒》书量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醒》书量词的结构形式比较齐备。  相似文献   

6.
《醒世姻缘传》中塑造了一批敢于反抗的妾妇形象,其中女主角薛素姐的生母龙氏堪称独特的"这一个"。从龙氏卑微的命运与其艰难的反抗两个方面深度挖掘龙氏的形象内涵,以期对龙氏有一个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孙怀芳 《文教资料》2010,(27):20-22
《醒世姻缘传》是近代汉语末期的一部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重要语料,本文对《醒世姻缘传》中的因果连词进行了穷尽性考察。以了解因果连词在该书中的运用情况。对因果关联词在因果句中的搭配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各关联词语的出现频率,从历时角度进行了分析,以求较清晰地描述出因果连词在近代汉语末期的这一语料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醒世姻缘传》是明末一部长篇白话小说 ,此书山东方言较多 ,故有学人予以注释 ,一些注释不正确或不详细的地方 ,象攮颡、绝户、人材、拇量、撕挠等等。  相似文献   

9.
《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中反问副词有"岂"、"没的"、"难道"、"可"、"岂可"、"却"、"莫非"等。它们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尽相同。与《金瓶梅词话》比较,《醒世姻缘传》中的反问副词有简化的趋势,但使用总次数明显增加;这些反问副词的使用频率也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醒世姻缘传》一书在因果报应的整体框架下 ,主要围绕“财”和“色”两条线索叙述故事 ,非常明了清晰。读者倘能参照本文阅读原著 ,必能渐入佳境 ,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1.
《颜氏家藏尺牍》所载周在浚致颜光敏的2则尺牍,对揭示周在浚及其家族在古代小说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具有较大意义.有学者以为,周在浚拥有《醒世姻缘传》的整部书稿;还有学者提出,周在浚曾参与校订《醒世姻缘传》;也有学者提出,周在浚在随其父任官青州时,创作出《醒世姻缘传》.周在浚一生曾刻印过不少书籍,他熟悉山东的风物人情,具有创作《醒世姻缘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学界对《醒世姻缘传》作者多有争议,存疑作者多为山东籍人士。根据书中提到的地理坐标的细节考证,两位河南籍官员"李粹然"和"李纯治"的相关史实与人物原型的考论,和小说提供的其他细节信息,推考出作者应是生活在明末崇祯年间的河南人士。学界以前的说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醒世姻缘传》是古代妒妇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作者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一批典型的悍妇形象,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惧内现象做了比较全面的描绘,并从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以及个人情感等方面对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做了比较深刻的剖析,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体现了的对女性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肖邦<觉醒>中的人物具有极强的象征性,代表着人性的不同侧面.女主人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及其"觉醒"的过程,即是她对人性不同侧面和对生命不同层次的追求历程.  相似文献   

15.
“悟”是中国古代诗学审美体验的核心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再向文艺美学范畴的深刻嬗变过程。其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是其很重要的哲学基础,魏晋之际,“悟”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在南宋时则成为一个文艺美学范畴。  相似文献   

16.
美国小说家凯特·肖班的小说《觉醒》自1899年问世以来,评论家就对女主人公爱德娜的行为众说纷纭,对结尾爱德娜自杀的意义更是争论不休。尽管作者在作品中对女主人公的行为未加评判,但小说中的文本细节与作者本人生活背景和经历的比照体现出作品采用以“故事本身揭示真相”的现实主义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新女性的激进对抗行为所持的虽不乏赞赏但更多是传统保守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17.
和蕃,是一种为政治目的而缔结的跨国婚姻,人们习惯上认为和蕃女性命运悲惨。但若从这些女性出身、地位等具体情况考虑,其出嫁外蕃,不仅不是个人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个人的喜剧,是其一生命运的转折。而这些担负政治使命的女性,也为缓解民族矛盾,促进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甚至为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旧约&;#8226;圣经》中对古代希伯来人的婚姻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婚姻的本质、婚姻的爱情基础、婚姻的程序、离婚的规定以及对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的女性的权益的保障等均有翔实的记载,人们从这些记载中既可以发现其对婚姻的一种既现实又合理的灵活态度,又可以体味到对婚姻的神圣意义的理解,进而而使我们对现代人的婚姻有一番反省和审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的婚姻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在儒家礼制思想影响深远的古代社会里,"烝婚""报婚"是两种比较特殊的婚姻存在形式,它们的存在与古代的父权制、种族观、人口的繁衍及政治外交息息相关,是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探析"烝婚"、"报婚"这两种婚姻出现并存在的原因,以祈对古代的社会政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凯特·肖邦《觉醒》中女主人公神话原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觉醒》是 19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一部颇具争议的小说。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解读这部作品 ,可以发现 ,其中女主人公形象是“众生之母”的夏娃和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两个神话原型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