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给谁看的     
外国人常不明白中国事。有些在我们看来已是熟视无睹的事,在外国人看来则越看越糊涂。据悉,有人陪外宾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外宾问公路上方的一条中文横幅标语是什么意思,原来上面写着“严格科学管理,创造一流服务”。照直翻译过去,外宾不明白,问: “这是谁写的?”译者答 “高速公路的管理部门啊!”他更糊涂了: “那这是给谁看的标语呢?”这回轮到翻译犯琢磨了。从标语的内容分析,它不是针对高速路上行车的司机的,当然也不是写给乘客  相似文献   

2.
我记不起欧洲哪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这一次我们在苏联访问倒是不急不躁,光是在列宁格勒就笃悠悠地逗留了7天。以王维为团长的上海新闻代表团是应苏联列宁格勒市记协的邀请专程访问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市。团员有上海电视台金闽珠、文汇报茅廉涛和新民晚报的我,还有一位外事部门的龚国义。对上海市记协来说,还是头一回自己组团出访。  相似文献   

3.
今年第一期的《中国记者》刊登了一篇《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研究人员的调查》。其中的一项是:您是否经常与新闻业务人员交往,您认为他们对新闻基础理论的学习和运用的情况如何。 据说,日本的新闻界把专家们视为“天敌”,因他们挑起新闻媒介的错误来入木三分又毫不客气。接受《中国记者》调查的这些专家当然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朋友,但是我想,读了他们对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看法,新闻圈中的不少人可能会产生自惭心理。在八位被调查的专家中,除了一位没有正面回答外,其他七位的基本看法是:“重视学习新闻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4.
接待西方记者,痛痛快快说欢迎的单位怕不多。外事部门、被访机构、乃至新闻界同行似乎都有些发怵(敝人也不例外)。我猜想,其原因很简单:这帮“无冕王”都是些“刺儿头”,不大好“侍候”。不久前,我有幸去陪同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格拉汉·哈钦斯,对此多少有所领教。看看人家这个记者怎么个当法,也开些眼界,长点见识。哈钦斯年未及不惑,但名片上已冠以该报“中国问题专家”的头衔,蓄一脸“李逵”式胡须,形象上就“带刺儿”,还真不是“脸谱化”了他。从海南岛到  相似文献   

5.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有人说,“读者是皇帝”,是“报社的衣食父母”,这话虽不尽然,但从思想认识上来说,把读者摆在第一位,让他们在报纸上说长道短,并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办好报纸,使读者喜欢,发行量就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就有了。相反,读者不喜欢你的报纸,发行量很少,不但报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就是报社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可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采编人员都是这样看的。就拿我们报社来说,有些同志往往存在任务  相似文献   

6.
现场报道好     
看报纸,总感到外事和时事政治方面的报道有些程式化、格式化,写领导人会见就是“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写欢迎外宾的宴会,就是“宴会充满亲切友好的气氛”……至于具体情景读者是很难从报道中体察到的。这哪里还有“生动”可言! 外事和时事政治报道能不能搞得生动些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一年多来的现场报道很受欢迎,说明这类报道可以突破框框,搞得生动活泼一些。  相似文献   

7.
当新闻线索贫乏时有些记者、通讯员,常常为找不到好的新闻线索而伤脑筋。对此,已故总理周恩来同志曾有过一针见血的回答。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记者陆诒向周恩来同志请教为何新闻线索贫乏,写不出为广大读者欢迎的稿子时,周恩来同志说:“当你新闻线索实在贫乏之时,不妨到茶馆里去坐坐。听听群众在谈论什么,想什么”,并具体点拨说:“重庆街头不是常见到从战区流浪的儿童替人擦皮鞋吗?还有嘉陵渡口的船夫和市内公共汽车的售票员不是常同我们接触吗?可以同他们细致谈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愿望,写一点别开生面的新闻报道,也许…  相似文献   

8.
在报道我国领导人会见外宾的新闻稿中,经常有“与外宾一一握手”的字样。为什么非要这么写呢?难道还有哪位领导人在会见外宾时不与客人握手的情况吗?如真有这种情况出现,那倒确确实实成为读者关注的新闻了。以此类推,在我们的外事报道中,可有可无的文字实在太多了。例如,我国政府与某国  相似文献   

9.
一我们的杂文,它的基调是歌颂,还是暴露呢?这个问题,其实是早已解决了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 “从来的文艺作品都是写光明和黑暗并重,一半对一半。”这里包含着许多糊塗观念。文艺作品并不是从来都这样。许多小资产阶级作家并没有找到过光明,他们的作品就只是暴露黑暗,被称为“暴露文学”,还有简直是专门宣传悲观厌世的。相反地,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学就是以写光明为主。他们也写工作中的缺点,也写反面的人物,但是这种描写只能成为整个光明的陪衬,并不是所谓“一半对一半”.反动时期的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0.
寨口三曰     
八月九日顺着采访路线,我要去的地方叫作寨口。寨口位于婆罗科努山南坡,喀什河中游的寨口河河谷地带,是兵团农四师二牧场的场部所在地。从尼勒克出发的时候已过了中午,太阳斜斜地照着,把喀什河照得亮闪闪的。汽车沿河东行,河水哗哗地响着,在空寂的山里,发出沉重的回声,仿佛是渲泄它们被大山夹挤的情绪。路很好,路边的庄稼一片青黄,时而有拉草的车慢慢腾腾地走着,赶车的人靠着草捆打盹,汽车掠过时也毫不在意。因为没有里程碑,我们时而停车打问到寨口还有多远,路人皆回答说:“还有五毛钱的路”,或者说:“还有三毛钱的路”,真叫人啼笑皆非。后来才弄明白,他们说的是汽车票的价钱。  相似文献   

11.
两年多以前的那场政治风波,新闻界一些人也卷了进去。他们在游行时高喊口号,要:“争取新闻自由”。社会主义中国没有新闻自由吗?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上说,答案都恰好相反:社会主义不仅有新闻自由,而且比起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来更广泛、更合理、更先进。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优越性一样,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也是这边独好! 近两年来,在批评资产阶级新闻自由观点的过程中,从正面专门论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文章很少见到,有些文章也谈到社会主义有新闻自由,作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给人一种总的印象是,说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就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似乎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不如资本主义的好。实际情况当然不是  相似文献   

12.
外国人常不明白中国事。有些在我们看来已是熟视无睹的事,在外国人看来则越看越糊涂。据悉,有人陪外宾乘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外宾问公路上方的一条中文横幅标语是什么意思,原来上面写着“严格科学管理,创造一流服务”。照直翻译过去,外宾不明白,……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经说过: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要求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所谓“相对完整”,主要是指:句子陈述了一件事情,提出或者回答了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了交际的目的;表达了交际中的某种态度或者感情;句意前后条贯,和谐协调。这样的语句,是正确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所必需的。但是,语言运用中的有些语句就不是这样了;就句意上说,它们是前后相互对立、相互矛盾。这  相似文献   

14.
妍琴 《新上海档案》2004,(10):27-28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于4月23日举行开馆仪式,期间共有19名外宾应邀参加新馆的开馆典礼及同时召开的《面向未来的城市档案馆》国际学术研讨会。我有幸作为市档案馆的外事接待人员全程陪同两位来自韩方的代表:韩国政府纪录保存所行政处副处长金甫经先生与保管处研究馆员李真荣先生。他们在上海共逗留了6天,时间不长,但这股“韩流”至今仍让我回味。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有些事做过了头,一般说就会走向反面。出了点名儿的记者对自己有名就得留点儿心。 这些年,中央到地方的大小报纸上,“重头戏”很多,那作者中,也多是某些“叫得响”的人物。但仔细调查就可发现,有许多只是扯旗挂名的。他们既没有亲自下去采访,也不是自己动手写的,甚至连稿子的内容也不一定了解。实际上是写稿人为了抬高文章身价,使稿件易于见报,才千方百计拉上他。 有了“叫得响”的人物“挂牌”,上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名记者成了“敲门砖”。确实,生活中常见这类现象,不仅名记者本人因此更有名又有  相似文献   

16.
一个几千年前就能造出丝绸和瓷器的国家,为何至今没有驰名国际的时尚品牌和一流设计师?法国精品行业联合会中国区荣誉代表杜孟对这个问题百思不解。的确,近百年前中国“辑里丝”就在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但今天全球的顶尖丝巾却是法国的“爱玛仕”,身价百倍于“中国造”“;瓷器”(china)曾是别人景仰中国的代名词,但现在静静躺在中国高级百货店里“待价而沽”的精美陶瓷却是“德国打造“”西班牙进口“”意大利手工”……再看看作为世界纺织工厂的中国时装业,除了OEM“、品牌授权“”代客加工”,我们没有“中国创造”的世界品牌,也没有“…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5月9日,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40周年纪念日。这段历史对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老战士深有感触地对青年读者说:“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我们还在上中学。有一次,当老师让我们听写“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个词时,大家全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伟大的’是大写还是小写?‘卫国’和‘战争’呢?后来,当我们经过战争的洗礼,同祖国一起历尽艰辛之后,几乎连想都不用想。就用大写字体庄重地书写出‘伟大的卫国战争’这个词来。”如今,“伟大的卫国战争”,不但用大字书写在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史册上,也深深地铭刻在2亿6千万苏联人民的心里。  相似文献   

18.
笔者最近发现不少厂长对记者敬而远之,是企业怕揭丑而“影响”声誉吗?不是。是怕记者宣传成绩后,会给企业带来繁忙的接待任务吗?也不是!有些经济效益好的厂长怕见记者,是因为有个别记者不以记者为本,而是要资助,拉广告,让厂长为难。不少记者以拉广告、求资助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他们一到工厂就先吹嘘自己  相似文献   

19.
文风三题     
《新闻业务》编辑部希望我就记者和文艺创作的关系写点东西,我想了很久,不知从何谈起,去征求同志们的意见,得到的回答非常直白,他们说,记者同作家的关系是跳板关系。从前辈记者来看,有成就的记者,不是成了作家,使是当了官。 这个回答并不令人满意,因为作家同文艺创作并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20.
报人出访,免不了对报业的考察。苏联报刊种类之多,发行量之大,首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0年10月12日,我们抵达莫斯科的次日上午,就在《劳动报》编辑部,与报社外联部主任瓦西里柯夫同志交谈,第一话题便是两国报业的状况。我们回答了主人的一连串提问,如“中国有多少家报刊?”“贵报有多少发行量?”“主要读者层分布在哪里?”我们回答后,立即对应地提出了一连串我们同样感兴趣的问题。“苏联目前有多少家报刊?”“贵报有多大发行量?”“贵报的读者层是哪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