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报纸从本世纪初就逐步介入新媒体。起初是办网络版,与报纸互动,将报纸内容完全复制到网站上。后来又办精华版,对报纸内容有选择地精编。再后来,报纸经营者又在网站上加上原创的内容,有的还一天几次滚动出电子版。但不管采取哪种方式,纸媒在商业模式、盈利模式方面都在苦苦探求中,大都难于赢利。  相似文献   

2.
时下,新媒体风起云涌般地冲击传统报业,报人的忧虑前所未有;而地方报纸要面对新媒体、多媒体、中央及省属纸媒的合围与夹击,生存与发展自然更加艰难。难道仅能退到墙角喘气?不!笔者认为,地方纸媒完全可以依靠内容为王、本土原刨、借助新媒体的优势等策略,直面竞争,突出重围,拓展影响力,不断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3.
刘杰 《传媒》2012,(6):50-51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强势冲击使报纸的生存空间遭受严重挤压,报纸赖以生存的广告不断被网络分食。为应对冲击,报媒先是在20世纪90年代纷纷开办报纸网络版,之后又开始创建新闻网站。但是大部分报纸办网后,报与网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媒体,并没有充分发挥网络的特性,报网呈现出融而不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正>观点:从报纸开始数字化征程,使劲拥抱新媒体到现在,大部分报业所做的与新媒体相关的举动都是以加速纸媒的衰退为代价的。报纸内容的免费水平越来越高PDF电子版上网,为网民免费提供报纸版面内容,这样读者就可以不用再订报纸了。报纸新闻网站则使网上报纸阅读更适合网络的阅读习惯,人们更容易更便捷地从网上获得免费的报纸内容,这样读者到网上读报纸就更方便了。报社与新闻门户网站的合作,以极低的收入近乎于免  相似文献   

5.
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融合新媒体技术应运而生了数字报纸,而将纸版报纸平移到新媒体平台上出版未能充分发挥融媒体技术与内容带给传统纸媒的发展机遇.传统杂志在发展中,其封面巨幅图片的使用、热点专题的策划、出版的不同地方版本以及大量图片的使用等都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数字技术的支撑,扩充了数字报纸的版面容量,也改变了传统的受阅方式,这为其参考杂志上述的制作手段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趋势下,各大报纸都相继开辟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进行报网互动的探索与实践。事实证明,在传统纸媒加入网络这个新媒体平台后,形势发生巨变,报网互动已成为当下报纸及报纸网站最主要的合作手段。半岛晨报海力网自2007年12月成立以来,一直秉承母报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运营理念,为大连市民搭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9,(21):29-30
眼下。一些国外纸媒已开始对网络版收费,国内的一些纸媒也跃跃欲试。但我们的调查显示,91.67%的调查参与者不赞同报纸网络版收费,原因主要是网络版的内容不具独家性。看来,纸媒网络版在没有独特的卖点示人的情况下,收费应当三思而行。  相似文献   

8.
调查与排行     
眼下,一些国外纸媒已开始对网络版收费,国内的一些纸媒也跃跃欲试。但我们的调查显示,91.67%的调查参与者不赞同报纸网络版收费,原因主要是网络版的内容不具独家性。看来,纸媒网络版在没有独特的卖点示人的情况下,收费应当三思而行。  相似文献   

9.
后传播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强大攻势,传统纸媒逐渐采取一种向下的平民化视角。报纸办活动创新切口“与读者互动”,在区域都市报转刑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吴薇 《青年记者》2016,(34):52-53
近两年,受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纸媒的发展遭遇瓶颈,一些报纸宣布休刊.面对这样的形势,北京晚报新媒体推出的电子号外,抛弃了印刷这一纸媒呈现的方式,尝试了另外一条媒体融合之路. 在媒体融合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希望把报纸换一种样式呈现给读者,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做一份不一样的“报纸”.大家集思广益,目标越来越清晰,最终形成推出电子号外的创意.电子号外,即将封面化的报纸号外版面转换成图形,在新媒体上推送,用手机即可接收阅读.电子号外与网站新闻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子号外保留了报纸的形态——报头、号外字样、日期、标题、图片和文字,却又不采取传统的纸质媒介.电子号外是“报纸版面设计+精美图片+醒目标题+简洁文字+网络传播”的新型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迅速迭代.纸媒对新闻内容的选题标准、叙述角度、话语结构、互动方式都在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变化.新华社的38字新闻及其圈粉无数的“萌”评论,是这一骤变中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 互动利器,卖萌与新媒体平台天然适配.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话语结构更加口语化,更亲切自然.传统媒体时代,在报纸上卖萌会让人觉得很突兀,和书面语言的表述相容度不高.但在新媒体平台上,卖萌则没有违和感,且常常能够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做到“锦上添花”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相似文献   

12.
曹林 《青年记者》2021,(3):112-112
从各种技术装置和新媒体迷思中走出来,回归本真的自我和本真的内容,才不会在迷茫、焦虑和内卷中浪费新闻生命。每到岁末年初,都会有一些报纸宣布停刊,然后就有一些人站出来宣称:纸媒死了。一句名言怎么说来着,不理解有些人为什么那么普通却又那么自信。手拿几个普通个案孤例,却能自信满满地做出惊天判断。停刊的是几家具体报纸,怎么作为全称、集合概念的"纸媒"就死了?你知道全国有多少家纸媒吗?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个所谓新媒体自媒体死去吗?  相似文献   

13.
报网互动指的是传统报纸在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危机时创办新闻网站,并且寻求报纸和网络的契合点,利用网络扩大影响力,达到报纸与网络的双赢。从整个报业定位层面来讲,地市级报网互动又存在其独特的模式,因此从特殊到一般,研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地市级报网互动模式成为目前报  相似文献   

14.
报纸网站脱胎于传统媒体,往往受传统媒体的影响比较大,如果依旧坚守做新闻加广告办网的路子,会因为浏览量难以形成规模而无法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因此,区域性媒体网站在运作上既要依靠传统媒体,又要打破传统的关系,把传统媒体当做客户来经营,通过开发传统媒体的公信力资源,利用自身的互动优势做文章,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叶俊 《报刊之友》2011,(3):144-144,147
2006年8月1日,致力于打造网络新媒体,以学习教育为主,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手机报成立。它的成立使原本的报业格局再一次被打断;而今,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特殊方式。手机报的操作模式有两种,即彩信手机报模式和WAP网站浏览模式。前者类似于传统纸媒,报社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只需离线观看。  相似文献   

16.
张伟群 《新闻实践》2007,(10):35-36
去年3月10日,钱江晚报报网互动的实践产品——钱报网络版正式推出,钱报论坛也随之开通。从这天开始,钱报论坛就走上了探索报网互动模式的道路。论坛与报纸互动的方式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后来的小心尝试,再到现在的初步发展,钱江晚报论坛在实践报网互动上已经走过一年多。这一年多来,重要的变化在于从单向互动向双向互动转变。  相似文献   

17.
叶俊 《今传媒》2011,19(3):144+147
<正>2006年8月1日,致力于打造网络新媒体,以学习教育为主,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手机报成立。它的成立使原本的报业格局再一次被打断;而今,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特殊方式。手机报的操作模式有两种,即彩信手机报模式和WAP网站浏览模式。前者类似于传统纸媒,报社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只需离线观看。  相似文献   

18.
何谓“手机报”?简言之,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具体点说,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手机,近年来被业内看成是继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后的一种新媒体,俗称第五媒体。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一种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9.
就在一家又一家报纸或减版或关张的同时,一家又一家新媒体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动辄估值达到几千万元甚至数亿元.难道这个世界真的不需要纸媒了吗?读屏时代的到来会让一部分读者转移到手机等移动媒体上去,这是一个趋势,但并非问题的关键所在. 只要做一个简单的试验立刻就可以知晓:把一张报纸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或微信上去,照样还是无法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其实,现实中有很多传统媒体都在重复着这种愚蠢的行为,以为把报纸搬到网络上就是向新媒体转型.这其实是最致命的一种错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后,我国报业及时与网络"对接",将报纸信息及时"复制"到新闻网站。报业"触网"的做法,只能算报纸电子化的网络版,尚未真正实现电子报模式。笔者所认为的电子报,本质上是指替代了纸张、以"电子纸"(电子阅览器)为载体的无纸化报纸。按照与纸媒版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