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期间的宗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有三分之一时间的行程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这些民族大多信仰宗教,这样,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就交织在一起。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民族宗教问题,其宗教政策的内容是: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宗教活动场所,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争取、团结宗教界上层人士;实行政教分离,废除宗教特权和宗教压迫。这些宗教政策的实施,确保了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最终实现了大转移,影响和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制定系统的宗教政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论我党对列宁民族平等理论的升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平等原则是列宁民族理论的精髓,是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列宁认为,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是共产党的基本宗旨;任何民族都无优劣之分,都不应享有特权;大民族要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帮助少数民族发展达到事实上的平等。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事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把列宁民族平等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多民族的中国并作出了新的发展,形成了毛泽东邓小平民族平等理论,大大升华了列宁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的解决,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又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更把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和核心.  相似文献   

4.
国际媒体深入报道打破处于“失语”状态的红军长征,为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传播契机。长征的国际传播不仅突破长征中中国共产党舆论的困境,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长征的国际叙事,形塑了一批年轻的优秀红军战士,在国际舆论中开始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红色中国”,树立起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长征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透过业已形成的长征符号,能够消解意识形态的偏见,从而将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与坚韧不屈的革命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向世界展现中国共产党在现实与未来世界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934年11月中共在湘江战役激烈进行的时候发布的《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为例.论述了红军长征时期中共在广西提出并执行的民族平等、民族自治、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等民族政策及其对湘江战役的胜利、增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开展及对此后中共制定民族政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思想,这一思想及其策略原则的提出,对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教育》2000,(4):32-33
民族平等是17世纪开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针对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而提出来的战斗口号 ,具有反对封建制度 ,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它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一部分 ,尽管在形式上、法律上承认民族平等 ,但实际上仅限于资产阶级范围之内。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平等的口号 ,已成为资产阶级掩盖阶级矛盾、保护本阶级利益、欺骗劳动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工具。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民族平等才被赋予了被压迫民族革命的内容 ,成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民族平等同资产阶级提出的民族平等具有本质…  相似文献   

8.
长征中,党和红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与民族实际相结合,及时制定和实施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据党指导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总方针的演变及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长征中红军制定和执行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两军都从战略高度把少数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与长征、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联系起来,其民族统战工作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笔者仅以本文纪念建国五十周年红河州彝学会成立十周年。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彰显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也铸造了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1]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动力,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陈文胜 《文教资料》2007,(6):108-109
回顾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和光辉业绩,我们深深体会到,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先进性,长征的胜利是我们党先进性的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科学地把握党的先进性特质,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保持全党高度统一,坚决维护和服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坚决维护党的领导核心,这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最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瓦窑堡会议前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从发现差异到求同存异,实现了从斗争的政治学向团结斗争的政治学的转换.发现差异是政治认知转换的逻辑起点,求同存异是政治选择的现实目标,团结斗争则是并行不悖的政治策略,团结的政治学和斗争的政治学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两大策略支点,也是互动的两大机制.比较而言,团结的政治学更具有中国化的意义,对于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和一个具有显著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超大型社会来说,整个民族、国家和社会内部的友爱团结无疑是最重要的政治学,而和谐的政治学就是团结的政治学在今天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经过的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党和红军在粉碎敌人围追堵截的同时,运用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就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具体形式以及如何对待宗教上层爱国人士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少数民族实际的政策主张,正确地解决了民族问题,为确保长征的胜利,特别是为后来党的民族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数十万红军完成了战略大转移。这不仅是党领导红军取得了军事上的绝对胜利,更是我党自身建设史上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4.
民族问题历来是我国社会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的国情和朝鲜族的特殊历史出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保障了朝鲜族人民在各方面的平等权利,使朝鲜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投入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洪流之中,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5.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适时地转变和调整战略方针与相关政策,从而保障了长征的胜利。在那个特定年代和特殊政治背景下,转变和调整红军的战略方针往往与纠正党内错误路线交织在一起,也与清除各种宗派主义作风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不断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强国梦"包括"强军梦",需要人民军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长征精神诞生于追求中国梦的客观实践,内涵丰富,影响深远。长征精神具有深刻内涵,与瓷都精神的基因特征具有同源性、精神实质同质性和价值追求同向性,对复兴古镇具有重要启示: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凝聚群众力量。  相似文献   

18.
防止和反对宗派分裂活动,确保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保障。十月革命后,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先后同"左派共产主义者"、"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宗派活动和分裂错误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出色地保证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并且,为预防和消除"寡头政治"带来的分裂危险设计了一系列制度方案。列宁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制度设计对各国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均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征组歌》作为一部具有鲜明民族性的声乐套曲,其所蕴含的艺术价值源远流长,对弘扬长征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长征组歌》词曲的艺术创作过程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了北上长征的战略转移,期间路经西部侗、苗、布依、瑶、水、白、畲、毛南、仫佬、壮、土家、彝、羌、仡佬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正确提出和处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同时也探索提出并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对当代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