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无线网络、移动技术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泛在学习环境构建日趋完善。如何适应泛在学习环境中的知识获取、加工和传递方式是科学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科学学习的基础、工具和媒介,科学阅读在泛在学习环境中体现出泛在性、情境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泛在学习环境为科学阅读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满足学习者无缝的学习需求,促进学习者理解科学知识,丰富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和交互,为学习者提供针对性的阅读指导与反馈。但机遇之下也潜藏着挑战,泛在学习使得学习者阅读动机低、碎片化阅读以及阅读效果差等问题突出。为应对挑战,促进科学阅读适应泛在学习环境,师生都应树立泛在学习环境的科学阅读观。科学阅读文本的开发者和引导者应辅助学习者进行深度阅读,并采取措施帮助学习者适应数字化科学阅读。  相似文献   

2.
跨平台、多屏幕消费已经成为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媒介接触新常态,逐渐改变了用户的学习与阅读行为习惯。跨媒体阅读强调资源的立体化、可视化、互动化,强调用户阅读的体验感、泛在化、聚合性。该文从跨媒体和泛在化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分析媒介融合发展态势、数字化阅读理性推广、混合式学习理念传播、互联网思维取向等移动互联网时代跨媒体阅读的O2O特质,构建了基于O2O的跨媒体阅读模式;通过整合O2O要素与MOOCs系统构件,阐释了跨媒体阅读系统构成及其应用技术,归纳了跨媒体阅读的连续一致模式、即时共享模式、连续补偿模式和即时互动模式等四种泛在阅读应用模式,为多屏互动时代跨媒体阅读系统建构、跨媒体学习资源开发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今天提到阅读,人们除了“书”之外,还会想到Ipad、手机、电子书等,也因为这些载体的存在,使得阅读无处不在.随着社会的需求、技术的引导、市场的驱动,“移动数字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冲击下应运而生.文章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移动数字媒体,总结移动数字媒体阅读的优势和弊端,并对移动数字媒体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期,数字化阅读理应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实际效果却与阅读之原本诉求背道而驰,被认为是"浅阅读"。数字化媒介是阻碍深度思维的主要原因,会间接地导致数字化阅读的其他要素发生"劣变"。深度阅读与深度思维之间存在着催生与促进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数字化阅读中深度思维生成的策略,以期提升大学生数字化阅读效果,促进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移动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常见手段。移动阅读的泛在特性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随地阅读的便利,但也增加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本文从阅读材质和阅读设备两方面对移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来源进行了分析,根据教育心理学领域对阅读前指导的研究和计算机科学领域对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研究,给出了移动阅读资源设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数字化阅读因其具有"新颖性、便携性、即时性"等特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如今,数字化阅读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通过阅读获取知识能够提升自身的修养,从而满足自身的对知识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说,除了每天必要的课内专业学习之外,阅读还能够使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7.
王卫波 《现代语文》2013,(8):120-122
数字技术及网络的普及,推动人们的阅读方式正从传统阅读向浅阅读变迁。所谓"浅阅读",目前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更多是与传统阅读相比较而对其加以认识,如阅读内容的通俗、大众化,阅读方式的快速化、浅表化及阅读态度的娱乐化、休闲化倾向等等都是浅阅读的表征。作为社会和技术发展的衍生物,浅阅读现象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浅  相似文献   

8.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化阅读的普及,大学生成为数字化阅读的核心人群。文章以问卷调查作为基本研究方法,选取华中地区两所高校,从阅读时间增量和阅读时间存量角度对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阅读时间增量来看,大学生认为数字化阅读具有较大优势,数字化阅读被选择的概率较高、重要性更强、花费的时间更多,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从阅读时间存量来看,虽然大学生部分发挥了数字化阅读的优势,在信息来源数量、信息处理方式数量、信息共享方式数量、资源收集方法数量、分享心得方式数量、信息反馈方式数量等方面显著优于传统纸质阅读,但是大学生在数字化阅读过程中随机浏览的概率更大,对信息的定制、收集、整理、分享、传播和反馈等相关技术使用不够。由此得出结论:由于对数字化阅读的适应性和碎片化阅读的发展,大学生数字化阅读时间增量已经完成;从阅读时间存量角度来看,虽然大学生部分发挥了数字化阅读的优势,但是大学生数字化阅读技能不足,高校需重视学生数字化阅读中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新媒介的不断涌现,数字化阅读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关键途径。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数字化阅读素养,才能取得高质量的数字化阅读效果。在对数字化阅读素养内在结构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途径,以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强化数字化阅读意识、提高数字化阅读能力、培育数字化阅读道德,适应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淑芬 《海外英语》2020,(8):117-118
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该文通过介绍移动学习的概念和现状,发现以移动设备中可以搭载各种小程序的软件——微信,其受众性和传播性最为广泛,作为大学英语快速阅读学习平台,不仅可以帮助课程的设计者——教师快速实现最高效最贴近学生实际的备课和阅读效果评估,还可以帮助该课程的受众——大外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真正实现该课程的目的——大学英语快速阅读能力的习得.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3G商用的推进和拥有大容量存储能力的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手机正逐步演变成为一个新型的数字阅读终端。利用手机进行电子阅读的全新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普及速度冲击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而这趋势也逐渐为“阅读”进行重新的定义。对于每一个读者而言,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手机阅读和纸本阅读的交互使用、取长补短,才是获得最佳阅读效果的最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阅读的兴起,使国民传统阅读率明显下降。国民阅读遭遇危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新形势下,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应该并行不悖,相砺相长,相得益彰,并据此选择应对阅读危机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海锋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7):12-13,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人们进入了"浅阅读"时代。受浅阅读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缺乏深度思考能力和辨别、批判意识,进而影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为此,"概论"课教学务必实行改革,做到"四个转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移动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移动信息环境一方面使阅读活动更加便利,另一方面也对图书馆的传统阅读方式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移动阅读趋势,高校图书馆应该做出理性的思考,调整服务策略以迎合大学生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出现了多媒介的阅读,传统纸质出版物阅读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现在除了较常见的网络阅读外,还出现了基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移动型电子杂志.在面对众多选择时,人们的文学阅读欣赏水平逐渐降低.面对这一情况,以《One一个》为例,着重论证移动性电子杂志是否可以提高大众文学阅读欣赏水平,具体探索其对于提高文学阅读审美的可行性.基于以下几点进行论证:移动型电子杂志能够给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能够帮助读者深化阅读,其设计更注重用户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种终端产品的日益普及,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获取资讯和信息的一种重要而日常的阅读方式。但数字阅读也有着很多缺陷,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行为甚至阅读态度。图书馆学科馆员应该强化时大学生数字阅读的引导与指导,使他们在数字阅读的同时也兼顾传统的纸本阅读,从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浅阅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阅读在大学校园里蔚成风尚,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模式,并有强化的趋势。文章在分析时下大学生阅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教育体制、阅读接受心理、文化等几个层面,深入剖析大学生浅阅读流行的原因及其危害。指出,由"浅"入"深"的阶梯阅读是构建大学生健康阅读的首选。  相似文献   

18.
关联主义理论在技术发展、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被定位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其核心思想和主要观点适用于指导数字情境下的阅读行为。文章在简要梳理该理论的基础上,用关联的视角再探数字化阅读,并从知识观、学习观、能力观、工具观、资源观的角度提出优化数字化阅读的策略,以期用科学的、符合时代背景的理论指导数字化阅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型的数字媒体的出版及其阅读方式的生成,以一种新的姿态冲击着现代出版业.数字阅读实现了阅读形式的多元化.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出版方式,体现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化阅读的双重特征.数字出版是网络技术和出版技术的融合,是传统出版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和技术补充.传统出版方式与新型数字出版方式的共同存在与相互促进,将给出版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20.
"读书、读网、读人"三种阅读方式各有其特性和优势:读书,即人与纸质文献的信息交流具有不可替代性;读网,即人与数字文献的信息交流具有双重性;读人,即人与人现场面对面的信息交流具有至上性。在个人的阅读中,促进三种阅读方式的优势互补,将使每个人的阅读更加丰富多彩,也对创造每个人的美好人生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