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吴亚峻  汪淑娟 《文教资料》2008,(25):193-19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是思想政治有效性的重要基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观条件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之重要性,是改善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本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尝试对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具体路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就是高校为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及完成创造条件的能动力量,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建设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监控能力。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以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在新形势下,可以通过三种现实路径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建设能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能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方法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必由之路。要通过方法的综合化、人性化、现代化、中国化,来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立体化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一、创新教育方法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在塑造人们灵魂、丰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运而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就是指通过网络资源和平台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生活的教育模式,它具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性、互动性、时效性、开放性、生动性的特点。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应该着眼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高校网络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自我学习和教育体系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规范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理念与举措。其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体、目标、内容、方法的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总体呈现出整体性、多样性、发展性、人本性、生活化等特点。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化、大众化,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陈联娇  汪行舟  温金英 《华章》2008,(20):81-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陈联娇  汪行舟  温金英 《华章》2008,(19):81-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模式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场全新的改革.文章在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特征的基础上,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科学内涵及特点,提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模式,以期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路径的选择直接关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新时代,信息技术发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新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文章重点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分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并进一步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希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理论参考,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孙绍勇  任雯 《江苏高教》2023,(4):107-112
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起着价值塑造、精神涵育的重要作用。培养“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担当。用好红色资源、加强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基本内容,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有着同频共振、融合互动的逻辑关联。科学把握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涵养化育的学理意涵,深刻认识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涵养化育的价值聚焦,着眼当前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探究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涵养化育的优化路径,对于整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资源、优化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具有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同时结合实践,从增强时代感、影响力、长效性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满足了青少年在认知、情感、归属感等方面的需要,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严峻的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必须提高新媒体素养,改进教育手段,充分调动新媒体的有利因素,从而使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进一步的挑战。新形势下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增强紧迫感,在教育内容上增强针对性,在教育方法上探索新途径,以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需要。因此,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形势下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显重要。文章在分析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基础上,探讨了新形势下学生社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新领域和新契机,并提出了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作用的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发展观领航的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丰富的爱与责任思想。进行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系统性和协调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大学生爱与责任教育: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新理念;建立爱与责任教育的长效机制;强化教育者的爱和责任意识;让学生增加爱与责任意识;构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整体互动的合力系统。  相似文献   

16.
责任是人的发展的首要因素和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学是高校培养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的主阵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关注课程体系的建设,而关于责任教育的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加强高校责任教育,对思想政治的教学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进行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反思性教学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现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以及提升职业幸福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来看,在反思性教学运用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化反思意识淡薄、教学反思方法单一、反思性教学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等。因此,在实施反思性教学中,通过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意识、熟练掌握反思性教学方式方法、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反思教学培训体系和注重培养研究型教师等方式,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素质教育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睦相处,这应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内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素质教育缺失。加强生态素质教育,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实性,培养大学生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类意识",引导和促使大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社区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校学生社区的特点,充分认识在社区化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掌握社区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情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是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一种与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相互贯通的、与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密不可分的实实在在的工程。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行为的直接管理者,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高校辅导员,应当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所在,增强责任意识,立足社会需要,立足高校教育工作实际,紧跟时代变化,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开拓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