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枫  柯昌润 《今传媒》2009,(9):68-70
今传媒:张总您好,感谢你接受今传媒杂志的专访,"媒体分账"这个词在今年特别火,很多企业和媒体也都建立了这样的分账模式,"媒体分账"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相似文献   

2.
认识『新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名词。但对于什么是"新媒体",一直比较模糊,并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要么涵盖面过宽或过窄。导致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新媒体"产生和发展摆到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中加以认识,没有把科技背景和媒体属性结合起来加以认识。 "新媒体"概念对新媒体概念,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作过这样的解释:"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这里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出现,是指以前没有出现的;一个是影响,所谓影响就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影响而产生变化的,这两种媒体形态是我们现在说的新媒体。当然新媒体并不是终结在数字媒体和网络媒体这样一个平台上。"  相似文献   

3.
主流媒体应拥有哪些"关键能力" 近年来,都市报等新类型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给<文汇报>这样的传统主流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压力.在社会舆论热点不断出现又不断更新的情况下,主流媒体越来越注重追踪突发新闻和热点话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分析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四大名爹"可谓赚足了眼球。那么,面对此类事件,媒体到底是传还是不传呢?首先,媒体要考虑的是这"四大名爹"叫得是否恰当?依仗自己父亲而做出一些不齿行为,这样的行为确实恶劣。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诸如"天津彭宇案"这样的争议性新闻事件不断出现。这样的事件大都会引起社会上的广泛议论,已经成为新闻媒体须要涉及报道的领域。那么,如何做好争议性新闻的报道呢?新闻事件与媒体本身不应双方唱着"独角戏",媒体应该在争议事件中把握好自身定位于哪种立场。新闻媒体尤其是新闻舆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扮演着社会公共领域的构建者、组织者、评论者、伸张正义者等重要角色。做好争议性报道,首先得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应始终保持着"把关人"这种身份来定位自己,绝对不能让媒体在争议新闻事件中定位的角色出现偏颇。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资讯发达,特别是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媒体记者的"无冕之王"身份面临挑战。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深圳广电集团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就曾问深圳商报记者,"我们记者好像现在没有以前那样被人重视了。"其实,他的发问里折射了这样一些问题,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面对"扎堆"  相似文献   

7.
新论摘编     
<正>"新闻扎堆"并非都值得鼓励"新闻扎堆"现象的出现,首先是媒体议程设置的结果。在某个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报道出现之后,很多媒体的第一反应就是在本地寻找相似的新闻线索,这样既能贴近本地受众,又能参与到舆情"合唱"之中,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舆论搭车"。这种"搭车""傍热点"有一定积极意义。事实上,我们很多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最初都是由一些个案和相关报道推动的。  相似文献   

8.
正全媒体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媒体竞争越发激烈残酷。无论是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权贵",还是网络、微博、手机报、微信等新兴媒体"土豪",无不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找"猛料",挖"独家",以提高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扩大受众群,这样就能在同城、同质媒体竞争中占据高地。然而,一些媒体过分重视新闻的"卖点",导致编发出的新闻稿件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的甚至出现了不实之处,严重的还存在着政治错误、导向问题。这些本可避免的失误给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教训是深刻的,也极大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市民担任记者采写新闻的新闻网站在韩国、日本出现,市民踊跃参与,影响力不断扩大。如韩国的"Ohmynews"、日本的"JanJan"。这一新事物已引起新闻业界的关注。去年6月,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就对此进行了报道。《今日美国》在报道中这样评价: "Ohmynews创造了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它在韩国是如此受欢迎,卢武铉就任总统后第一个接受采访的媒体竟是Ohmynews。" 《圣何塞新闻纪事  相似文献   

10.
潘静 《声屏世界》2011,(8):130-131
现今的互联网环境,受众兴趣高度分散。面对种类数目繁多的媒体,受众不仅掌握"选择权",而且"热情只存在三分钟"--对媒体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总是变来变去。拥有这样受众的互联网媒体,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一些地方性党报中有这样一种"小报化"趋势抬头,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主动降低党报引领当地社会主流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功能和作用,其报道的新闻内容及表现方式日趋娱乐化、低俗化,起不到引领和带动一个地方的精神、主流文化的作用。这种现象一旦长期出现在一个地方的主流媒体包括报纸当中,则会对一地的"媒体生态"产生不良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三昧》2008,(1):20
就在何力即将加盟阳光媒体投资公司之前,这位先当总编辑再当社长的职业经理人毫不讳言经济观察报内部有这样一个口号--"永远找钱,永远找人".当然,这是2007年的事情.由此向前追溯8年,类似的理念已经出现在那些焦灼地渴望成长的媒体中,当时的口号是"资本想圈地,媒体想圈钱",远远没有后来的那8个字琅琅上口,反而透出低俗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诞生给传统的广播电视传播媒介带来了极大冲击,迫使广播电视这一传统媒介纷纷寻求与其他传播媒介融合,共同开创"融媒体"发展的崭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受到了挑战,必须做出相应的完善才能适应当下正在进行的融媒体建设。本文从融媒体、主体意识、受众意识三者的相关概念出发,对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在广播电视编辑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展开解析,对广播电视编辑在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融媒体"下解决问题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新闻失实却屡见不鲜,一则新闻虽然具有可读性,但是发出来以后,被指责与实际不符,这样的情况下,不管是媒体还是身为媒体的编辑,信用度都会降低,不仅如此,虚假的新闻刊发以后,会对新闻受众的判断产生干扰,同时还会给社会造成不可想象的混乱。那么,如何才能杜绝虚假新闻的出现,笔者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视媒体的特性,就是要求有现场,有其人,有其事,使观众直面生动的场景,这样才会具有其他媒体所没有的感染力、亲和力、冲击力.但同时,难免让采访对象直接面对千百万的电视观众,采访对象的言语、表情甚至一个动作,都会给观众留下或好或坏的印象,由此会出现对采访对象的"无意识"伤害.  相似文献   

16.
<正>网络及移动媒体的出现,不仅颠覆了媒体形态,由公共媒体进入到"自媒体"时代,而且也颠覆了传受关系,由传受分离,进入到"传受一体"时代,不仅颠覆了新闻采写,由职业记者进入到"泛记者"时代,而且也颠覆了媒体疆界,由有边界覆盖进入到无边界覆盖。在这样的时代,媒介更加开放,言论更加自由,舆民聚集更加方便,舆论狂潮瞬时涌现。一、新媒体舆论特点1.舆论话题的公共性。网络作为虚拟的公共空间,汇聚了众多舆民和众说纷纭的言论和意见。在这个意见广场上各种意见、言论相互交集激荡。虽然一些话题也会引起网民的关注,但真正形成万众围观,深度参与,表达共  相似文献   

17.
黄金  张娜 《传媒》2014,(12)
正"策划新闻"的概念早些年出现在新闻界。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及社交媒体的繁荣,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由非媒体实施策划的"策划新闻",有些新闻甚至通过网络转载并不断叠加舆论声量,反而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报道议程。由于网络策划新闻的策划者不再局限于媒体,新闻当事人也可以通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科技信息技术的时代,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方便着我们的生活,而且人们也被媒体网络影响着。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人们的需求,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随着科技创新时代的发展,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词汇出现:"融媒体"。融媒体是指运用多种传播媒介的共用之处以及不同的地方,把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加工,做到资源共享。在这样的融媒体时代环境下,对记者的采访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记者在采访模式上必须结合融媒体时代的需要。本文论述了在融媒体时代下记者采访面临的问题及采访创新模式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的媒体形式逐渐出现,并且开始取代原有的传统媒体形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发布以及交流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媒体形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编辑人员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在这一浪潮下也难免受到一定的波及与冲击.文章对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就"微媒介"环境下新闻编辑转型发展的路径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郭平 《青年记者》2007,(19):71-72
李希光在《好记者要超越一夜风流》中这样写到:"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无限制的媒体战时代,正在失去那种恬静、质朴的田园般的生活享受。记者在这样的媒介景观中,失去的是那种慢慢道来的朴实的人性故事的耐性,记者们更愿意当那种花哨的一夜风流的媒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