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的国家。从中国语言国情出发,提高国民语言能力,首要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语言能力、方言能力和外语能力也是重要的语言能力。多语能力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交往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文化繁荣、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需要。从国家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层面,需要从语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是我国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是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方言形成冲击。普通话和方言是共生共荣的语言交流方式,都是汉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推广普通话不能仅仅停留在不消灭方言的层面,更要积极主动地对方言进行保护。本文从语言生态观的视角,论述了保护语言多样性,维护语言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从语言规划的角度对方言保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语言规划是对社会语言问题提供管理对策,对语言问题做出有组织的、主动的反应和调节.普通话的推广(以下简称推普)已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语言文字政策.普通话与方言的复杂关系构成了当今中国社会语言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本文通过分析推普背景下川渝方言节目盛行的原因,提出协调推普与方言保护之间的关系仍是中国语言规划的重点之一,而对方言区讲话人开展语言培训将是协调推普和方言保护关系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普通话是指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方言是地区性的语言变体。鉴于我国多民族、多方言的语言国情,近年来保护方言与普及普通话之间的矛盾日渐升温。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是合作共生的关系,是共生共荣的语言交流方式。本文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和录音取样的方式调查了当地方言的流失现象。同时,结合国内关于方言流失方向的论文,应采取立法、媒体宣传、保护地方艺术及开展方言学术研究等措施保护方言,促进双语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语言学视角看方言电视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的多样性、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角度来看,方言电视节目有助于保持语言及文化的多样性,能调动民众自觉保护和发展本地语言文化的积极性,方言电视节目是普通话节目的有益补充和调剂,不会妨碍普通话的推广;但方言电视节目应把握质量、避免低俗。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南京方言随社会的发展所发生的变化,目的是说明语言态度也存在着“进行中的变异”的问题,而这些变化是可以在社会调查中得到显著表现的。本文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支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做数理分析,从样本推断总体的情况,研究南京方言态度正在经历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社会因素。研究的结果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从中可以窥察我国其他方言在语言态度上的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可以在语言多样性保护、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及方言保护的工作中引起对语言态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言环境与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关系入手,重点讨论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多解性和民族地区语言环境的多样性,特别是因语言接触而形成的民汉双语及其方言间的交互影响,进而通过积极创设丰富多元的汉语环境,消除语言距离,推动民族中小学汉语教育科学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中需要艺术化的语言和旋律相结合,塑造艺术形象,抒发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在此过程中,民族声乐作品离不开方言的影响。方言在民族声乐作品的应用有利于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民族性格和色彩,将方言应用于民族声乐作品中,可以有效提高民族声乐作品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丹巴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地区。县境内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有汉语、藏语、嘉绒语、尔龚语、羌语,藏语中又有康方言和安多方言两个方言系统。丹巴各民族语言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相互影响,形成融合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广西十二个民族中,使用汉、壮、勉、布努、拉珈、苗、侗、仫佬、毛南、水、仡佬、彝、京十三种民族语言.广西的汉语包括粤、官、客家、平话、湘、闽六种方言.各种语言和方言的分布和使用情况相当复杂,不少人是兼通几种语言(方言)的多语人.广西境内主要通行汉语的粤语和官话.众多的语官和方言蕴藏着极丰富的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宝贵材料,对于语言学、汉语史以及民族关系史和地方文化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三都县的地理位置和语言概况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辖三合镇和三合、大河、普安、中和、周覃、九阡六个乡镇.境内分别有水、市依、苗、瑶、汉等民族聚居或杂居.共有人口二十六万四千八百多人.聚居民族的日常生活交往.多采用各自的民族语言.在各民族的交往中,多采用汉语三都方言.汉语三都方言是这地区的族际语.本文对汉语三都方言部分特殊词汇作例释.  相似文献   

12.
文章试图从主体性和多样性的视角,描述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语言政策的发展脉络。所谓主体性政策,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规定的"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所谓多样性政策,是指《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两条规定是中国语言政策的总原则。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待我国的语言政策要做到尊重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注重主体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在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依法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言和繁体字以及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问题,使它们按照法律的要求各得其所、各展所长,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从而切实保障社会语言生活的和谐健康。  相似文献   

13.
方言作为区域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语言生态观同样受到保护。开封、商丘、周口等豫东地区,由于各县市相对距离较近,其方言中的语法特点基本相似,而对于探讨方言的多样性和保护语言生态的重要性来说,与普通话具有较多的相异之处。为此,从豫东方言的语法特点出发,辅以具有代表性的豫东词汇例句等方面来阐述其大众传媒视角下的生态影响变化。  相似文献   

14.
郝冰艳 《文教资料》2013,(25):28-29
我们应该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保护好各地的方言,这两者并不矛盾。语言的多样性应该得到保护,但语言应该是和谐统一的,而并不是排外。地方方言是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中国很多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形式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依托的,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甚至是一种情结。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东北就是不同民族的交汇地。各民族的语言在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接触。满语、日语、俄语等与汉语的接触,对东北方言的形成造成了深远影响。在东北县级以上地方志中包含方言资料的有296部,辑录到方言词58000多条。对这些词进行整理并运用语言接触理论分析,探讨东北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开展汉语东北方言、普通话和其他民族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对研究现代汉语的方言接触现象和成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方言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普通话是在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推广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全国通用语言,也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语言标志和宝贵财富。方言与普通话既有所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应该是互补双赢,双轨并行,和平共处,以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贺州市位于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地区.贺州学院的生源主要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为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我们以贺州学院为例探讨研究多语多方言地区汉语言人才的培养模式,发挥学生的语言优势,培养语言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是声乐艺术不同风格的主要因素.各民族的不同语言特征,便产生了不同声乐风格色彩.汉语是主要语言,但是由于汉语分布广泛,在各地域中形成一系列地方变体- -方言.而民族声乐作品中有许多用各地方言演唱的作品,这就给语言的表达增加了难度,而各个民族、各个地域、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也都应相互融合使民族声乐散发出更多样化得特点.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多民族、多语种、多方言、多文种的语言国情,近些年保护方言与推广普通话的矛盾日渐升温,"一文多语"的讨论也一直争执不已。究竟是该规范语言的表达,使其标准整齐划一,还是应该维持我国的多方言并存的现状?笔者认为,其实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两者的关系问题。旨在剖析普通话与方言的微妙关系,两者实为辩证地统一于我国的语言系统中。探讨两者的关系,对于认清语言的本质、制定我国合理的语言政策、提升国人整体的语言水平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不同的民族、族群或集团,最能代表他们文化的就是他们的语言。当今世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涨.保护语言多样性则首当其冲。而利用语言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加强保护濒危和弱势语言,合理利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都是保护语言多样性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