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节课下来,反思教学过程,总感到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需要进行改进.校园里有个警示牌:“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它既是对学生说的,更是对我们教师讲的.一般来说,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并非难事,难的是按照数学知识的发展线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把好的课案变成好课.课案与课堂  相似文献   

2.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课前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是教学的前瞻性行为,避免经验主义;课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与发现,它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是教学创新的基础和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实施标志着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为我们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反思有两层涵义:一是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二是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反思是针对某一课或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的;学习过程中的反思,是针对教育教学文献的学习或教师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听同行或专家的课)等学习过程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刘正国 《文教资料》2010,(15):149-150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创造情境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如通过创造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即授课心德,既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实施进行的小结,也是从中找出自身教学成功与不足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学反思也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其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目前,仍有个别小学教师不重视教学反思,甚至不知道如何写好教学反思,这对其职业素养、专业化发展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写好教学反思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6.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作者从学生的课堂测验的表现以及听其他同行的课来反思自己的历史教学,并引导和教会学生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期间,高学段语文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力度不断加大。以教育博客为例,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教学反思、教学设计、经典课例等,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它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参考资料;微博平台的主要特点为传播迅速,所以,它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口语课的话题。同时,微博的交互性也较强,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互动和交流。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新媒体的过程中依旧有诸多问题存在,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所以,教师需要严格遵循时代发展规律,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并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强化对学生的监管力度,进而使新媒体得到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堂好的语课,应该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体现其最大的功利性——实现教学任务,又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教师教学构思课堂设计如果忽略了教材特点和学生兴趣,忽略语教材中学艺术特点,忽略其所担负的美育职责,只是枯燥乏味地进行语知识的机械训练,体现不了其审美价值,那么学生怎能对语课产生兴趣?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实践推动了"同课异构"这一教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在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国际教师教育主旋律的背景下,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得到了多方的肯定。对于教师来说,要实现教学反思促进其专业发展的目的,还需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有效的方法和规律。为此,文章结合具体的实例探索如何在实践中运用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中的反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著名教育学家弗莱雷(P.Freire)说:教育和教学是一种“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在课堂教学中,不论教师课前如何精心设计,不论课堂中师生配合如何默契,一堂课结束,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因此,对教学进行反思是必要的,这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学生进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达到理想的专业课教学效果,教师除了在课前精心地备课、试讲、说课,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地讲授,教学前后的反思也是至关重要的.反思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而且对学生主体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本文分别从反思的内容、反思的方法策略和反思的程序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反思性教学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专业课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反思是对知识的内容、重点与本质的感悟理解,是对学生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判断评价,是对问题提出与解决的思维过程与教学过程,是对教学特点、规律与经验的寻觅发现。教学反思,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的重要素质能力,也是开展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学反思,既是理念,又是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反思的理念与方式结合起来,并转化为方法、过程和类型,就是教学反思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往往只强调备好课、上好课,而对上完课之后能否写好“教学后记”,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后记”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写好“教学后记”,  相似文献   

14.
由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反思性教学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现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以及提升职业幸福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来看,在反思性教学运用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化反思意识淡薄、教学反思方法单一、反思性教学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等。因此,在实施反思性教学中,通过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意识、熟练掌握反思性教学方式方法、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反思教学培训体系和注重培养研究型教师等方式,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如同做实验,尽管课前的准备工作已相当充分。思考已到位,计划的制定也非常详细,但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实验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教师不应只满足于把教案写了,课上了,作业批改了,还应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的所得、所思、所感,不断总结,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反思,学会反思,积极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写作课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大学写作课的教学与高中阶段作文训练的脱节,而学生对写作知识的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只能在中学阶段进行的写作实践基础上进行,这使大学写作课教师的教学环节和学生学习写作过程中的需求存在明显的断裂,而这一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大学写作课教师的充分重视,针对这一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无疑对大学写作深的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颖 《高教论坛》2023,(1):49-53
作为教学方法的教育戏剧蕴含着强调认知的具身化、重视转识为智、倡导全人发展等教育理念。其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满足思政课增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强化情景教学、拓展实践教学形式等创新要求。从理念上来说,这是体验思想在教育哲学领域的凸显;从实践来看,其应用有具体的操作案例参照。它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的具体组织和自身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重新反思,转变观念推动高校思政课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成为研究型和反思型的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讲得好,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教师应该反思。课上得不够好,有差距的教师更应该反思。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才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通过哪些途径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呢?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地理教学反思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写好教学反思对教师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写好教学反思,首先要明确反思的内容,其次,反思时要注意及时、实事求是、有后续价值。只要老师们持之以恒,长期积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20.
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必须修炼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我们从课例研究的角度,总结教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在三年前开始关注课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团队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将顾泠沅的“一个课例、三次讨论”的教育行动模式转变为“一个课例、两次研讨、二三次反思”的课例研究模式,主要通过深化课例的三个主要环节——课例设计、课例观察和课例总结来反思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总结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