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菜姆文艺复兴运动”是美国黑人文学艺术崛起的标志。年轻的黑人知识分子开始觉醒,有意识地从黑人生活、传统和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塑造“新黑人”形象。因为对革命思想的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受到影响,人物的独立性格不明确。作家们常把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成作为白人社会对立面的一群怒气冲冲的黑人中的一个。本文试图从人性特点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时期的几个作家和作品。  相似文献   

2.
蔡天星 《师道》2005,(6):33-34
现实中的教师好比是一位崇尚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作家,他呕心沥血的“作品”就是精心设置的课堂教学,而“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学生。现实主义作家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从作家的情感好恶出发,按照作家的意志而不是按照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现实中的社会发展趋势来安排作品人物的命运,这种作品充斥着作低劣的议论和抒情。  相似文献   

3.
[考试标准] 《课程标准》对文学常识掌握的要求是:“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近年来主要针对以下要点出题: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其出处;3.作品中的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课外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背景及作家作品相关评价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性别"这一女性文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出发,以评论者较少注意的人物群体--乡村女性为例.分析男女作家对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差异:男作家注重"性格"的刻画与女作家注重"心理"的探幽入微,男作家的"疏离"日常生活与女作家的"亲近"日常生活,男作家的"理性"书写与女作家的"感性"叙述,其中体现着丰富深刻的性别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5.
老舍结合其个人文学创作实践体验,对文学形式问题一直较为重视,他甚至把作家的写作风格(老舍称之为文调)上升到文学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来认识。老舍从“人与事相互为用”的诗学观念出发。其笔下的人物形象在人与事的相互规定之中,往往表现出多构性的性格,角色的多构性和人物性格的多构性使老舍小说在叙事上具备丰富的故事生成的功能。其叙事作品顺着人物关系而曲折,沿着人物心理活动而展开,随着人物的性格发展与情感变化而推进,表现出“根状”的叙事框架结构。在小说叙事中,流露出集中表现矛盾冲突为主要叙事内容、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以人物对话推进叙事动作的部分特征,这种处理方法使老舍的小说在表现手法上产生明显的戏剧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台湾作家马森是位富有哲学理性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他以存在主义为创作的哲学平台,表现了现代人在工商业社会中的“孤绝”心态,隐含现代人性格、心理病态的“异化”倾向。其作品人物的病态心理隐约带有“世纪末”思潮的痕迹;同时,对“孤绝”心态的表达使其作品具有一种“反讽”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7.
学作品中的人物的命名,大都能体现出作家的匠心独运,具有独到的艺术性。这些人物的命名与作品的内容一起共同为写作的中心服务,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深化主题、暗示情节等作用,使读能够更清楚地联想到人物的性格,体现了作家们的聪明才智。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小说作家对作品中人物的命名都斟酌再三,颇费心思。命名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浅议薛宝钗     
在我国学发展史上,伟大和杰出的作家作品都自觉不自觉的,或多或少地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限制,而曹雪芹更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传统的审美观提出了挑战,他举起了美学理论的旗子,以“真”为核心的审美观。作喜欢的人物不避讳他们的缺点,厌恶的人物也绝不予以简单的丑化,“真”是他至高无上的审美原则。薛宝钗就是这些真实人物中的一员,了解这一人物的性格,发掘这一典型形象的丰富内涵,对理解这一人物形象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理论家把小说里的人物分成不同的“形”和“态”.即“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动态人物”和“静态人物”,这对于创作和欣赏很有启发意义.与此相关.爱·缪尔《小说结构》的第一章.把小说分为情节小说和人物小说。古今中外都有一些小说重在情节的编织,作家按照情节发展的需要来安排人物,人物对事件的反应不是从其内在秉性出发,而是根据情节变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威廉.福克纳这位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卓著的作家,既是最典型的南方作家,也是最典型的现代主义作家,其作品往往以反映人心及其复杂性为主。他的许多小说读来如梦幻一般变幻莫测,折射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现代主义作家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代表作《我弥留之际》采用意识流和多视角的写作手法细腻刻画作品中人物的内心,无疑是对人类无意识内心的一次深刻探索。本文试从精神分析法的俄狄浦斯情结角度出发去分析该小说的灵魂人物达尔的性格,探究其最终发疯背后的动因。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的抒情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评论者的注意和重视。人们交口赞誉作品中浓郁的抒情性和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人性美、人情美,但是,往往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小说的思想基础和作者的创作动机,以至于认为“沈从文是个没有思想的作家”(贺玉波:《沈从文的作品评判(下)》),或把他贬成“说故事的人”(苏雪林:《沈从文论》),或对某些作品的主题感到“捉摸不定”(高云:  相似文献   

12.
我看于连     
于连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的主人公。许多评论者都强调了他的野心和虚伪,把他看作“野心家”和“伪君子”。其实,于连的性格始终交织着良知与野心、热情与虚伪、真诚与作假的矛盾,他在小说中表现出的更多是热情、真诚和善良。  相似文献   

13.
性格在学作品中犹如血液之存在于人体,人物性格是学作品中人物塑造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作品中没有无性格的人物,也没有无人物的性格,本从人物性格的重要性,人物性格的表现,人物性格与典型环境三方面对人物性格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文学小说史上,作家们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在这人物长廊中,巴金笔下的高觉新和王文宣因为作为“老好人”的典型代表而被经常提及。高汪二人虽是同一类型人物,但性格也有异同。本文立足原文文本,对二人性格的异同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与当前文学研究中大量出现的“宏观叙事”相比,本文是一篇“小学”论文。从文本出发,分析作品的情节布局、人物关系设置和文字风格,并结合作家的个人资料,意在论证玩世精神是《西游记》的核心倾向。  相似文献   

16.
六、文学常识与名著【考查要点】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知识梳理】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  相似文献   

17.
《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描写了薄薄和张洪大胆背叛封建道德,为争取幸福婚姻而进行曲折艰难的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在婚姻问题上,作者借张珙之口,响亮地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替同”的口号,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势力,亮出了一面与封建礼教完全不同的旗帜。《西厢记)历史上被誉为元杂剧中“夺魁”、“压卷”(王世贞《曲藻》)的作品,其成功之处在于人物高度集中、故事单纯;但人物形象却丰满感人,其原因在于作家王实有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发掘上。作家在深入把握人物思…  相似文献   

18.
虎妞是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一个性格非常复杂的人物。关于虎妞这个形象,无论过去还是今天,都有许多不同评价。有的评论者认为虎妞是“被侮辱被损害者”,同书中人物祥子、小福子、小福子的母亲、小马、小马的祖父一样,“代表了被吃者的一面”;也有的评论者认为“虎妞始终是一个剥削者的形象”,“老舍始终是把她作为祥子的及劳动人民的对立面来写的”。作者对她“不仅没有同情”,而且“是在捉弄、揶(?)这个剥削阶级的‘不幸儿’”。这两种意见显然都是偏颇的。我们认为,虎妞是一个具  相似文献   

19.
对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评价,历来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是对作品的时代背景难以了解清楚;二是要受到评论者所处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制约;三是评论者自身对作品认识的深浅直接影响对作品的评价,所以,分寸很难把握。对古典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尽管这样,笔者还是认为应...  相似文献   

20.
人物是小说中的一要素。对人物的理解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本文从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中流露出的细节出发,对大卫的性格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大卫是具有双重性格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