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民营企业频频爆发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由于民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劳动者维权意识增强等原因,形成了群体性事件中农民工为主要参与者、围绕着经济利益展开以及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应对民营企业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不仅要及时处理现场情况,而且需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民营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完善相关劳动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群体性事件具有多发性、多样性、有组织性、复杂性和非政治性等特点,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一是加强法制建设,形成预防和控制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制度环境;二是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严格依法办事;四是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五是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情报信息,把群体性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中。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预防和处置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需要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进行分类研究。泄愤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本文分析了该类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民办高校宿舍区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本文就研究民办高校宿舍区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从宿舍管理、学生的"从众心理"和学校政策等角度审视宿舍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解决方案,从而科学引导民办高校对宿舍区群体性事件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中职学生群体性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以及出现群体性逆反心理后班主任可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事件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充分体现出社会控制机制的运行状态.当前,群体性事件日益突出,已成为危害当地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一大因素.本文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特点和处置对策作了初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手机得到广泛应用,中国网民数量不断攀升,微信、微博等软件的普及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有些网络群体性事件开始向线下蔓延,甚至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生产秩序,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实际,以大学生群体性冲突产生的心理原因为基准,通过透析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鼓励理性从众,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分析高校群体性冲突对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影响,探讨解决高校群体性冲突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和改进这一工作的预防和处置措施,旨在为维护高校稳定,为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群体性事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一定地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界定、特点、爆发的原因以及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等方面加以梳理。一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资料积累,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具体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前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出现一些新特点,并对社会秩序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其发生原因涉及经济,政治、管理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因素,本文你从上述几个方面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剖析,力求提出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群体性事件在我国正愈演愈烈,已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为推动法治进程、构建和谐社会,针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采取法律手段去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是理论界与实际部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近年来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进行研究,重点探索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对理念及应对机制的构建。为有效预防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降低此类事件导致的社会伤害、高校不和谐、个人损害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中非群体性突发事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高校非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试图从完善信息收集系统、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危机干预网络、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等4个方面对高校非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是转型期我国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信息传播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息传播在群体性事件中的特点是:呈现出失衡状态,出现“原则不协调”和产生“剧场效应症”。在群体性事件的萌芽、发展、激化的整个过程中,信息传播依次起到镜子效应,催化刺效应和石子效应三种效应。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信息传播观念。堕距”、信息传播法制缺位和协调沟通机制滞后。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发高校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相当复杂,有时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地震、台风、洪涝、火灾等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和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社会性问题的辐射和影响,高校内部管理与服务问题,大学生心理情感问题。高校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突变性、复杂性等特点。许多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可控、可防的,因此,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工作。要构建预防体系,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教育管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如果应对及时,处置得当,就可能化解危机,平息事态,维护学校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16.
高校危机具有"泛火山效应",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误读性及扩散性等特征。根据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转折点的分类与特点,高校应通过隔离矛盾体、表明态度、信息公开、唤醒自我等方式,加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转折点的管理;通过中介性力量介入、协调疏导、厘清现实、形成合力、环境修复等策略,防止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展为群体性危机,努力将危机向机遇转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与冲突的高发期,群体性事件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破坏性也显著上升,呈现出了一种向非现实冲突转向的特点,通过冲突释放敌对、不满的情绪成为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目的,对社会秩序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对群体性事件的非现实冲突转向进行研究,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和社会背景因素上找出这种转向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降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破坏程度,维持社会长治久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村社会稳定的突出的因素。通过分析永州市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和原因,总结预防和处置衣村群体性事件的经验,提出预防和处置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即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高度关注民生;坚决强化“抓旱、抓小、抓苗头”的思想,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牢牢抓住“综合治理”这一手段,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  相似文献   

19.
以综合反映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处于变革过程中各种现实矛盾、社会问题和体制政策缺陷的产物——群体性事件为视角,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思考中国在法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在中国厉行法治过程中社会基础缺失的原因,探索培育法治社会基础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入急剧变革的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上升的趋势,并表现出利益主导性、主体多元性、行为过激性、事件反复性等特点。造成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根源既有政策滞后的体制原因,又有官僚腐败的政治原因,同时也有部分群众观念落后及人为干预的社会原因。为此,需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机制、科学的预警机制、控制有力的处置机制、合理的减压机制等,以有效、及时、平稳地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