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并非是生活在被理论所包裹起来的真空中,如果我们要真正去认识教育和理解教育,恐怕唯一的出路还是要回归日常生活,在教育的日常琐碎中去洞见和理解教育的各种真相,包括宏大叙述是如何以一种霸权的方式去形塑人的生活,规训人的精神,乃至构成对人的身体的压制。这一自下而上的分析路径,其旨趣并非仅仅是所谓的解构,而是在解构中的建构。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在“热点与冰点”栏目中开辟一个小版块———聚焦教育的日常生活,把评析视点转向我们每个人习以为常的教育日常生活,希望以此来唤起大家对诸多教育命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做反思型教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并非是生活在被理论所包裹起来的真空中,如果我们要真正去认识教育和理解教育,恐怕唯一的出路还是要回归日常生活,在教育的日常琐碎中去洞见和理解教育的各种真相,包括宏大叙述是如何以一种霸权的方式去形塑人的生活,规训人的精神,乃至构成对人的身体的压制。这一自下而上的分析路径,其旨趣并非仅仅是所谓的解构,而是在解构中的建构。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在“热点与冰点”栏目中开辟一个小版块———聚焦教育的日常生活,把评析视点转向我们每个人习以为常的教育日常生活,希望以此来唤起大家对诸多教育命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生活数学的意识,增进对生活数学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但在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的制约下,目前的课堂教学仍以课本为主,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严重脱节。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  相似文献   

4.
张广学 《考试周刊》2011,(62):188-188
化学是一门源于对生活的总结和升华并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化学教学,要选择身边的事和物。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无处不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一是指数学活动应当在生活场景和模拟情境中展开。解决真实的数学问题;二是强调由幼儿日常生活或游戏中的问题引发幼儿的数学活动;三是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现结合以下几则案例,谈一谈我对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在"师生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成为舆论主导的情况下,要求学校管理按照"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提升人"的大目标实行人性化管理,无疑是一种正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但是,我们必须深刻地理解人性化管理,谨防对人性化管理的误读。我们不能认为,一说要实行人性化管理了,就要一切听教师的,凡事都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学校的规章制度都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去制定教师只  相似文献   

7.
在孩子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在每一具体场合、每一具体问题上,父母都要留心,要于细微处去理解孩子。以己之心去“想当然”是要犯错误的。教育事例这是新近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注重所学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将数学问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这样不仅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大大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与升级,继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工作、生活结合起来,在细节上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处。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地深入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知识性的矛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化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的冲突等等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就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观念的细节中,在认知的过程中被人理解掌握,在个体感情上要充分理解并做到主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一、教材简解本活动设计是围绕"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展开活动的,在此活动中我们不仅让幼儿去发现去注意我们生活中的数字,还切身的让幼儿感受到了我们生活中数字的巨大作用,让幼儿发现数字已经和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了。二、目标预设1.发现生活中常见的数字标记。2.初步理解数字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感知数字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