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世界资不主义体系的运行和发展是不均质的,它是以“中心”(发达资不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的并存为鲜明特征的,表现为“发达”与“不发达”两种异质状态。随着世界资本主义经资体系的发展,随着经济日益主球化及真相关的发展意识的产生,以及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问题研究的深入,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结构的研究,特别是从经济方面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结构进行研究,日益成力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一、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结构形成原因的分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结构由“发达”与“不发达”两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社区建设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与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社区建设”,最初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为解决饱经战争创伤的经济不发达国家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对策,企图通过建立一种“社区福利中心”来解决不发达国家基层的社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实践很快证明了这种构思的局限性。以后几经演变,在50年代联合国机构的参与制定下,以“社区建设和发展计划”代替了“社区  相似文献   

3.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所处的“潮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适应形势;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当前世界社会主义已走出低谷,正在走向高潮。主要依据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巳成功地回答和解决了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原系东地区的社会主义力全正在复兴和崛起;发达国家共产党已稳住阵脚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大萧条,打破了西方学术界“轻蔑缄默”的局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最初的“复兴”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在欧美广泛传播,出现了力图“沟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取向,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受到了来自西方“正统”经济学的更为频繁的非难和攻击;从6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学者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入再度“复兴”阶段,这次“复兴”,除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之外,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思想形成史这两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8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新的取向  相似文献   

5.
“再生产理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学校教育不平等问题而形成的著名理论范式。用这一理论研究中国教育问题时,研究对象必须具有本土特点;需要转换理论视角和话语方式;研究立场要致力于将学术使命和社会理想的实现充分结合;研究方法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事实分析,以有效分析和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实现理论的中国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定量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借鉴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对青岛市现代化水平展开实证研究和综合评估。运用“英克尔斯一同响”指标体系对青岛市第一次现代化绝对水平进行测评,运用“中国发达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和“20世纪9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指标体系”与青岛市第二次现代化进行相对水平比较。综合评估认为,青岛已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完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末以来,在起始阶段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否定,还恰恰包含着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经济全球化,从其发展的趋势上讲,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一步发展在地域上的极限;它的发展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8.
为社会服务:现代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大学职能的每一次扩展,都是顺应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象牙塔”向社会迈进一步;高等教育与社会结合得越紧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就越大,这一点已为德国赶超英法、美国赶超欧洲所证明;从教育发达到科技发达,再到经济发达并形成三者良性互动是一条符合规律的发展道路。在我国,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产生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范围看,60年代开始,中经70年代的发展,至80年代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进入了一个新科技革命时代。社会和生产领域的变化激起了从国民教育上进行根本变革的现实需要。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家们认为“科学——主产”的公式已不再适应时代需求了,达成了“科学——教育——生产”的共识,认识到“教育”作为这个公式里的一个中间环节,就是要提高就业人员的教育水准和素质标准。在社会服务机构模式中,大学教育的使命是对社会的基本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在一种广泛的条件下,造就专业人员的作用可以看作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理论中,科学地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江泽民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提出了“世界多样性”,“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的新观点,以及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新理念,并对社会主义现实与共产主义理想作出了新的解释,既是对现实社会主义走出低潮的科学探索,又是我们深入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明达谈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本栏编辑宁杲在日前上海召开的“经济发达地区职教发展研讨会”上,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就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表了谈话。王明达指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些地区发展职业教育要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长期存在的失业、通货膨胀等“滞胀”问题,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矛盾、贫富悬殊、社会民主及公正问题越来越严重。试图解决这些“反常”和“危机”的经济学理论纷纷产生,成效却很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价值观念进行彻底的批判。西方绿色经济学(Green Economics)则相反,完全抛弃了传统经济学逻辑体系,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与主流经济学范式截然相反的后工业社会经济系统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开始,到现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不能把“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等同于经济全球化,但它却是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前提。马克思用“世界历史”的眼光研究经济学,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发展。马克思在构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曾打算专门研究世界范围的经济关系问题,虽未能如愿,但却奠定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与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所带来的世界体系格局的变化相伴随的。从“依附论”到“世界体系论”,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经济全球化的探讨,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的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14.
关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若干指标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在对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若干关键性指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指标 ,提出了我国发达地区“十五”时期和 2 0 10年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标设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早年和晚年分别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层研究,并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天才预言。从世界历史体系看,人类社会是按照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而个别东方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是对五大社会形态理论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如果认为文盲只是第三世界的问题,那就错了。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经过了几代实施普通教育,但却出现了“文盲层”。这个“文盲层”,被西方社会学者称作“第四世界”。然而这个世界里的文盲问题,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很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立足于“世界历史”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广阔的新视野、新方法,分析研究处在“世界历史”下的中国国情,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第一次科学和系统地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在“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活动理论正引起幼教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要解决活动课程、活动教学以及儿童创造性发展等问题就离不开对活动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一、活动的含义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从哲学层次看,人的活动是指人作为主体,能动地与外界物质客体和其它主体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了人、社会和历史的现实。人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①。人的本质是活动的,人必须通过活动来弥补自身的“未确定性”和本能的匮乏性;人是通过活动建筑自己的“世界”的;人是通过活动沟通“现象世界”和“现实世界”的,…  相似文献   

19.
美洲社会学家在30年前首次提出,可持续或不断增加的国民经济增长并不必然构成发展,或预示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安德烈&;#183;冈德&;#183;弗兰克在1967年出版的《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和不发达》一书中,首次对活尔特&;#183;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异议。沃尔特&;#183;罗斯托的现代化理论认为这两者之间联系,而且这一理论被广泛认为是国家社会经济变革的一条普遍道路。冈德&;#183;弗兰克注意到,和发展一样,不发达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个过程。两个过程同时出现,每一个过程都反映了另一个过程。冈德&;#183;弗兰克继续写道:这种双重现象不仅出现在各国之间,而且还出现在各国内部:一些地区得到发展并非走向繁荣,另一些地区却日趋衰落,人口减少,失去资源和动力。正如冈德&;#183;弗兰克本人指出,哪一种观点都不是全新的;舒彼得许多年前就已提到过经济体制中的骚动,并称之为“创造性破坏”。冈德&;#183;弗兰克的贡献在于他提出,发达与不发达这两个过程紧密相连,一个地区吸收了另一地区维持发展和变化的必要元素,以牺牲另一个地区的代价谋求自己的发展。一个地区通过使另一地区“不发达”得以发达。按照他的观点,不发达不是工业化和都市化前普遍出现的自然状态,相反,它是在外来的社会经济力量压倒社会结构的内部动力并使后者居于从属地位时出现的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虽然他在分析中从未考虑过环境因素,但是环境问题就隐含在其中。通过将不发达和发达本身联系在一起,冈德&;#183;弗兰克重新对全过程进行了概念化解释,将它从罗斯托构想的无限可能性的单线轨道改变成为中心国家和周边国家之间永恒的不平等关系。在不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会伴随着作为工业化和都市化社会特征的社会等级同时出现。然而,处于从属地位的国家不会得到发展,而且不发达,这会使边缘国家的社会等级和社会混乱走向极端,而处于核心的那些国家对些却一无所知。简言之,冈德&;#183;弗兰克在暗示人们,真正的发展作为其自身物质基础、生产体制、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必须符合社会结构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条件在众多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新世纪关注的热点。而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热点中的焦点问题。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在2l世纪的不断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思想理论研究的深入,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国际化问题予以关注。深入探讨该命题的内涵,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举措,有助于制定止确的方略,更好地迎接“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参与世界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