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英汉并列连词在语义、结构和功能上的对比,总结出英语的并列连词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需要,而汉语的并列连词则侧重于语义上对并列的强调。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97):78-79
本文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并列连词的误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本族语学生在并列连词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并列连词时会省略必要的连接词或不能恰当使用并列连词;(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误用并列联系现象大致可归为:多余的并列连词,误用的并列连词,并列连词连接的不合语法的句子结构及并列连词的缺失四类。  相似文献   

3.
“既”最初是表示“完、尽”义的动词,后来逐渐语法化为时间副词,相当于“不久、已经、本来”等,并进一步语法化为范围副词,相当于“完全、全部”。“既”由“已经”义的时间副词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并列连词和原因连词,作并列连词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作原因连词表示推论的前提。句法位置和语言环境的变化是“既”发生语法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对等问题属英语中的一类“小语法”现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极易被忽视。本从相比较的部分必须对等,并列连词和关联连词连接的词、词组及分句必须对等等几个方面对这类语法现象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关联词语中以连词居多。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具体探讨了十多个因语法重新分析凝结而成的连词。这类连词可分为并列式、附加式、压缩式三种。  相似文献   

6.
对等问题属英语中的一类“小语法”现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极易被忽视。本文从相比较的部分必须对等,并列连词和关联连词连接的词、词组及分句必须对等等几个方面对这类语法现象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英语并列连词是在一个句子中连接词、短语及分句的重要的语法项目,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如何恰当的运用它们是英语学习的难点之一,本文通过偏误分析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并列连词误用进行分析,试图明晰学习者在并列连词的运用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连词用来来连接词语或分句,帮助表达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并列连词是连词的一个小类。目前,专家学者在研究汉语虚词的时候,大多是从语法的角度研究的。其实虚词是有语义的,只不过虚词表达的是短语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虚词的语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为了表态同类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动作而把两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的词、短语或句子等成串排列构成的结构序列称之为平行结构。从语法角度看,平行结构属于由并列连词连接而成的双项或多项并列结构,其并列成分属于同一语法层次并具有相贩句法功能,而且在结构形式上也要求具有某种一致性,故平行结构又叫做对称的并列结构。本正是从语法角度出发对平行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联连词分关联并列连词和关联从属连词两类。词与词或句与句通过关联连词的连接在结构上更紧凑,逻辑意义也更清晰。一、关联并列连词1.neither...nor...既不……也不……Neither have I studied Russian nor shall I do so inthe future.我没学过俄语,将来也不打算学。2.both.  相似文献   

11.
并列连词and在英语中使用相当广泛,它可用来连接语法作用相同的词、短语及句子。除表示并列关系外,还有以下几种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2.
今文《尚书》中的连词已构成传世典籍最早的连词系统,已出现表示并列、承接、假设、因果等语法关系的同义连词群。连词词形以单音节为主,亦已出现复音化的趋势。单音连词声韵多有一定的联系。今文《尚书》连词主要来源于实词的同音假借,也有一些源自动词、副词、介词的进一步虚化。  相似文献   

13.
佴启龙 《初中生》2008,(5):53-54
并列句是由and,but,or,for等并列连词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有关的简单句连在一起而构成的句子。其结构为:简单句+并列连词+简单句。并列句是初中英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常考知识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如果"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假设连词之一,该词始于唐代,从其构词法来看,"如果"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同义语素并列。假设连词"如"早已存在,"果"则经过一系列语法化才沾染上假设义,并于宋代最终形成表示假设关系的专职连词。在这一过程中,词语的双音节化和类推作用是其发生语法化的主要动因和机制,且明清后这一用法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5.
"及"是中古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连词之一,其语法功能十分完备。"及"具有如下特点:属于非定位连词,可以连接体词和谓词,且连接项具有事理顺序,可以多项连接,连接位置不固定。"及"的演化路径为:及(动词:追及)>及(伴随动词:参与)>及(并列连词)。  相似文献   

16.
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是一部系统地解释"语词"即"虚词"的著作,在中国语言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和重要的学术价值。书中明确标明是并列连词这一术语的只有一个并且只出现了一次,即"连及之词",根据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得知,书中属于并列连词的还有"与、以、爰、越、为、维、惟、有、及、而、如、若、之"这十三个词。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中的多项并列词语,是由语法地位平等、结构基本相同的三个或三个以上部分组成的。多项并列词语之间通常用顿号隔开,也可以用顿号和连词“和”连接;但有时需要错杂使用顿号、逗号与连词“和”。本文拟对这方面的用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的高考备考中,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并列连词与介词的用法不重要,以至于忽略了这方面的备考。实际上,并列连词与介词现在已经成为语法填空题经常考查的两个考点,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对此重视起来,科学高效备考。  相似文献   

19.
and最常见的用法是作为连词,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表达平行的语义。但是and还可以在句子中根据前后不同的搭配关系而产生并非并列的语法关系和意义。如下面一则对话:  相似文献   

20.
【考点指南】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句子或从句的词。连词属于虚词,在句子中不重读,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根据连词的作用,可分为并列连词、从属连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