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处罚"作为一种具有警示作用的教育手段,在师生交往中的运用已经"司空见惯".提及"处罚",人们总是联想到学生敌意的目光、设防的心灵:教师蔑视的眼神、愤怒的吼声:还有"停课"、"罚站"、"罚写"等名目繁多的惩戒样式……然而,处罚不应只是"雷霆万钧"的"硬气功",更可以是"和风细雨"的"软太极";罚应该有一种"随'纠错'潜入,润'改正'无声"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2.
周启缘 《科学启蒙》2012,(3):98-101
食人花王国总部热闹非凡。"这个小杂种,形象怪异,脾气暴躁,不知是哪个星球派来的间谍。"哈哈司令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我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难道外星人企图夺走这块风水宝地?得赶紧防备起来,加强海、陆、空的24小时巡逻、监控。"歪歪军师一脸狐疑地吐出他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徐涛 《四川教育》2010,(6):32-32
提及野性,很多人视为洪水猛兽,认为其意味着野蛮、暴力,是恐怖的前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野性与暴力无关,更不提倡伤害。野性是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的果敢、正义、纯朴与个性的自由发挥。野性也可以是“温柔”的。  相似文献   

4.
温柔的征服     
张丽钧 《教师博览》2005,(12):49-49
那天,她去新接的一个班里上语文课,结果发现班里一个的男孩没有带书。她问他为什么不带书?是不是不知道今天有语文课?男孩说他忘了带。同学们笑起来,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有健忘症.”“老师,他一贯这样,快别在他身上浪费时间了。”她笑笑,没有再说话。第二天,她照样到班里来上课。扫视了一眼课堂,发现那个男孩的课桌上依然空空如也。她没有发作,平静地宣布“上课”。同学们喊“老师好”,她回礼说“同学们好”。要讲课了,她却发现眼镜没有带。衣兜里没有,教案夹里没有,到处都翻遍了,还是没有。她十分不好意思地说:“同学们,真抱歉呀,我忘了…  相似文献   

5.
温柔的征服     
沈秀芬 《中国德育》2005,(12):55-55,79
【案例】:小华是一个生长在不幸家庭中的小男孩。妈妈是爸爸从云南买来的.婚后感情不合,生下他后就跑了。爸爸从来不关心他的学习、表现.每天把他送到学校了事。可怜的孩子得不到一丝亲情和温暖.却养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完成作业,和低年级小朋友打架.欺负班里女同学等等。  相似文献   

6.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对此提出了另一种看法: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处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处罚,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手段,自有它生存的基础,自有它合理、积极的一面。理论上,罚是奖的对立统一面,有奖就有罚,只奖不罚,就无所谓奖罚  相似文献   

7.
张青是东方红幼儿园的园长,有一次她去中一班抽查,发现教师李艳在打电话,便对李艳训斥道:“园里三令五申不许上班期间打电话,你不知道吗?看看你是怎样管理孩子的,班里乱七八糟的!再这么干,就别想评优了……”  相似文献   

8.
许多父母常会为了宝宝的闹情绪,而伤透脑筋。面对孩子不当的行为、举止时,做家长的应先了解其原因,再以适当的方法处理。但如果孩子以丢东西、打架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时,父母就需适当给予处罚,让孩子了解他的这些举动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9.
曹新民 《班主任》2009,(6):42-43
1.微笑倾听,让家长宣泄。学生小正翻墙出去上网,我费尽辛苦地把他找回来,通知了他的家长。谁知家长到学校后,不仅不感谢,还不分青红皂白地向我大发脾气:“学校怎么搞的?围墙这么低?管理这么差?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们承担得起吗?”  相似文献   

10.
黄新建 《班主任》2002,(7):43-44
提起处罚,早就是众矢之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毫无立锥之地。但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手段,自有它生存的基础,自有它合理、积极的一面。理论上,罚是奖的对立统一面,有奖就有罚,只奖不罚,就无所谓奖罚分明。实践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只奖不罚,只不过是罚的内容与形式不同而已。由于我们忽视处罚艺术,致使处罚表现出较多的负面效应,被贬得一无是处。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10,(11):113-113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合上书,我忍不住轻轻叹息,减去20年,我们也是孩子,为什么会离孩子的世界那么远呢?我们的那颗“温柔之心”失落在哪里了?  相似文献   

12.
何烨 《考试周刊》2011,(3):232-233
“温柔是一种智慧,温柔是一种幸福,温柔是一种武器.温柔是一种勇气,温柔是一种魅力,温柔是一种力量”。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段对温柔这种性格的描写。在宝轮中学担任班主任这一年来,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受学生爱戴的好班主任,不管你是男性班主任还是女性班主任都需要用自己如水的温柔去教育孩子,去触及他们的心灵.去感化他们。  相似文献   

13.
电影《妖怪人类贝姆》的宣传刚结束,他又投入了新单曲之中。在棒球场上打出了梦寐以求的本垒打,却也在人生舞台上完成那般绚丽的跑垒。而他去说,自己有些笨拙,在爱情里不善言辞只爱行动,他是龟梨和也,粉丝心中最美妙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温柔的教鞭     
讲台上躺着一支教鞭,一个年轻的教师举起了它,它在黑板上发出“凿石头”的声音。下课的时候,淘气的学生把它摔到地上猛“啐”。  相似文献   

15.
规则也温柔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思想尚不成熟,意志比较薄弱,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较差,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能力也不强。因而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相关规则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应该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越发觉得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必张牙舞爪,不用大呼小叫,更不必身披重甲如斗士一般,他可以气定神闲,可以和风细雨,在谈笑间化解诸多矛盾.与其让抱怨变为自己的心理垃圾、让牢骚成为挥之不去的痛苦,真不如只顾风雨兼程、义无反顾.因为:爱,是最温柔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杨新春 《教书育人》2009,(12):39-39
女性的温柔在于善良、宽容与含蓄,然而在许多女教师的身上,却很少见到这些让人怀恋的东西。她们中的很多人未老先衰,神色疲惫、愁眉紧锁、步履蹒跚,言辞声嘶力竭,体罚学生,辱骂他人,毫无美感可言。教育如果没有了“温柔”的成分,势必会走到僵硬的极端。或许某些女教师认为威权是管理孩子最有力的武器,因此就收起了温柔,逐步将自己塑造成“严师”形象。岂知缺少了温柔的威权,只能换来表面的服从,得到的却是孩子们内心的憎恨。难怪在学生眼中,“小龙女”变成了“美女蛇”。  相似文献   

18.
温柔的风     
昨天,吹了好久的风。 我穿着白衬衣站在公交站的人潮中,穿着白球鞋站在熟悉可爱的校园一角,走在社会和学生时代的交叉点,感到一股温柔细腻的情怀,也听到风里流淌的浪漫。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天地》2013,(12):F0003-F0003
一群从小生活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宁静小镇的孩子渐渐长大,步入了懵懵懂懂的青春期。在那些纯净美好的青春里,女孩偏执、倔强,曾欢笑、哭泣过……而男孩在女孩最脆弱敏感的时候,默默守候着心爱的女孩。  相似文献   

20.
唐玉明 《四川教育》2006,(12):48-48
北京的吉亚春老师来泸州讲学。课后.我听到孩子们边走边说:“这节课真有意思!”“这位老师上课真有趣!”我暗自感慨:还有什么评价比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赞美更真实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