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路花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  相似文献   

2.
思路花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佳才能区,除非他是白痴,要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竞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中国“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人生格言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中科院某院士说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科院院士杨淑子先生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化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就垮。”也有人说:民族人文精神有如茫茫大海中轮船上的压仓物,有了它在大风浪中也不易翻船。中华民族的历代贤良,就是有深厚的民族人文精神,所以能流芳百世,令人敬仰。富有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每一句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4.
思路花语     
读透一堆书;擅长一项谋生的技术;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心存一份美好的情感;做一个好人。——一生应该做的5件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  相似文献   

5.
中科院院士、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精神,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传统,没有文化精神,则不打自垮。”111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而人文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这片土壤,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民族传统文化是人文精神的“根”和“源”,根深才能叶茂,源深才能水洁。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则不打自垮。"学校亦是如此,一所学校如果具有能为广大教师所认可的学校文化,并让它融入每个师生的血脉中,让他们自觉践行这种校园文化精神,把弘扬学校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那么这所学校不仅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必将会培养出有特色、有创造力的莘莘学子。我校是一所地处闽西南交界处的农村小学,先后被授予"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漳州市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漳州市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文化,不打自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职业学校应立足职教特点、学生特性、时代特征和专业特色,依托教育科研之力,熔铸校园文化之魂,绽放"七彩德育"之花,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德育品牌。  相似文献   

8.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民族,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打自垮。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这项活动的实施,可以说是如清风涤荡校园,于无形中净化着每一个人的心性。  相似文献   

9.
黄高松 《现代语文》2013,(10):105-106
中科院杨叔子院士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人文精神,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科学是立世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可见,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但在中职学校,一方面,前期受到初中语文教学为了适应应试教育,注重成绩,忽视学生情感教育和引导的影响,后期受到生源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学生精神匮乏,心灵空虚,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人性,形成健全人格。新世纪对教育提出新要求,我们要培养的是勇于开拓进取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且需要较高的人文素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杨叔子院士语)”。中华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培育国民人文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这一论述是对教育战略地位的高度概括。如何才能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造就跨世纪新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对世纪呢?我想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使这一理论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在现阶段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就会一打就垮;如果没有理论旗帜便会不打…  相似文献   

12.
浅谈如何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一般分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一个科学的时代,不懂科学将寸步难行,而不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将显得无知而无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和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坚持并完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内容。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方面要在原有德育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强用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教育,另一方面更应该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道德水平,塑造个人品格,提高自身修养,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关莉薇 《农村教育》2005,(12):42-43
素质教育应是以全部人类文化为基础的教育.它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统一为基本特征。杨叔子院士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科技,就会落后,就要挨打;但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就会异化,就会不打自垮。”杨院士这番话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进行个文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正>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一个民族文化的存在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志。没有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是一个不打自垮的民族。几年前,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曾经语重心长地对青年人说:"一个国家的强大和信誉,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的实力,还应该表现在民族的素质和道德的力量,而且我以为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更为长远。"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已经到来 ,这将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纪 ,也将是中国人民实现世代梦想、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光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纵观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 ,谁创新 ,谁就前进、就发展 ,谁不创新 ,谁就倒退、就落后 ,最终不打自垮。创新如此重要 ,但创新的基石在哪里 ?在教育。国际 2 1世纪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明确指出 :“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重视人文教育的呼唤。中科院院士、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于先生撰文指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几乎毫无例外地强调人文精神的教育,这是因为“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打自垮。”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五重五轻”(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的弊端,“轻视素质,忽视人文,急功近利,不顾长远,不问战略,危害极大。”有鉴于此,杨先生提出“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使诗词教育成为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1999年9月,中华诗词学会、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全国第十二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会议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为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诗词界、教育界同仁共聚一堂,围绕在大学校园中如何开设诗词课程,如何开展诗词创作活动等具体问题,商讨促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大事。 让中华诗词大步走进大学校园,需要所有高校的积极参与;努力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需要高校所有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关注。因此,我们特刊登《应  相似文献   

17.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课堂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现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谁创新,谁就前进、就发展,谁不创新,谁就倒退、就落后,最终不打自垮.  相似文献   

19.
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与一定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或中心任务相联系。它受社会主要矛盾的支配,与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在性质上是根本一致的。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之间在性质和内容方面都存在从属与包含关系。对民族问题实质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他在刚走上推销岗位时,曾饱尝失败之苦。他干的活儿是以业绩计算收入的,没有业绩,一分钱也拿不到。他上班不坐车,中午不吃饭,更苦的是,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只好睡在公园的长凳上。但是,他的精神没有垮。每天清晨5点左右,他就从长凳上爬起,迅速地梳洗之后,就从这个"家"徒步去上班。一路走得都很有精神,遇到别人,还热情地打打招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