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一、教材解读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结构清晰,首尾呼应,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老师,向自然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一、教材解读《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课文,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结构清晰,首尾呼应,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等方面向动物学习的几个例子,具体说明了人类以生物为老师,向自然学习的过程。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获取知识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二、目标预设文,概括课文3、4、5自然段段意。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相似文献   

3.
鸡蛋捏不碎     
一天,我看到一篇小说上说:有一个大力士,他能打烂石砖,折弯钢条,可是让这位大力士捏鸡蛋,他却捏来捏去捏不碎。我看了半信半疑,决定找一个机会来试验一下。机会终于来了!一天,妈妈买了一篮鸡蛋,我便向妈妈请求要一个鸡蛋做试验。经过我苦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老师"》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有关仿生学的科普文,意在向学生展示"仿生学"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但课前与学生交流,很多孩子竟然对文中的科学术语"流线体""薄壳结构"了如指掌。就连文中没有提到的"仿生学",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也一语道破。更有甚者,像拉家常一样告诉我:英国一飞机制造公司成功制造出一种几乎能垂直起落的鹞式飞机,完全是受到跳蚤的启发;昆虫屁  相似文献   

5.
6月19日晴 上课了,王老师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教室,脸上带着几分若隐若现的坏笑。突然像变魔术一样,拿出一颗圆溜溜的鸡蛋,神秘地问:“如果我使劲地捏这颗鸡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相似文献   

6.
“吃早饭啦!”今天的早餐有些什么呢?一杯牛奶、一个鸡蛋,还有一碗面。我一边吃着面条,一边用手捏了捏鸡蛋,想着把它给捏碎。不料,我捏了好一会儿,都不见裂缝。难道是我的力气不够大?  相似文献   

7.
一、从一次“失败”的预设引起的思考 在一次COP教学研讨活动中,小何老师设计了一段生动的教学情境—清一名学生将一只鸡蛋放在手心用力捏,试试看能否把鸡蛋捏碎,由此引入压强的教学。毫无疑问,这段设计是非常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然而,课堂上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学生用的是双手,而不是单手,鸡蛋当然被捏得粉碎。  相似文献   

8.
一位教师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正专心致志地向学生介绍有关仿生学的知识,科学家怎样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怎样根据大头鲸"流线体"的外形改进船体的设计……突然间,一只蜈蚣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它正在教室的窗帘上灵活地爬来爬去.  相似文献   

9.
一位教师教学《人类的老师》一课,正专心致志地向学生介绍有关仿生学的知识,科学家怎样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怎样根据大头鲸"流线体"的外形改进船体的设计……突然间,一只蜈蚣进入了教师的视野,它正在教室的窗帘上灵活地爬来爬去。  相似文献   

10.
我过去写过一篇题为《语文老师可以向唱歌老师学习教法》的文章,主要讲阅读教学,发表于1993年第1期《小学教学》。时隔14年我又来写一篇《教小学生作文可以向美术老师学习》,是专门谈作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仿生学是指人类模仿自然界生物的某项功能,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一门科学.自汽车诞生之日起,汽车设计师们就没有停止过仿生学在汽车设计领域中的尝试与应用.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物的认知能力进一步加深,生物某些功能的优异性也更加为人类所了解.因此,重视仿生学在汽车造型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势必会将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本文分析了仿生学的内涵与汽车造型仿生设计的分类,阐述了仿生学应用于汽车造型的意义,最后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仿生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都静静等着成老师上课。一会儿,成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比力气游戏!我们的对手是个很特别的家伙!”“是与谁比赛呢?”同学们都急于想知道这个神秘“人物”。只见成老师从兜里掏出一个鸡蛋,一本正经地宣布:“就是这只鸡蛋,咱们就和它比一比,看谁能把它捏碎!”同学们一听全乐了:捏鸡蛋,太简单啦,这不是开玩笑吗?“那谁来试试?”成老师笑着问。接着老师说明了游戏规则:第一,不能用指头去捏;第二,必须把鸡蛋放在手心里,靠整只手的力量去捏。游戏开始了,大家都跃跃欲试,一个个做着热身…  相似文献   

13.
一节好课,老师常用"设谜--探谜--解谜"的方法,以达到培训创新精神之目的.例如<磁铁游戏>是这样设计的: 1 设谜 上课开始,老师手拿鸡蛋问学生,谁能将鸡蛋放到银幕上而不掉下来?几乎全班学生举起了小手,都想试一下,老师挑选了三名学生分别试来试去无法放到上面.不少学生又举起了手,提问:"老师您放吧!"老师微笑着接过鸡蛋,在银幕上绕了几圈,惊奇出现了,鸡蛋纹丝不动地放在了上面.此时,全班同学愣住了,老师抓住时机,向学生发问:"为什么鸡蛋掉不下来?谁来猜一猜?"顿时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鸡蛋粘在上面";有的说:"鸡蛋扎在针上";还有的说:"鸡蛋被什么东西吸住了".老师话锋一转说:"这节课我们一起做<磁铁游戏>后就知道谁猜对了."  相似文献   

14.
生熟大考验     
今天上课前,桌子上不知为什么摆了个碗,碗里有两个鸡蛋——"1号"和"2号"。因为这节课是我们在《福建日报》社上的最后一节课了,所以大家猜测何老师要来一次"砸金蛋"。上课了,何老师拿起这两个鸡蛋,说:"这两个鸡蛋中,一个是  相似文献   

15.
一、尊重学生的真实感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事物在各人眼里有着不同的看法。虽是同样的作文素材,笔者常常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彰显个性本色。在实验作文《捏鸡蛋》的写作教学中,我本想通过实验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用一个手掌捏鸡蛋,再怎么用力也捏不碎;用两个手指去捏,轻而易举就能捏碎,以此说明物体受力面积越小,受力越大。偏偏那天实验进展不顺,我用两个手指捏了五六  相似文献   

16.
捏蛋记     
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玩了一个叫“捏蛋”的比赛。一听这个比赛的名称,同学们就兴奋得不得了。老师拿出一个蛋,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呀?”我们大声地说“:鸡蛋!”老师一脸神秘地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鸡蛋,它是‘铁蛋’!”听了这话,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奇怪的表情。老师接着说“:今天我就要来看看到底是你们的力气大,还是‘铁蛋’的壳硬!”大家议论纷纷“,我们的力气怎么会这么小呢?”“老师太小看我们了!”……老师将比赛规则讲了一遍:被选中的选手将鸡蛋握在手中,使劲儿捏蛋。比赛开始了,同学们跃跃欲试,个个都想参加。老师选了王思婷。…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呢?我看到一本<特级教师魏书生和欧阳代娜的教书育人之道>(漓江出版社),其中魏书生老师在"作文教学篇"中谈到了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具体做法,对我很有启发.魏老师要求学生从十个方面给文章(主要是记叙文)写出具体的评语.每个方面给5分,满分为50分.  相似文献   

18.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从小学低段向高段过渡的时期,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关键阶段。本文分析了三年级学生作文常见问题,介绍了"美篇"软件概况,总结了"美篇"软件促进三年级学生写作策略,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区教研室举办了"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研讨,我非常有幸成为实验活动成员之一。四位老师同一时间拿到了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说明文,课文采用简单列举和详细介绍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鱼儿、鸟类、昆虫、鲸、袋鼠、贝壳等自然界的种种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于是我们四位老师分别就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分别设计了两课时的课时目标。第一课时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难点就是对第3自然  相似文献   

20.
万子贤 《科学课》2014,(5):127-127
科技节上,老师向我推荐了我们学校2010年六年级同学万尧的《鸡蛋里的呼吸间》和2009年5月《科学课》发表的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沙麦同学的《鸡蛋在冰箱中应该怎么放》2篇科学小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