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伦剪纸的历史渊源与现代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种之一,它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化学院创建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下设的民间美术研究室,就是要对本地区民间艺术进行发掘、研究,做好传承工作。海伦剪纸是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剪纸;是北方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产物;海伦的现代剪纸气势恢宏,具有代表性和研究价值。当中国剪纸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海伦剪纸艺术就迎来了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正>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艺术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以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于2010年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现代设计的很多艺术灵感来自于民间剪纸,从剪纸的结构和构图中得到创作灵感和启示。本文通过研究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关系,力求为现代平面设计工作提供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4.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它又名刻纸、窗花或剪画.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完成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让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任爱国,1944年生,男,陕西延安人,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诗书画册艺术委员会委员、渭南师范学院民间艺术专家.他的剪纸、书法艺术风格独特,造诣极高,尤其是他的剪纸领袖群像、十大元帅等,帷妙惟肖,融国画和油画于一体,具有深厚的素描功底,在中国当代剪纸界独树一帜,自成风格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处收藏。任爱国先生被誉为华夏剪纸大师,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医巫闾山民间剪纸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深入探索。本文从吉祥文化观、生存与繁衍文化观、图腾与萨满文化观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一文化形态。也正是在这些价值观念的土壤中,才产生出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从保护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的角度,还是从繁荣整个民间艺术文化的角度,对其文化观的追根溯源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对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功效。由于剪纸具有单纯、明快、朴实的风格,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随心所欲地抒发情感和无拘无束地自由表现,所以,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的话: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民间艺术体现着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的根,融入我们的血液,融化为我们的情感,也成为我们的精神财富。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启动《人类非物质和口传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工作,首批公布了1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代表作名录,中国民间剪纸被列入其中。为了让剪纸艺术更好地被传承,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的队员们用一双双巧手、一把把剪刀剪出了心中缤纷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刘玉玲 《教师》2020,(10):107-108
2009年9月,中国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专家指出,保护剪纸艺术,关键在于传承,传承民间剪纸艺术的主阵地在学校。社会、学校、家庭应该认识到学习剪纸艺术的必要性,文章主要论述了如何把生态剪纸艺术带进校园。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与传递者。因此对传承人现状的系统调查和评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被国家2006年首批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铜梁龙舞",是集民俗、歌舞、彩扎工艺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系统,其中的彩扎工艺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因而基于系统方法和田野调查,探寻其保护、发展的机理,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打造"人文重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鄂州民间花样剪纸是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文从鄂州民间花样剪纸的归类定位、艺术语言、装饰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鄂州民间花样剪纸,同时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鄂州民间花样剪纸是极具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文从鄂州民间花样剪纸的归类定位、艺术语言、装饰艺术风格等三个方面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鄂州民间花样剪纸,同时对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发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13.
民间剪纸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态,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期。刻纸作为剪纸的一大艺术派系,特别是金坛刻纸作为民间剪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对金坛刻纸当下多元化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民间剪纸的现代转型进行粗浅的探究与思考,有利于金坛刻纸较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珍宝,剪纸艺术更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一颗灿烂明珠,它们承载着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传承和保护成语与剪纸这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从小学生抓起,因为他们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小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提升剪纸艺术的操作技能,感悟成语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5.
隆德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六盘山西麓,隆德人以汉族和回族为主,民族之间呈大聚居,小分散的居住格局。隆德县回民继承了伊斯兰教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气息,尤其是回民剪纸,剪纸内容丰富,剪纸人数多,是我县剪纸的主要组成部分。隆德县汉族他们继承了中原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发展的余脉。他们注重农耕文化,尤其重视民间文化艺术,不管穷与富,家家户户挂字画、贴窗花、绣荷包,成了这里人们最淳朴的文化生活习惯。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马社火、高台、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在这里仍然绽放异彩,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隆德县职业中学开设六盘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课程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骆向宁 《学周刊C版》2020,(1):158-15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是一种僵化死板的保护,应该是一种"活态传承".民间剪纸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应该从教育入手.从小培养学生对剪纸的兴趣,不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能促使剪纸艺术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上附着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永不过时的,是弥足珍贵的。在徐州,"剪纸"是一种江苏省的汉族传统民俗工艺品,剪纸技艺在当地世代相传。徐州剪纸取材丰富,内容广泛,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戏剧人物等类型的作品,也有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反映新时代精神风貌的剪纸作品。2008年"徐州剪纸"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满族剪纸已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撕纸是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原始的家族传承方式是手口相传,现阶段主要是分散的、不均衡的传承方式,而学校教育是传承满族撕纸的新尝试。笔者通过研究撕纸教学,对学生形象归类与变形能力、掌握传统撕纸技法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少儿了解满族人的生活及年俗,对满族撕纸产生兴趣,促进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  相似文献   

19.
剪纸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水浒故里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学前教育美术课堂教学,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中蕴含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风情和民俗文化,被第一批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中国艺术越来越向数字信息化发展,剪纸也应该与时俱进,利用数字化的方式对其进行重现和再创造,增强其时代特色。本文就剪纸艺术的数字化传承和拓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